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定的肝肠微粒体代谢动力学、代谢酶表型及种属差异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_624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补骨脂定在人肝微粒体(HLM)和肠微粒体(HIM)的代谢活性,明确参与补骨脂定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酶(CYPs)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及补骨脂定体外代谢的种属差异.将不同浓度的补骨脂定溶液分别与HLM和HIM共同孵育,经HLM孵育可以产生2个氧化产物(M1和M2)和2个葡萄糖醛酸结合物(G1和G2),在HIM中仅产生M1和G1;在HLM和HIM中,补骨脂定代谢生成M1的固有清除率(CLint)分别为104.3、57.6 μL·min-1·mg-1,生成G1的CLint分别为543.3、75.9 μL· min-1·mg-1.利用12种CYPs和12种UGTs酶,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补骨脂定溶液共同孵育,结果显示,CYP1A1(39.5 μL·min-1 ·mg-1)、CYP2C8(88.0μL· min-1·mg-1)、CYP2C19(166.7 μL· min-1·mg-1)、CYP2D6(9.1 μL· min-1·mg-1)是生成M1的关键CYPs代谢酶,而CYP2C19(42.0 μL· min-1·mg-1)是生成M2的重要亚型酶;UGT1A1(1184.4 μL·min-1 ·mg-1)、UGT1A7(922.8 μL· min-1·mg-1)、UGT1A8(133.0 μL· min-1·mg-1)、UGT1A9(348.6 μL· min-1·mg-1)、UGT2B7(118.7 μL·min-1 ·mg-1)重点参与G1的生成,而UGT1A9(111.3 μL·min-1 ·mg-1)是G2生成的关键亚型酶.采用猴肝微粒体(MkLM)、大鼠肝微粒体(RLM)、小鼠肝微粒体(MLM)、狗肝微粒体(DLM)和猪肝微粒体(MpLM),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补骨脂定溶液共同孵育,结果显示,补骨脂定的Ⅰ相代谢和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均表现出显著的种属差异.总体来说,补骨脂定在肝肠微粒体均可以发生较强的代谢;CYP1A1、CYP2C8、CYP2C19、CYP2D6与UGT1A1、UGT1A7、UGT1A8、UGT1A9、UGT2B7是参与其代谢的关键亚型酶;大鼠和猪分别是研究补骨脂定Ⅰ相代谢和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合适的模式动物.
其他文献
研究白头翁皂苷B4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影响作用.将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取香烟烟雾暴露并联合脂多糖(LPS)的方法来复制COPD大鼠模型.造模维持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化学成分并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相联系,建立谱效关系研究,明确枸杞子抗氧化活性成分.该实验采用不同溶剂分次提取,结合大孔吸附树脂和反相色谱纯
清开灵注射液是临床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注射剂之一,且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该研究旨在对清开灵注射液的系统评价进行分析,以期为清开灵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和相关临床实践指
为了探讨金钗石斛农艺性状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及在农业育种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广泛收集了道地产区合江-赤水一带的金钗石斛栽培品系,对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