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大学语文教育意义的探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829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是在高等教育中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新时期,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大学语文教育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教育;文化
  大学语文课程是现阶段大学普遍开设的公共课程,在教育中,大学语文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人文精神的发扬中,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等多种作用,大学语文教育在优秀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及对文字的感悟能力都有非常大促进作用。
  一、大学语文课开设的历史与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的出现,是在我们高等教育兴起的出去,约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有个别高等院校在开设课程的同时,开设在高校教育中设置语文课程,当时称之为“大一国文”。当时正值白话文开设兴起,逐渐的取代文言文成为大家认可的语言形体,高等教育为了适应当时的语言变化形式,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开设语文课程,至1942年,“大一国文”成为当时所有高等院校都必有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建国之后,在50年代初,我国对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国内的高校改革基本上都是在模仿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大一国文”课被逐渐取消。长时间缺少语文教育,出现了大学生的语文水平普遍降低,甚至影响到其他专业的学习, 1978年在教育界老前辈匡亚明教授的大力倡导下,南京大学率先为大学低年级除中文专业外各专业学生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此后的几年中,全国有几百所文理工农医各类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1985年国家教委又颁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大纲》和《大学语文课程统一考试命题试行大纲》,规定大学语文为高等教育(除中文专业外各专业自学考试的必考课程。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大学语文教学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迅速铺开的热烈局面,大学语文一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与政治理论、外语、体育相并列影响广泛的公共基础课。
  二、大学语文的作用
  (一)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可以为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提供语文理解能力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界定的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聆听、阅读、说话、写作四种基本能力。语文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解能力,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的层次越高,需要的语文能力,也会相应的增长。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专业课知识都要比中学阶段高的多,所需要的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都要比中学阶段高的多。如果大学不对语文进行继续教育,仅仅使用中学时期的学习积累无法应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更会在专业学习上成为“拦路虎”,是无法回避的情况。在高等教育中,不可避免的要提高语文能力,跟是要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和对大学生大学语文的教育工作。
  (二)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广大的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给与了很高的地位,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纲要》指出: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不仅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艺家、科学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王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在大学教育中,特别是大学语文的课程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程的系统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大学生系统的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不仅是在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所在。大學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教育应该承担起此项责任,在教育培养大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中,还要考虑到对大学生文化修养、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任务。
  在大学语文教育中,会涉及到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学生在学习中,会不断的开阔视野,获得对社会历史文化做了宏观的把握,在对大学语文教材的讲解中,对文学鉴赏和分析中,还可以认知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增加自己的正确的判断能力;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培养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培养高雅的情操,陶冶情操。这些将会在方方面面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当代大学生能够在其他专业学习,甚至是做人、人际交往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在逐步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有限的课堂虽然不能再短时间内使大学生发生明显的改变,但是大学语文课程所能提供的正确的、有效的思维方法、积极向上的内容将会在大学生以后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对提供大学生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人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在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中央 16 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大学语文课程在新时期除了原有的教学职责外,应该担负更多的教育职责。在现阶段的大学语文教育中,应该有最基本的思想教育定。
  (一)注重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责任干和使命感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中也遇到了相当多的问题,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中未及时解决的社会矛盾,对当今的时候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特别是当今发展的新常态下,更要求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应对当今的局面。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以及在历史长河里积淀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很大一部分的历史文化,可以反映在中国古代历年来的优秀文学作品中,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对社会发展、人、和自热的深刻认识和宝贵感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五千年历史的深厚底蕴。
  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会逐渐对祖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和深厚底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通过学习,会深刻理解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激发正能量,对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塑造健全人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有利于激发当代青年大学生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提升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人为本”成为时代的主要思想潮流。大学教育,应该自觉的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结合起来,在重视科学精神的同时,也要重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在《周易》中这样说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视人文,同样也重视用人文精神来教育人。大学语文教育同样应该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传递这种人文精神,启发学生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亦包括专业学习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和人文思考。
  中共中央在曾在文件中明确的支出,在现阶段高等教育开设的各门课程,都应该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和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阐述的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这既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规范设计的出发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出发点,也是“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教育定位的依据。
  (三)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
  最初的大学语文课程的知道思想,偏重于文学作品的人文性和审美性,而对于大学语文的实践性以及工具性重视不够。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对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特别是应用文的写作培养重视不够。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社会的现实需求面前,提高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被人们提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在最新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发挥原有的功能,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大学生应用型写作能力的培养,切实的拉近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四、国家政策对大学语文教育中政治教育的肯定
  国家“十一五”時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曾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对“大学语文”课程予以明确定位,其第 7 部分“民族文化保护”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1]。
  2013 年 3 月,教育部提出:“‘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小学、中学、大学语文和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基本建设,完成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语文$历史等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整合法制教育内容,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2]。
  新时期,新形势,新常态下,对高等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最新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发挥原有的功能,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应用型写作能力的培养,切实的拉近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Z].200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 2013 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Z].教改[2013]1号.
  作者简介:陈荟宇,(1985——),女,河南社旗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助教。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质量评价当中,量化评价是适合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最佳选择。本文通过对量化评价的概述,给出了量化评价在成人教学管理当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最终概括了量化评价在成人教学管理当中的地位。  【关键词】量化评价 成人教学管理 地位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22-01  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就开始不断扩大,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到来的背景下,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形成大规模的农民工潮.这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群体的出现,他们缺乏必要的生活
滇金丝猴是与大熊猫一样最为人类珍爱的濒危动物.它们有此殊荣,是它们的骄傲也是它们的悲哀.这个中国独有、世界上仅存极少群体的物种,悄然生活在中国云南西北海拔4000米以上
摘要:儿童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崛起的主要希望,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对国家建设至关重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年龄和生活需求来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总以传统灌输式进行基础知识学习与训练,教师应通过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绘本,让绘本阅读走进孩童们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浓浓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回归童心;小学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目
摘要:一位教师的教学技巧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率水平,所以构建有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要保证小学语文教师有着高超的技巧应用水平。其中,课堂提问是最为常见,也最为关键的一种教学技巧,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与小学生的思考方式确定问题的内容与难度水平、提问的时机与问题解决活动的组织形式。本文将从设计开放性语文问题,保障小学生的积极思考;设计问题探究活动,丰富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灵活调整问题的难度
女生进入中专阶段已进入青春期,在生理方面,此时期中专女生身体形态发展已不断完善,这一阶段她们的皮下脂肪增厚,但仍保留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这个时期由于内分泌活动发生了变化,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  在心理方面,中专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了准确估计感应电机转子磁链,实现感应电机高性能矢量控制,提出了两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感应电机转子磁链的估计模型:采用串联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和采用复合结构的神经网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教学中要求加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语文课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教学,也应该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语文是集知识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光要教会学生有关语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语文阅读来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语文篇目的阅读,来了解文章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意图
语言形成作为哲学思辨发展的直接成果,通过在语言哲学基础上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深化语言哲学的内涵,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教师通过加强对语言哲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