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人愿意走出家门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xy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到英国不久,我就发现所在的小镇上有不少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刚开始,我以为这是英国人在我看来不太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比如喜欢刺激运动、不注意保暖(女孩在寒冷冬天也穿裙子)等等引起的,暗自庆幸生活方式还是东方好。后来才知道,英国残疾人口约为1000万,占全国人口的15%,属于正常范围,而我之所以认为英国残疾人多,仅仅是因为我看到的残疾人多——完备的无障碍设施和社会的宽容善意让他们更愿意出门。
  小镇上有许多方便残疾人的设施。人行道上都设置了提示盲道,再小的路口都做了坡化处理。公共建筑都在台阶旁设有无障碍坡道或者轮椅升降梯,梯内的按钮刻有盲文。所有卫生间里,即使小到只有两个位置,也总有一间门上标有轮椅符号,不仅空间大,墙上还有扶手。漫长又寒冷的冬季让英国人相当重视房屋保暖,公共建筑的门做得很厚实,健康人都要费好大力气才能打开,为了方便残疾人,门边都会设置一个按钮,轻轻一按,门就开了。公交车多为无障碍低底盘大巴,备有自动坡道及固定轮椅的装置。许多商场为行动不便者提供特别的购物车,利用率还不低。
  路口斑马线边的柱子上设有控制红绿灯的按钮,准备过街的行人按下按钮后不久,绿灯就会亮起来。按钮盒底部有一个专为盲人设计的螺纹圆柱体,如果此时是红灯,它会保持静止;而当绿灯亮起时,它会快速旋转提示盲人尽快过街。如果路面较宽,车辆、行人来往较多,交通部门还会在道路中间设置安全岛,这给行动速度较缓慢的残障人士带来了方便。
  小镇周围的任何一个购物中心、超市、医院或其他公共场合的停车场,那怕只有10个车位,也会把最方便、面积最大的位置设为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更重要的是,不论停车位如何紧缺,残疾人停车位都不会被非残疾人用车占用,因为占用违法,会被拖车并处以数百镑的罚款,还会受到人们的鄙视和责问,而残疾人凭借残疾人专用停车许可证就可以免费停车。
  我的房东腿有残疾,她申请到家门口的无障碍车位,常常自己开车外出。她告诉我,交管部门允许部分残疾人参加驾考,给通过考试者发驾照,政府还给予他们购车优惠。残疾人在购买代步工具时有很多选择,比如电动轮椅、微型四轮电动车、各种款型的福祉汽车等。福祉汽车是生产企业将普通车型改造成适合残疾人使用的车型,如果用户需要坐轮椅开车,就可以把车改成能让轮椅轻松进出的款式;如果用户无法用脚刹,就强化手刹设计;若用户无法操纵普通方向盘,可以把方向盘改成用户容易控制的样式。总而言之,多数驾车时身体操控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用科技手段解决,残疾人只要认知清楚即可开车。
  如果说英国在这方面硬件设备的丰富、完善让我惊讶,那么,一次目睹残疾人乘坐公交车过程中,普通英国人表现出的宽容和善意,就让我感到震撼了。
  那是一次长途出行,我要到邻近的小镇去,公交车途中要停数个车站。当我欣赏风景时,公交车在一个小站停住,车门开了很久,却沒人上来,我有些疑惑,往车外看时,才发现是一位坐轮椅的老妇人在上车,公交车原本就极低的底板已经放下无障碍坡道,但那位老人显然有些吃力,见此,司机干脆下车帮推了一把,等她终于上车,还帮她把轮椅固定好,其他候车人这才开始有序上车。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4分钟,但周围的乘客不仅没有丝毫不耐烦,反而给予足够的善意,积极配合司机服务,而那位老妇人也坦然地接受帮助,礼貌地表达谢意。车厢里一片祥和,施者淡然,受者坦然,仿佛一切应该如此。
  这事在我心中激起很大震撼。任何社会中,残疾人都容易被忽视、被边缘化,在早期甚至处于被伤害的境地,英国也同样如此。20年前,电影院里坐轮椅的观众被赶出来,因为经理说轮椅构成了“火灾障碍”;咖啡厅里没有轮椅的位置,因为太占地方;盲人牵着导盲犬去饭馆吃饭,要看老板是否高兴。老板不喜欢狗,主人就只能吃闭门羹。现在看来完备的无障碍设施和法律法规是无数组织和个人不懈努力和坚持换来的,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是20年的时间,但这20年社会对残疾人态度的变化,令人感叹。
  20世纪70年代,英国残疾人权利组织残疾人反隔离联盟成立,他们认为残障不单是个人问题,更与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假如社会能了解伤残人士在生活中面对的困难,并通过调整社会环境和制度,去配合伤残人士的需要,便能大大消除障碍。之后,残疾人开始积极表达自己对无障碍设备的诉求,使残疾人权利问题搬上了会议桌。在各方面的推动下,1995年英国颁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反残疾人歧视法》后,残疾人具有了“无障碍平等通行权”,无论企业还是政府,一旦在法律规定的场所、区域比如公共交通工具包括火车、汽车和出租车,不能给予残疾人通行或使用的便利,将可能被法院判处强制改造,甚至巨额罚金。因为无障碍通行是残疾人愿意外出的最主要动力之一,只有当所有的无障碍措施连成一个环时,残疾人和正常人之间的“鸿沟”才能被逐渐填平,残疾人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平等出行。
