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新教法的尝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E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延续了千年的“师生授受”模式将文化的精髓变成了亟待抛售的“尾货”,让老师和学生都深受其害。而事实上,语文教学应该是各科教学中最灵动的部分。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上,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绘画法鉴赏古典诗歌中的写景抒情诗;采用飞花令、成语接龙等形式丰富语文课堂;采用朗诵、歌咏的形式吟咏诗歌,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做到百花齐放。
  一、让思维训练点亮语文课堂
  发散语文思维能力,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课堂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天堂,在这里,同学们有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创造,乐于、勇于表现自己的所想、所知,说出、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极其重要。思维要锻炼得经常有条有理,一步一步地想丝毫不乱,而且没有不相干的东西掺杂在里边,说出的语言才是正确有效的语言。
  打开语文思维之门,步入语文思维之境。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动者,不是被动学习的受教者,学以思为贵,拓广教学视野,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深入了解學生,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发思维的质变,学生的头脑应当更灵活、更机敏。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象。学生的创造思维表现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或有创见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促使他们的思维活跃不呆板、僵化。
  多数学生具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于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起来。他们习惯依据以课本和老师讲课的内容为准则,生怕自己的意见、见解同大家发生矛盾。这种从众心理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思维。我们应该要帮助学生打破这种心理状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各种各样的新思路。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空间开阔了,思路畅达了,眼界自然也就高远了。
  二、让绘画法带领我们进入诗歌意境的天堂
  诗植根于语言的历史中,同样也寓于读诗人的精神世界,一首诗就是诗人所创造的一个场,必须由学生自己进入,置身其间才能真正判断和感受。
  在实践中积累而来的阅读经验会告诉你什么是好诗,而阅读经验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听、说、读、写更融入了画作之中。
  所谓诗画同源,学生通过画作的创造和再构,深刻体验到诗中奥妙,将诗中意向通过笔触,想象、描绘、赋予自身的理解,达到与诗歌的契合和交汇。
  一首诗的好,是超越语言的,选择用绘画形式不仅传达了诗的魅力,更将学生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定高度,深刻把握诗歌内在精神世界。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的古诗犹如一幅绝妙的画面,将诗情画意自然而然的融为一体,使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画显诗意,诗显画神,相映成趣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和艺术是相通的。在语文教学中以作者的精神实质为切合点,用绘画的审美艺术去欣赏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理解文章,利用绘画,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对诗歌有整体的把握,借助美术学科中的绘画来辅助语文学科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在课堂上发现语文之美,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品位,使课堂疏密结合、虚实有致、意味深长,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生命情感的有效联通。
  所以,绘画进课堂,诗歌融画作,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心力源泉,瞬息间读出心灵的悸动,感知到精神的触动。
  三、重视虚拟情境教学,编排课本剧
  虚拟情境教学主要起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在调动学生信心的同时也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例如:对于《史记》的学习,我改变了墨守成规的文言知识“填鸭”教法,师生共同表演课本剧,在虚拟情景下进行教学,这样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潜力,还能与随笔写作相结合,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我将举行课本剧表演的消息在课堂内发布,并按照现成的组别,将学生们分成四个课本剧组,就地取材,从课本里与同学们商量了四幕表演性强的历史剧目——《荆轲刺秦》《鸿门宴》《将相和》《霸王别姬》。之后,选拔演员、修改台词、道具准备等工作都放手交给各个“导演”去统筹了。在接下来的主要人物性格分析概括环节,同学们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冲上讲台书写自己的观点:项羽的优柔寡断,刘邦的知人善用,蔺相如的申明大义……学生的智慧火花被点燃了,课后的随笔也同样值得期盼。这完全与“随笔化作文”中随笔的深刻内涵不谋而合:随时随地、随遇随历、随感随记、随读随议。
  以上是我的一些探索,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还将进行更多的尝试,努力打造更加多元化的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在壤土和粉质黏土条件下采用碘-淀粉染色示踪方法分别开展了6个和4个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和入渗水量的示踪试验,通过分析入渗深度和染色面积分布模式来研究入渗条件(土壤初始含水率、入渗水量和土壤质地)对土壤水非均匀流动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土壤初始含水率升高时,土壤水入渗深度增大,但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染色面积分布模式无明显影响;②土壤水入渗深度随入渗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入渗水量的增大对土壤水入渗深度增大的
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体育教师的职责重新来定义,充分说明了体育教师应该尽到的也应该做到的教育工作,尤其是辅导工作任务。让学生通过体育课与自己交流,多了解一下社会的信息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难治性小儿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73例RMPP患儿分为观察组(n=36倒)和对照组(n=37例),两组
本文通过对电子图书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电子图书特性及读者需求的新变化,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应对新形势如何开展创新服务模式。
数字化浪潮在深刻改变社会结构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生活与政党政治。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政党对信息通信工具的应用呈现出日趋强化的趋势。许多政党候选人将政治博客和
2017年新课程标准提出,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一般来说,学生的思维水平越高,对于事物认知的能力就越强,自制能力、自学能力也会随之得以提升,最终形成思维品质。在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四部分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部分是塑造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学生个体思维的水平、智力和能力的差异。 语文核心素养包含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又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