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女学生”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s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金陵十三钗》探寻了战争中处于残酷境地的各类人物的心灵,尤其在十三个风尘女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最为善良的一面,但这种善良却要在战争的洗礼下才能唱出一曲残酷境遇中的人性赞歌。由人性复归而引出的人道主义命题则需要放到整个电影中进行提炼与阐释,这就影响到对电影故事的理解与认同。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人性人道主义
  电影《金陵十三钗》已经上映两月有余,引发的激烈讨论也渐渐退热,但在余温中,电影仍然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战争中人性的复归与拯救生命的人道主义情怀。也正是这两点,把我们带进电影的叙事中不断的感动着、沉思着。我们心灵的震颤不仅来自民族曾经的屈辱与苦难,更缘于人性开出花朵的美丽瞬间。一个冒牌的神父、一群没有逃出南京的金陵女学生、十四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伤兵,所有的这些人,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用一个电影的长度丈量了人性,寻回了温情。在“妓女拯救女学生”的故事中,我们要看到的其实应该更多。
  一、人性复归的主因—仪式的力量
  风尘女子在常人眼中往往是一种贪图荣华、出卖肉体、不知廉耻的肮脏形象。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更是给她们下了铁一般的定论,犹如一个常识性的判断扎根于每个人的心里,但这种看似正确的判断却抹杀了她们人性中善的因子。“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一旦达成,就形成了一种话语权力。” 出于无意识的厌恶,我们通常不愿意承认她们与我们相同的地方。这一点也正是电影需要花大力气的地方,不但要让我们接受妓女的转变,还要我们完全相信并为之感动,这很难做到,但《金陵十三钗》成功了。
  首先,电影通过一系列能够打动人物内心的事件,为妓女人性的复归做足了铺垫。这其中包括伤兵王浦生之死,李教官与日本兵的同归于尽,女学生坠楼之死,这些事件都或多或少的让妓女们消除了与女学生之间的隔膜,初步的让她们对自身与现状有所思考。在交代出妓女代替女学生赴约之后,电影渐渐地走向高潮,然后电影需要让妓女们在心里对这一办法真正的认同,心甘情愿地做出牺牲。其次,一些具有仪式性的情节出现并完成了最后的、艰难的工作。这些看似平常却带有仪式意味的情节包括:妓女修改棉衣、裹上抹胸、剪学生头,赠送女学生礼物等。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论及仪式活动的创造功能时说道:“仪式,是一种象征性的效仿,我们若要明了它们的性质,不能把它们单独讨论,亦不能把它们从自然处境中提出来偏重它们的奇怪性质,而是应当把它们放入它们所属的语境中。”②妓女们的行为若是放在平常的背景中只能算做是普通的人物活动,但在电影中这些行为却蕴含着深层的意义,因为此时的语境是日本人侵略残害南京,妓女要代替女学生去赴不归之约。在这样的语境中,妓女们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便具有了仪式的意味。修改棉衣、裹上抹胸、剪学生头,妓女们不仅仅是外形上的改变,收束的是身体,回归的却是最为善良的人性。在装扮自己的过程中,连她们都忘记了自己与女学生的区别,看似肮脏的肉体同样能够装的进纯洁的唱诗棉衣。临行前,妓女们把自己曾经最为珍视的东西送给女学生,这仿佛是一个圣洁的仪式,生的希望被承接下去,在未来的生活中,女学生的生命里不仅只有自己,更多了一份庄严的承载——妓女们的牺牲与庇护。
  十三钗最后的自我牺牲,看似出乎意料,细想想又尽在情理之中。约翰神父的庄重无私,枪口下依然竭力保护无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李教官在关键时刻慷慨赴死的军人本色;女学生书娟对她们的保护以及发生在的豆蔻身上惨绝人寰的暴行,对这些看到、听到和经历的,她们并非麻木无知。正是这些仪式性的行为真正从内心改变了妓女们,如果没有心灵的转变,她们永远不能如此的与女学生相像。
  二、牺牲与人性复归,谁感动了我们
  看完电影,每个人都会感动得落泪,而且感动我们的也不只一处。中国军人的奋死抵抗、女学生对藏身地窖的妓女的保护、豆蔻照顾伤兵王浦生、约翰神父为妓女做头发、十三钗唱《秦淮景》,感动我们的这么多,却好像少了什么。我们不能忽略了电影的主线“妓女拯救女学生”,更不能轻视十三钗生命的牺牲,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眼泪流到了别处呢?其实不难发现,最能感动我们的往往是展现妓女们人性复归的地方,这些地方淡化了即将发生的牺牲,更多的是突出妓女们面对牺牲的无畏与崇高。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有这样的观点:“在比较高一级的精神里,较为低级的存在就降低而成为一种隐约不显的环节。”③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相对于“人性”这一较为高级的精神形态,“牺牲”这一较为低级的精神就隐现了。这么说并不是由此否定妓女们的牺牲,仅仅是在比较中做一个判断,对电影主旨做一个相对的解释。看电影时,我们的目光始终被十三钗因牺牲而焕发的人性光芒所牵引,牺牲本身反而被忽视了,这让我们真切的触碰到最接近人性的那层隔网,因战争利器的戳击,人性被释放了。同时,这一现象的产生,与电影导演的叙事策略也不无关系。首先在叙述的主体上,张艺谋导演选择了亲历这场战争而幸存的“书娟”作为叙述人,以她的口吻完完全全的把故事讲出来,这样就把自己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拉大了,除了“书娟”,所有人都是“听述者”。④作为观众的我们并未从影片中直接听到制作者的“声音”,这就给了我们极大地想象与思考的空间。