浅谈英汉翻译中语境与词义的确定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准确理解词义是翻译的基础。词义的确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通过搭配确定词义,通过语篇语境确定词义,通过常识判断词义,利用逻辑判断确定词义,利用背景知识确定词义等。其中,语境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本论文主要从这三方面分析语境与词义的确定关系以及结合语境确定词义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翻译 词义 语境 问题
  1.引言
  在经过长时间的翻译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后,我们常常会发现翻译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老师常说,翻译要做到“信,达,雅”。然而,仅仅是满足信的要求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信,就是忠实于原文意思,准确理解原文意思。翻译不仅仅是理解词的字面意思或者是词典意思。若是这样,那翻译时只需一本字典就行了。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要准确理解词义就离不开语境。这里的“词”指表达某一实体或整体性概念的单词、词组和短语。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说,“No word is an island entire to itself." J.R.Firth 也说过,”Each word,when used in a new contest,is a new word.”,词义是必然受语境影响的。当然翻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词是不需要结合语境理解词义的。这样的词一般是专业术语。专业术语的词义是固定的。但是大多数词义的理解需要结合语境。那么什么是语境呢?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狭义上讲,就是上下文,即一个句子在一个段落中的位置。(何兆熊对语境的定义)。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又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胡壮麟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下面我从语境的三个方面谈谈词义的确定。
  2.根据语言语境确定词义
  2.1 语言语境的含义
  语言语境也可称为上下文,是词组的搭配,句子的衔接及篇章段落的关系。理解原文的意思必须联系语言语境。
  2.2 词组语言语境与词义的确定
  任何一种发展完备的人类语言,其中大部分词汇都是一词多义。例如英语的dog,其普通词义是“狗”,当然也可指人,在科技领域还可指“(机械)车床的夹头;止动器”、“(电子)无线电测向器”、“(船舶)水密门夹扣”、“(天文)大犬座;小犬座”、“(气象)雾虹;小雨云”等等。正是因为英汉语中存在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要避免错误理解原文词义,就必须考虑词语的搭配。
  例如,英语中“green"这个单词,其基本词义是绿色。现在看以下几个有关green的搭配短语 a green christmas ,a girl green from school,a green old age,be green with envy,in the green tree,keep the memory green 如果都将这些词组中的green 翻译成绿色,其译文如下:
  a green christmas(一个绿色的圣诞节) a girl green from school(一个女孩绿色学校) a green old age(绿色的老年纪)keep the memory green(保持记忆的绿) 以上的译文都是脱离词组搭配的生硬的字面翻译,根本没有将原词组的真实意思表达出来。"green"这个单词虽然基本词义是绿色,但是在具体的词组搭配语言语境中,其意义发生了变化。以上词组的正确译文应是这样的: a green christmas(温暖无雪的圣诞节) a girl green from school(一个刚出学校的姑娘) 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 be green with envy(十分嫉妒)in the green tree(处在佳境) keep the memory green(永记不忘) 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不要把单词看成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只注意字面翻译。语言都是发生在一定语境中的,脱离语境就不能够正确理解说话者的真实含义。即使是一个简单的词组也应在词组搭配的语言语境中理解其意思。
  2.3 句子语言语境与词义的确定
  有时候,即使我们考虑了词组的搭配也未必得到正确的译文,这说明我们着眼点太小了。此时我们应该考虑较高层次的语言语境即把词放到一个完整的句子中去理解。因为句子是表意相对完整的语言单位,能够提供一定的语境信息。
  下面来看一个例子:He is the last man to do it. last这个单词作为形容词意思是最后一个。如果只考虑搭配关系,last man意思就是最后一个人。整句话就译为:他是最后一个人去做这件事的。这样翻译对吗?这样的翻译考虑到了句子语言语境吗?如果所有的句子都这样去翻译,那我们只需要一本词典就够了。这种翻译根本就是逐字的字面翻译。翻译始终离不开语境,小到词组搭配,大到语篇。这个句子的正确翻译应是这样的:他绝不会干这事。这种翻译结果来自于句子语言语境。
  3.根据情景语境确定词义
  情景语境即话语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说话者当时的行为,听者等等。要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思不能脱离情景语境。
  例如,spring这个单词在不同的情景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We looked for a long time before we found a spring."这个句子中的spring在不同的情景语境中意思不同。如果这句话是说话者在修表时说的,spring意思是发条。如果这句话是说话者在修弹簧床时说的,spring意思是弹簧。如果这句话是一群处在沙漠中的人说的,spring意思是泉水。这个简单的句子说明情景语境对于词义的决定作用。情景意义不仅仅是指词汇在特定情景下的意义,有时候情景意义还是指言外之意。   例如:A:The light here is little too bright..Don’t you think so?B:It’s perfect for a football stadium. A问B是否这里的灯光太亮了,B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这样的灯光适合足球场。B的画外音是这里的灯光太亮了,他感到不满意。
  通过情景语境理解说话人的意思,我们应该懂得,翻译不仅仅是翻译词组,句子或段落的字面意思,翻译是要是原语与目的语达到语篇上的一致,及译文要能将原文的真实含义表达出来,包括说话者的态度,情感,画外音等等。
  4.根据文化语境确定词义
  文化的不同也决定了语言的不同。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比如说,中国人喜欢红色,因为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喜庆、好运,如“红榜”、“红运”,“红利”,而red在英语里则有“血腥”之意,如red battle(血战),red ruin(火灾)等。因此,在翻译过程要特别注意文化语境,不然就会歪解原文的意思。
