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症状及转化的影响

来源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UHR)人群认知、症状及转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超高危个体及精神分裂症的一级亲属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CCRT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分别给予CCRT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期3个月.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共识版和前驱期症状量表(SOPS)于基线时、3个月、12个月时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和症状评估;于3、6、12个月时进行转化评估,比较转化率.结果? 干预后,CCRT组MCCB评分中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和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4个维度改善效果明显,干预前后及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T组的SOPS的阳性症状和瓦解症状较基线时和对照组改善明显,且持续至12个月(P<0.05).两组的转化率均呈上升趋势,在第3和6个月时对照组(12.7%、18.1%)明显高于CCRT组(5.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个月时,对照组(20.0%)仍高于CCRT组(1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UHR人群进行CCRT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阳性症状,一定程度上降低转化率,长远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演变成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信息技术教学新要求,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从正面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多在生活中找寻信息技术的实用性。许多事例证明,产生信息技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SD)用于四肢血管损伤修复后筋膜切开减压创面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53例,均为四肢血管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起草管理性文件,制作各种统计报表,设计各类图纸等均用计算机生成,产生了大量的各种格式的电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水利项目质量的要求也在渐渐的提升,为此,我们提出了水利发展的新模式——资源水利.中国的水利项目建设获得了很多令世界都瞩目的成就,但是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小学感知强化习作训练”是根据小学生习作“内容具体”的要求,解决小学生习作普遍存在“写不具体”的问题提出来的。笔者认为进行“强化学生感知习作训练”,指导学生观察,丰富学生感受,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感知所得细致具体地进行表达,是习作写具体的必由之路。本文将以《玩味跳跳糖》为例阐述感知强化习作训练的策略。  一、融入生活,强化感知  《玩味跳跳糖》选择“跳跳糖”作为感知的对象,缘于班级一次“大食会”上孩子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直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结合对MOOC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引入MOOC学习,在学习环境、平台、基础、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
鸳鸯女王,2016年-2019年,连续四年飞回出生地孵化产崽,四年产崽共计约40只.她,5岁,是一只野生鸳鸯,右脚戴有白环,编号为1501,2015年生于哈尔滨,出生第二年就飞回产崽,是哈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