像剧中人一样去感受,我们也一定程度上的忽视了即将发生的牺牲,感动在走向牺牲的路上。其次,张艺谋导演运用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按照“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次序一致的原则来推进剧情的发展,巧妙地设置了电影的高潮。⑤十三钗唱《秦淮景》,看似是电影剧情的一个“小插曲”,但实际上却将影片推上了高潮,她们的人性终于在血与火的洗礼下完成了复活,观众轻易地就进入了她们的灵魂,感受着生命谢幕的悲壮。到了电影的最后,十三钗登上开向厄运的日本人汽车,这一本该成为电影高潮的地方却散发着尾声的气息,导演不愿我们看到残酷的牺牲,用一辆真正开向生命的汽车给了我们欣慰与希望。妓女们离开时,身着白衣黑裙,洗尽铅华,在曾经鄙视她们的唱诗班女孩眼里“穿黑色水手裙、戴黑礼帽的年轻姑娘走出来,她们微垂着脸,像恼恨自己的发育的处女那样含着胸,每人的胳膊肘下,夹着一本圣歌歌本”。⑥这群卖笑为生的女子,身上藏刀,在准备牺牲的时候,不忘民族的血性与自己的尊严。她们一世被人轻贱,最终却像天使,驱走黑暗,带来一线生机和光明。
  牺牲的崇高与伟大不庸赘言,但走向牺牲过程中的那些我们不易触碰的东西更让我们感动。人性一旦冲破世俗那道网,便会扩散到每一个人心间,让业已麻木疲惫的心灵在清泉中涤尽污垢,重新给美与善定位。
  三、妓女与学生,谁替代了谁
  电影最后,开往不同地方的汽车将会给妓女带来不同的命运,妓女代替学生去遭受苦难,而学生则安全的离开南京这座蔓延着死亡气息的空城,这看似令人满意的结局却透着一股心酸。尽管妓女的生存是被看做屈辱和低贱的,但是,在人性本能的层面上,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她们有生存的本能欲望,也有存在的权利。所以这并不符合人道主义“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体悟存在的终极意义”⑦,同样是十三个有血有肉的躯体,却要做出最为惨烈的牺牲,为了另外十三个生命的延续,妓女们要献出自己的尊严甚至生命。根据王达敏教授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三个问题》中对人道主义的解释:“人道主义是一种从人性、人道的立场出发,以善和爱为核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尊严、价值,以人的自由、幸福和发展为最高目标,具有人类性、普世性观念的伦理思想或思想体系。”⑧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指出电影如此设计故事情节是多么的违背善与爱、平等、博爱等的人类普世性观念,所以“妓女代替女学生”这一说法就有违电影传递人道主义的原意了。但人道主义要在一个什么样的话语中才能站稳脚跟呢?严歌苓在原著长篇小说中写道:“她们是南京城最漂亮的一群‘女学生’。这是我想象的,因为学生对她们是个梦,她们是按梦想来着装扮演女学生的,因此就加上了梦的美化。”⑨妓女们梦想着自己是真正的女学生,所以当她们装扮成女学生时,她们觉得自己的梦想实现了。在她们心里,女学生就是这样的清纯儒雅,端庄善良,集万千疼爱于一身,恐怕只能在她们的梦里才有可能实现这样的愿望。剪去烫发,做起学生头,当他们仅仅稍作改变,就洗尽红尘俗世的铅华,回到人生初始最纯真的年代,所以与其说妓女代替了学生,不如说她们找回真正的自己更为贴切,这样的话语也更符合人道主义的精神内涵。
  结语
  十三钗的故事并没有随着电影的落幕而结束,她们的结局仍然牵动着我们。冥冥之中我们知道她们走向了毁灭,女学生则延续了她们的另一种生命。电影在所有人都无能为力的战争中挖掘了人性的深沉,其人道主义的意识渗透在每一个鲜活的人物中,超越了理解、宽恕、同情。十三个风尘女子从卑微走向伟大,在生存与人性的两难选择上给出一个漂亮的答案,在苦难的时刻,她们找回了真正的自己,在美好人性回归的同时生命也到达了终点。但电影由此开掘的人性美与人道主义情怀却照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在寒冷的冬天温暖了我们,这一丝气息会继续萦绕下去,因为它不仅属于曾经遭受苦难的民族,还属于当下和平的全人类。
  注释
  ①王达敏:《理论与批评一体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②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4~36页
  ③张志伟:《形而上学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0页
  ④参见李显杰:《叙述人·人称·视点—电影叙事中的主体策略》,《电影艺术》,1996年第3期
  ⑤参见樊鹏:《欧美后现代电影叙事策略解读》,《电影文学》,2011年第8期
  ⑥严歌苓:《金陵十三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页
  ⑦王达敏:《从启蒙人道主义到世俗人道主义—论新时期至新世纪人道主义文学思潮》,《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
  ⑧王达敏:《论文学是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⑨严歌苓:《金陵十三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页
  作者简介
  蔡军(1987—),男(汉族),研究生在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其他文献
ZXM排版  2014年第3期 (2月上)总第486期外国电影评论  第三世界的救赎寓言  ——以阿尔莫多瓦《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为例  □文/彭 超,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彭晓玲,武汉东湖学院讲师  西班牙导演阿尔莫多瓦的第十三部影片《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比以往影片包含更多善良和仁爱,因母爱而显得温情脉脉,然而,在表层的母爱之下,被遮蔽的社会现实问题仍然存在,处于第三世界和欧洲底层边缘群体是否能得到以