  如下面一个例子:"At 16 I was sent to live and work in the countryside as most urban school graduates at the time."said the Chinese engineer to his American friend.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知道这句话中蕴含着一个文化背景知识,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而外国人是不了解这段历史的。如果译为“一位中国工程师对他的一个外国朋友说,和那时的许多城市中学毕业生一样,我被送到农村去生活和工作。”这样的译文没有将文化含义翻译出来。应该这样译“我16岁时还是一名下乡插队知识青年。”这样翻译将文化含义译出来了。
  6.总结
  综上所述,语境在翻译中至关重要,是理解与表达的关键。我们在翻译中理解词义绝不能脱离语境,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充分利用文本中的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准确理解词义,是译文与原语作者表达的意思一致,提高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田传茂, 杨先明. 汉英翻译策略[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郭磊,从语境角度再谈英汉翻译[J]百度文库
  [4]王慧英 语境分析与英汉翻译中的词义确定[J]
其他文献
【摘要】让语文课堂成为诗意的栖居地,不仅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学生人性回归的必由之路。它能一扫应试教育带来的陈腐气,冲开精神层面的桎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研究对象,试论让语文课堂成为诗意的栖居地的必要性,构建诗意课堂的原则,以及让语文课堂成为诗意的栖居地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诗意    一、问题的提出  市场经济追求利益,社会风气物化严重,人们越发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领悟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的关键如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 要】在内护单元测试中,将两个班级设为实验班,采用难度系数不等的A、B、C卷进行测试,学生自主、自愿选择试卷类型;其余班级设为对照班级,选用一卷制进行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7个班选用统一试卷进行测试。对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比较两种考试方式的优劣。  【关键词】内护 单元 分层测试    分层测试是指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和知识层次,将试卷根据难易程度分为若干等级,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
摘要:实施开放教学的今天,老师肩负着“使全体学生走上成长之路,将他们培养成不同层次的人才”的重任。阅读能培养观察力、触发想象力、提高概括能力、孕育创造力、训练记忆力,可见阅读是语文之母,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了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 阅读能力 培养  阅读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它不仅是一种求知的手段,又是开发智力的手段。因此阅读改革成了语文学科改革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杨氏之子》一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九岁男孩机智聪慧地应对别人的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绝。  《杨氏之子》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编排,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能初步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
向量如果不能进行运算,向量只是一个指引方向的路标。因为向量有了运算,所以向量的力量是巨大的,無限的。下面我们就浅谈一下向量在几何研究的重要应用。通过以下的例子,我们能够感受到应用向量作为工具来解决某些几何问题的简捷性,灵活性。  问题一、运用向量推导直线的斜率公式?
【摘要】计算教学既要理解算理,又要掌握算法,更要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体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计算教学的过程非常重要。  【关键词】计算  探究  体验  新课程指出,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使数的运算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运算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体验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下面就以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教学为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育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质量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和思想品质等,这些都属于情感领域。因此,在教学中只有重视和关注情感领域,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
筆者在研究“抛物线的焦点弦被焦点所分成的两段线段长度的比”这一问题的解法时,得出了抛物线焦点弦的一条优美性质,现整理出来,仅供参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微积分的创立是数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开创了向近代数学过渡的新时期,为研究变量和函数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导数概念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有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广泛的应用。导数是高中数学的传统内容之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的基础,是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旧教材相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在这一版块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