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格尔伦理对道德的价值颠覆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uli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形式法对意志的外部规定在道德领域被克服,意志自由在主体内心得以实现,但道德又有主观无限性的局限,突出表现为仅有道德的主体将“处于作恶的待发点上”;伦理因权利和义务的真正统一而实现了对道德的价值颠覆,其实体性定在———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和伦理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向度。
   关键词 黑格尔 道德 伦理 国家
   〔中图分类号〕B51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4)02-0032-06
   道德与伦理因习惯上被同义使用而导致了伦理学范畴的混乱,康德即如此。于是,黑格尔将二者予以区分,“把既经成为不同的用语对不同的概念来加以使用”,认为伦理是道德与形式法的真理,恰如道德对形式法的意义超越,伦理也完成了对道德的价值颠覆。这一认识,丰富了伦理学研究的方法。
  
其他文献
现代性理论本质上是对"现代性问题"的理论自觉和反思批判.在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演进中,风险社会理论以其独特的致思路向对西方现代性的根本问题和出路进行了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语,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导课"方法。
从媒体对志愿服务以及与医务相关的志愿服务的报道分析了政府、社会等各个群体对其的关注度,并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立的医务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部为个案,对其开展的医院志
近十多年来,我国价值哲学研究徘徊不前,难以深入,基本理论鲜有进展,这种现象使人感到困惑。最近,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会长王玉术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虽然口语交际课发挥个例的示范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它仅能为交际提供单一的内容或话题,因此只抓口语交际课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依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活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的潜在源。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一些文质兼美的文本资源,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素材,使
生态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所取得的成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以牺牲环境和有限自然资源来换取短期经济繁荣是不可取的。当前人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