  这些法律执行起来很有威力,上文提到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维护问题和司机对上车老妇人的帮助都在《反残疾人歧视法》有明文规定。企业一旦违反无障碍环境标准,政府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在绝大部分英国人看来,采取政府与企业在法庭上平等申辩的方式,比行政命令更能让人心服口服,更能够让企业或个人真心实意地支持无障碍设施。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民众意识到任何人都值得尊重与帮助,认为相对于“残疾人”,“障碍者”是一个更为合适的称谓,因为每一个健全的人都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障碍者——比如母亲推着婴儿车外出时、青年处于运动受伤治疗恢复期时、父母年老渐衰时……意识到自身只是暂时健全,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需要无障碍设施,所以英国人普遍愿意为此买单,真心帮助有需要的残疾人。
  如今的英国,残疾人的生活虽然也面临不少挑战,在就业上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他们普遍地更愿意外出,这是走出家门的第一步,更是融入社会的第一步。很多时候,他们或坐着轮椅,或倚着四轮小车,进行购物、就医等在我国必须有人看护或陪伴的活动,他们能独立完成得很好,并习以为常。我经常在阳光很好的午后,看到小镇中心的广场和公园里,不少轮椅聚集在一起,行动不便者和健康人一样聊天、阅读,享受美好天气。
  对待弱者的态度,就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志,在公共无障碍设施方面,我们还需要步子迈大些!
其他文献
孔子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在全世界广为传播,现在孔子学院在国外非常盛行。他和弟子的许多精彩语段被记录在《论语》中,其中也有很多关于修身的哲理,对于今天的教师专业成长仍有很大的帮助,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品味的。    一、读《论语》中的“仁”,净化教师的从业思想    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对于仁的阐述很多,从多方面、多角度论述了仁的行为表现。例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本文以固体电解质CO2传感器为基础,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CO2传感检测仪。通过对传感器件特性的分析和测试,在接口电路上采用了“上电自校正”电路,以此来抑制器件本身所存在的输出
提出了一种利用粒子群最优化技术的模态分解方法。其中多个模态的参数组成粒子属性集,粒子按照粒子群算法不断迭代获得全局最佳粒子。引入模态聚类的思路来估计出各个模态参数的上下限范围,从而给出粒子属性值的上下界,大幅度减少粒子群算法的搜索空间。首先把频响函数的幅谱曲线看成是局部波峰的集合,引入聚类分割思路构造聚类距离函数,使用k-means算法把频响函数频谱自动聚类成多个单模态类,然后运用单模态分解算法估
一、目前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软硬件引起的问题:机器数目少于学生人数;机器配置低,运行速度慢;机器故障率高,影响正常使用;教师机上没有电子教室软件……  2.教学方式方法不当引起的问题:由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引起的“乱”,讨论、辩论演变成了“吵”;小组协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  3.教学内容引起的问题:学生在课上玩游戏、上网……  4.学生起点不同引起的问题:学生的水平参
为了实现从月球表面对地球周围等离子体层进行长期观测,给出了一种有效可行的实现方案:采用单球面反射镜与球面探测器组成光学系统,视场角14°,空间角分辨率小于0.1°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化学课堂上各种课型教学中,其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只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乐,就是成功的优质的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