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促销如果大家都不出手,库存变大,之后会更便宜?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q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商商业模式


  双十一最早就是个清库存的特卖活动,这跟当时大多数品牌对天猫的定位有关。天猫设立之初是希望引进一些成熟品牌来做电商(以区别于淘宝的杂牌),而成熟品牌当时对电商的态度比较暧昧——想做电商,又怕影响线下价格及经销商体系,所以最开始的定位就是清理旧款老款滞销款的折扣渠道,甚至现在相当一部分品牌对电商的定位依然如此。
  2012 年双十一当日交易额达到 191 亿之后,电商的巨大动能获得了主流市场的一致认可,相当多的品牌在 2013 年双十一前,为这个特殊节日开发了爆款和电商特供款(一般来说是低价款),并提前留了大量库存。在消费者和商家的共同支持下,2013 年双十一达到了 362 亿销售额,几乎翻倍。
  爽吗?马云当然是爽了。但实际上很多商家并不爽,因为他们备的货并没有完全销掉,有的商家甚至 70% 的数存都没有消化掉。要知道,当年天猫还是以服装为主的,积压大量服装库存(应季产品)销不掉,那就要等明年冬天了,很大一批货没法回款,对利润的影响是极大的。明年冬天服装还有个过季问题,那可就更惨了。
  很多商家堆了太多货没法清,只好拉到唯品会上,不仅价格低,且要花二十多个点的费用给清货渠道,有的品牌在唯品会上清货甚至是负利润(销售过程)。品牌旺盛的清货需求导致唯品会业绩大涨。2013 年唯品会的股价开始迅速爬升,到了 2014 年一季度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大幅抬升,如果你早在 2012 年年底就看到了双十一的疯狂,并想到了清货这个问题,果断买进了唯品会,2015 年年初的时候你的股票价值就翻了15 倍啊!
  那么唯品会的股价为什么又下来了呢?因为吃了 2013 年双十一的亏之后,天猫在大数据上的支持也更全面了,商家得以更理性地备货,对清货的需求也不如之前强烈了;同时,看到唯品会的成功后,淘系内外都兴起了一些清货渠道,也威胁到了唯品会在市场中的地位。唯品会增速下降后,自身也在从清货渠道转型为一个多样化的特卖渠道。
  但无论如何,唯品会当年的成功印证了一点,就是当品牌存货过多的时候,商家是会降低价格去清货的。