数字电影《等郎妹》(2007/郑华导演)是由曾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获奖的同名山歌剧改编而成。影片从女性视角出发,反映封建社会宗法、男权制度,真实地记录了梅州客家大围屋生活、走南洋、等郎妹等特殊风俗现象。发出了“等郎妹”这特殊的女性群体在历史语境、文化语境中应有的声音,展示了一个民族的习俗、生存状态和文化心理。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
【作者简介】  电影《金陵十三钗》剧照一  在卢梭对人类原初生活状况的猜想中,男女虽有别,但独立而平等,坚强而孤单,他们从大自然丰沛的物产中各取所需,获得维持自己存续的给养,即使在执行了繁衍种族的功能后,他们也并不由此就形成稳定的家庭关系,男女的生活方式没有差异。由于人拥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和因适应环境变化而发展出各式生存工艺和技巧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大、小、强、弱、快、慢、胆小和胆大等之类的
一、19世纪英国的社会文化背景  随着19世纪欧洲垄断资本的不断发展,金钱、阶级、劳资等各种社会矛盾也愈加尖锐,英美的现实主义文学却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以萨克雷的《名利场》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擅长用简明、生动、辛辣,又不失诙谐的语言描绘,深入剖析19世纪普通人的心理性格,清晰地再现出这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社会本质。  19世纪的英国凭借工业革命的成功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同时
[摘要] 近期,带有浓厚宫崎骏风格特色的动画电影《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上映,这部动画不仅具有给孩子们带来童趣的微观童话视角,还具有一种激发成年人深刻思考的宏观视角。干净唯美的画面,离奇唯美的故事,深邃的思考角度……这部动画电影给观众带来太多感动与震撼。  [关键词] 宫崎骏 宏观 生存观  动画电影《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改编自英国已故儿童文学家玛丽?诺顿发表于1953年的代表作《借东
【作者简介】邓欣遐,女,四川人,广东白云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影视视觉文化研究。  2010年香港导演彭浩翔以一部《志明与春娇》赢得众多赞誉,2012年又一部《春娇与志明》将故事延续到内地。两部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情感的主线依旧贯穿始末。第二部较之第一部,港味的基础上多了许多内地观众熟悉的元素。在众多香港电影导演北上遭到诟病的今天,彭浩翔两部电影票房获得成功不易。  一、《志明与春娇》——烟雾中的爱情  
“灰姑娘”型故事作为民间文学故事类型的重要一支,大约有数百个版本流传于世界各地。美国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一书中曾指出:“也许全部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从我国《酉阳杂记》中的《叶限》,到格林童话的《灰姑娘》,灰姑娘式的爱情模式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情结。这种集体无意识在现代影视文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早在20世纪90 年代初,好莱坞就率先创作出了灰姑娘型电影《
[摘要] 神话原型批评是融汇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综合性批评方法。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剖析文本,可以拓展文学批评的视角,从而实现对文本较为深入的阐释。电影《永生羊》无论从主题的深化还是人物塑造方面而言,都提供了神话原型的解读要素。  [关键词] 《永生羊》 神话原型批评 人物原型 主题原型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2.01
杨亚洲执导的电影《泥鳅也是鱼》讲述了一个漂泊在北京的外地民工身上发生的悲情爱情故事。该片在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获最佳艺术成就奖。这首散发着乡土气息的酸曲,让曾经有北漂经历或者正在北漂的青年淌下了眼泪:“庙啊,你盖到天上,我怎么还觉得你那么低呢?你躺在我身边,我咋还想你?”“七八十的老汉来采我的花,哎哟哟,不要它我要和你嘻玩耍。七八岁的娃娃来采我的花,搂在怀里叫一声妈,哎哟哟,叫一声妈。我嫌你是小
[摘要] 平面广告设计是现代商业广告中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设计理念主要通过富有特色的视觉图形语言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正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不断改造世界,相互交流中创造的特殊文化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图形符号对平面设计视觉语言构建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平面设计 传统文化 符号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45    21世纪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