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核心素养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ngj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是当前考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但是,当一个理念在宏观层面被提及的时候,在微观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片面的甚至狭隘的理解。就核心素养而言,笔者以为,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不可直击“核心”。
  首先,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应建立在基本素养的培养之上。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个国培计划省级培训活动,一位专家就核心素养做了专题报告。报告从核心素养的内涵谈起,就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特征、培养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剖析。作为一名参训者,笔者不得不承认,这位专家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渐成体系,但静心思考,这些研究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却难以适从,原因何在?笔者以为,研究者对于核心素养的生成空间——基本素养谈及甚少。严格讲,孤立存在的事物是不可能被称为“核”的,没有基本素养,也就不可能有核心素养一说。因此,培养核心素养,我们首先要重视基本素养的培养。翻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领衔的课题组2016年9月发布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其中在“自主发展”方面包含了“学会学习”,对“学会学习”所应具备的核心要素概括为“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但是怎么学习、怎么反思?我们必须从学生能学习、能反思这些基本素养的培养做起,没有这些基本素养,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也不可能有信息意识。
  所以,无论是学科核心素养,还是综合性核心素养,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否则,再科学理想的提法也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
  其次,核心素养可以作为一个发展目标,但不应该作为统一的评判标准。
  现实中,无论是核心素养,还是基本素养,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习惯用一根尺评价学生,而且有些地方的确已经推出了关于核心素养评价的细则标准。这样操作起来简单,可比性强。事实上,如果以核心素养作为评价学生的统一甚至唯一标准,是不可取的。
  生活环境、教育条件以及其它因素的不同,导致学生素养的差别。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相比,城里孩子见识稍显全面,对社会的关注度略显广泛。而乡下孩子却在吃苦、知恩、独立生活等方面要强于城里的孩子。如果我们用现行的标准去考量学生的核心素养,结果可想而知,城里的孩子从整体上讲,无疑优于乡下孩子。但是,假设二者面对生存危机考验时,谁优谁劣可能就不是核心素养这根尺子所能决定的了。所以,在实践中,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发展目标可以,但如果作为一个评判标准甚至唯一标准,值得商榷。
  最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具备深广的学科素养。
  就教育这个行业而言,每当推进某项改革的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把注意力都放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上,极少甚至根本不会从主观上去反思、规划作为一个教育人应具备的素养。换言之,教师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奠基人。
  笔者曾经听了一节市级优质课参评课,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其中两个片段让人记忆犹新。
  一是课中在分析严监生这个人物的时候,教师将严监生定位为“清代的大贪官”,并告诉学生:贪得万贯家财,臨死却舍不得两根灯芯。而事实是,严监生只不过是吴敬梓笔下一个靠节俭积攒了些小钱、略显吝啬的小人物而已。
  二是教师在演绎教学过程的时候,是以重现故事情节为主线进行的,课堂上学生的表演出神入化,最后教师将人物特点定位在“吝啬”二字上,并且花了很长时间进行注解、分析。殊不知,学这个片段的重点在于对严监生临死前入木三分的描写,抓住关键词句并深入朗读、体会,继而厘清以严监生为主的所有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精准描写、刻画的妙处。至于严监生是不是一个吝啬鬼、铁公鸡,不能仅凭这个片段来判定。
  从《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案例可以看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学科品质的建设,夯实自己的学科素养,否则,会误导学生。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不可忽视学生基本素养之存在及其培养,不可用一根尺子去要求学生,同时,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并进行相应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使老年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加强护患沟通的技巧,对我科收治的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
乌术汤为自拟方,本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制定该方,经过160例以高血脂症为主要症状患者的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60例中,男84例,女76例,年龄在30~75岁之间,
摘 要:文章分析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水平和能力,进而促进其核心素养及优良品质的养成。  关键词:自主管理;优良品质;核心素养;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7-0017-01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提升师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新课堂将会更加注重全体学生的广泛参与,让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临床观察60例不同病症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患者,接受疗程不同的高压氧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痊愈52
水稻内生细菌群落是反映植株内环境是否健康稳定的重要生物学指标,芽胞杆菌是防治水稻病害的重要生防微生物。为揭示芽胞杆菌浸种处理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的方法对水稻内生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剖析了芽胞杆菌浸种处理对不同水稻组织内生细菌的微生态调控作用。结果表明,3种芽胞杆菌浸种处理可以提高水稻根和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降低叶部内生细菌
教育迎来快速而优质发展的新时期,而教育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教师。那么,每一个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该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素质,创新开展工作呢?  教育者必须先有敬畏之心,人才和知识为重,规律和原则为大,时刻检视和省查自己的言行。教育,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事,如果是怀着谋利之心,这在从事教育的出发点上,就已经南辕北辙,怎么可能走得长远?知可为亦知不可为,才是教育者的基本认知。  其次,教育者必须有终生学习之
课堂教学改革有许多重要命题需要研究,比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于学生学习的评价;再如,探索、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并给自己的教学主张或模式命名,等等。这些探索可一言以蔽之:创新。无疑,这些创新都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在倡导和鼓励教学创新的同时,有没有一些不需要那么强力去求新的?或者说,在追求创新的同时,我们有没有遗忘掉一些什么问题呢?或者说,有些问题本应也在创新范畴内,却被忽略了呢?有。  这一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