博弈论


  从博弈论的角度讲,可以分单次囚徒困境和多次囚徒困境两个模型来考虑,博弈双方可以是商家vs消费者,也可以是消费者vs消费者,或者商家 vs商家。
  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比较适合用多次囚徒困境博弈:在没有这个“大家都不买”的阴险计谋之前,商家和消费者默认都是合作买买买,那么商家赚了钱,消费者得了实惠,双方都可以接受;但是假设突然出现一个意见领袖成功让所有消费者都不买,而商家还是备了很多货,这个时候相当于消费者背叛了商家,消费者从背叛中得到了最大利益,而商家欲哭无泪;下一次双十一的时候,商家死的死伤的伤,恨透了消费者,决定报复,要么不搞活动,要么搞一堆定金、限制营销、消费歧视,让消费者想买也要付出很大代价,买的卖的都不热情,双十一就毁了,商家和消费者谁也不开心。
  消费者vs消费者的博弈,就是单次囚徒困境博弈:理性的消费者(经济学上定义的)都看到了这条消息,各自心里明白一件事:如果大家都不買,消费者整体的收益肯定更大(但不是单人收益最大);但是如果我不买别人买了,别人独享优惠;如果我们俩无视这条消息,那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双十一,大家都过得去。这就是经济学定义的理性消费者产生的纳什均衡。商家 1 vs. 商家 2 同理,不赘述了。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消费者合谋坑、商家合谋坑、两边互相坑都不太可能发生:能对广大消费者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意见领袖,不会干这种做空中国经济的事儿,或者绝不敢这么做。我国也没有这么多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消费者,也不可能使大家都同步到这个信息。所以消费者不可能同谋。
  就算消费者真的同谋坑商家了,商家也无法同谋去报复消费者,因为总有些商家会趁此机会打折抢消费者。双十一本身也是这样一个骑虎难下的博弈,别人都做,你不做,你的市场就被人抢了,所以再亏也还是要做。
  你们爱的双十一,目前看还是会继续健壮地存在的。
  (本栏目与知乎网站合作)
其他文献
2010年文学期刊普遍上调稿费之前,中国作家和翻译家的稿费长时间维持在千字60-80元。經过两次上涨,目前少数文学刊物稿费可达千字千元,而文学翻译的稿费至今仍在千字80元左右。  回望过去120年的稿费变迁就会发现,作家与翻译家的稿费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20世纪初,稿费制度确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作家与翻译家靠一本书的稿酬便能买下北京一座四合院。“文革”时期取消稿费制度。改革开放后,文学在80年代迎
长达半年的乐视危局将这家公司和这位创始人长期绑缚在舆论的靶子上  “我们乐视天天都上头条,只不过都是负面的。” 5月21日下午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以新身份出现的贾跃亭在发言中调侃。根据当日稍早的公告,贾跃亭申请辞去总经理职务,专任董事长一职,乐视网副总经理兼乐视致新总裁梁军任公司总经理。  喧嚣的舆论场大抵有其炎凉的一面,长达半年的乐视危局更是将这家公司和这位创始人长期绑缚在舆论的靶子上,箭从八方
她以自己的裸体为对象进行创作,致力于将女性的身体自主权交还给女性  在5月13日举行的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式暨颁奖典礼上,80岁的美国艺术家卡若琳·史尼曼(Carolee Schneemann)被授予金獅奖终身成就奖。她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福克斯大道,是家中第一个上大学的女性,在巴德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并获得了全额的奖学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绘画,立志成为一名艺术家。    卡若琳生活的时代,一双性感
薛之谦重新站起来的速度让人吃惊。他真的很善于自我失忆,并对吃瓜群众只能记住七秒的这个设定很有自信。去年9月,他与前女友李雨桐、妻子高磊鑫三人之间大战的战场连血迹都还没有冲净,虽然“求锤得锤”事件将薛之谦的专情人设拆得灰飞烟灭,但作为公关高手,薛之谦怎么可能只有一种人设呢,他至少会有一百种应对方案和一千个未来走向啊,所以他节目也做了、演唱会也举行了,甚至连一家三口包括新生儿的照片都志得意满晒出来了。
“如果这部电影不卖钱,要还钱给投资方。我就把杏花邨的房子賣掉了,将这个钱放在银行,如果赔钱马上还给人家”  “你问我为什么金融证券做得好好的还要回来拍电影。我是从那边走的,回那边去也是应该的嘛。好像一个浪子,离开久了,应该回家了,不然你要去哪儿呢?”    9月14日,电影《反贪风暴3》上映,导演林德禄再次将目光对准香港廉政公署(以下简称ICAC)。他曾在ICAC工作六年,看过难以计数的案件卷宗,
“创业”这两个字自带魔力,在“双创”提出的这三年,它以极强的渗透性进入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毫不留情地收编了你的身边人,也许是你无话不说的爱人、亲密无间的发小、隔壁工位的同事,或是小区门口推车卖豆腐的阿姨,“一言不合就创业”;它风驰电掣般塑造着城市的面貌,在北京中关村,几乎每走几步就有一个“创业”字眼的招牌,大到街道写字楼,小到一个煎饼一杯咖啡……  创业就像是一个镀金的万能前缀,迅速消解着其本有的
科技发展与消费主义致力于解决睡眠问题的同时,也制造着睡眠问题  睡眠是一件孤独、不可分享的事吗?也许它曾经是,但在如今这个被科技和消费主义包围的时代,只要你有智能设备相伴,你就不是一个人在睡觉——算法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你,企业家借助观察所得的大数据,亲切地戳中你的痛点,精确指引出消费的方向。  有人戏称,现代人对睡眠的焦虑和重视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庞大的产业体系,几乎可用“睡眠邪教”来形容。睡
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随着年龄增长,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在我们的回忆中,越近的时间流逝得越快。儿时的一个夏天仿佛无比漫长,而成年以后,夏季的时光甚至在我们还没有留意到它到来的时候就悄悄溜走了。  同时,我们对“现在”的感受也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加速。一段无聊的旅程对孩子来说特别难熬,所以他们总是问:“到了吗?到了吗?”而成年人的耐心却要好得多。  对这个问题
2004年至2006年,我在上海驻站。一次饭局中,有人谈起《南方人物周刊》的朱学勤专栏,在场的一位复旦大学教授带着不以为然的口气说:“一个学者怎么能光着脚丫子、以泥腿子形象示人呢?”这位教授梳着溜光的发型。我尴尬地笑了笑,那张照片(专栏配图)是我拍的。或许朱教授不该光着脚?或许我不该拍?或许这不过是一种拘泥之见?一串儿杂念闪过脑海。  那是杂志创刊不久的一个夏日夜晚,我和同事到他家采访,他住在上海
凛冬已至,很多穿得不够厚实的人都进入了震动模式。有些胖子边哆嗦边琢磨,我们的身体到底对寒冷作何反应?假如某个部位挨冻,是会促进那儿的脂肪积聚以保温呢?还是会促进那里的脂肪分解以产热呢?  答案是,冻冻更瘦身。如果你能以强大的意志迎着室外的北风奔跑,或者只是简单地把室内温度下调,那么你可爱的脂肪小细胞,可能就会开始努力燃烧热量了。  当然,并非所有脂肪都那么贴心。人体有两大类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