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成塔 水滴石穿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ng795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在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作文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写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而是结合了更高水平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把作文视为一种载体去表达学生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因而需要的是更加深厚的文学修养与丰富的文学积累,需要积沙成丘、积少成多的学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将高中作文写作与文学修养相融合。
  一、 积沙成丘,在阅读中提高文学素养
  高水平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一个载体,承载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是作者写作理念的最直接的表现,不同的文学作品拥有的个性和灵魂也是不同的,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的吝啬与自私,高尔基《海燕》中的那种激情······这些作品能够让人获得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经历,可以说,文学素养的基础都是来源于阅读与积累,文学作品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去思考、去认识世界,体味人生,同时学生的思想也会因此更加富有内涵,进而会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写作之中。学生相对来说缺乏生活阅历和实际经验,对于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也会因此不够丰富,所以完全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阅读机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
  以《别样的辉煌》为例,其中一篇佳作就是作者深厚文学修养的体现和直接反映,作者在文中将《恶之花》《洛丽塔》作为实例去解剖和分析“不一样的辉煌”,而雨果和渡边淳一更是“信手拈来”,作者在文中赞叹了世界上这种拥有别样辉煌而丰富的文化财产,整个文章丰富而又有内涵,作者的文学功底可见一斑。
  然而,每个学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拥有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味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阅读机制的设计上需要的是个性化和人文化考虑,例如设立流动读书角,鼓励学生将自己收藏的书籍分享出来,学生必然会带来不同的书籍,积少成多,图书角也会因此丰富而又有内涵。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选择不同的书籍,譬如文学修养较高和欠缺的学生所需要的阅读种类和阅读量也是不同的,需要分类对待的。
  二、 积累经验,在生活中点燃写作激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和写作热情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原动力,是作文练习中最为可贵的精神营养,而兴趣来源于生活和实际,没有对生活越来越浓厚的好奇心,没有渐渐增多的体验和沟通,也就不会有写作的激情和热情,所以作文必须要和实际联系起来,逐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实际的生活体验有很多,例如丰富的校园生活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关心和扶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关爱,甚至学生与陌生人之间的友爱与理解,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点点滴滴都是生活经历的最直接的反映,需要的是敏锐地去感悟和发掘。在《别样的辉煌》写作中,其中一篇是这样描述的:“成就辉煌,不一定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将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积累起来,也是别样的辉煌。”作者在文中受到一个乐于助人的平凡老人的触动,从而得出了“平凡也是一种别样的辉煌”的感悟,这实际上就是写作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反映。
  三、 积累情感,在感悟中提高情感修养
  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认识往往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写作就是对写作方法和模式的运用,甚至有照搬范文的现象发生,然而写作,不仅仅是写作技巧的掌握,需要表现思想和情感,将写作当成一种表达和讲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时就需要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理世界,让学生真正有动力和欲望来在写作中获得真实情感的宣泄。
  在《别样的辉煌》写作中,有的学生利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发表了“别样的残缺美本身就是种辉煌”的观念,这是学生不一样的思维的直接反映。在文中,作者提到了“海伦·凯勒”、“贝多芬”,并将这些杰出的人作为自己思想的案例来解析,另辟蹊径,全文新颖独到而又富有寓意。学生的审美和体验不是短期之内可以养成的,需要的是真正的心灵震颤和思想碰撞,需要的是开阔的视野和平台,这时教师的鼓励和信任是最好的催化剂,学生只有得到教师的认可,才有更高涨的热情去体验、去感悟、去思考。
  然而,情感的体验和积累也不是短期的,学生之间长期的相互交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都是必要的,因此,可以开设例如“读书豆瓣会”、“心灵鸡汤”之类的读书分享小组,或鼓励学生写心得体会、读书小记,让学生在这种长期的精神与精神交流之中获得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进而升华自己的情感,获得文学审美上的提高。
  总之,文学素养不是先天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而逐渐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需要不断的阅读与感悟,同时保持一颗敏锐的心灵去观察和体验身边的人和事,从而挖掘出自己的灵感和人生感悟,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生活,进而将逐步积累起来的深厚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写作当中去,同时,学生因此而获得的情感体验和艺术修养也会影响自我发展,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学生的作文往往存在结构雷同、主旨类似、缺乏想象力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照搬、套用某种套路被学生视为理所应当的保险做法。再者,由于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导致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两种维度都存在严重欠缺。解决的办法一是要不断强调经典阅读的意义,夯实根基,提升修养;其次作为教师应当积极熟悉学生的处境与话题,灵活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关键词:想象力;应试
摘要:朦胧诗自从产生之日起,一直都没有形成固定的形式,但因其独特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影响,形成一个崭新诗群。朦胧诗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但其独特晦涩难懂的表达又让教师和学生望而止步。  关键词:朦胧诗;多向表达;解构  朦胧诗向来是中学生畏惧的一种文学形式,因为这种诗歌主要表现诗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往往借助象征等手法来内隐诗人的情思。人类的精神世界本来就纷繁而微妙,再加之以诗
2015年7月的一天,万盛经开区万东镇新房社区。  下午4点半,太阳依然火辣。  72岁的孙炳林换上白衬衫,准备出门。  本来,辛苦大半辈子的孙炳林可以好好享受一下退休生活,可他却主动给自己找了一件“麻烦事”。  “自找麻烦”  2013年10月的一天傍晚,孙炳林在社区老年活动室打完乒乓球,准备回家。  此时,楼上隐约传来说话声。  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朗诵课文。  “哟,是谁在读书呀?”孙炳林
201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通观各省市作文题,材料作文几乎是一统天下(只有江苏是命题作文《忧与爱》)。材料作文以其难以预测性和内涵的丰富性而颇受命题者青睐,写好材料作文,读懂材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考生要为自己的作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那么该怎样为材料作文拟一恰当的题目?笔者以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直接用材料的观点作为标题  这种拟题方法简洁明朗,一目了然;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观点,旗帜鲜明。拟
摘要:学会应对教学中的意外,是一种智慧和艺术,每位语文教师都不应回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第一时间应冷静下来,在不扰乱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因势而变、顺势而为,化不利为有利,化意外为无形。  关键词: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合理应对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教师无论在课前如何精心准备,都不可能做到无一遗漏,更不可能将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突发情况杜绝。高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一方面,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语文课
“最近不要出门锻炼,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千万要当心。”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叶飞在接受采访时说。叶飞主任前不久接诊了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因为在雾霾天晨练慢跑,突发了心肌梗死。  65岁的徐先生像往常一样,去城墙边慢跑,结果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住进了医院。“这几天虽然雾霾很严重,但我想空氣差点对跑步也不会有影响,就出门慢跑了。没想到才跑了十几分钟,胸口就难受了,喘不过气来,幸亏身边的人打了
摘 要: 近几年高考诗歌比较阅读试题的考点相对集中,题干多同中求异。在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从大处着眼,避免顾此失彼。其次在表述时把握试题特点,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作答时准确、规范就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关键词:高考诗歌;比较阅读;命题特点;解题策略  诗歌比较阅读是把两首或两首以上内容或形式上有某种联系的诗歌进行有对比有分析的阅读。以求对作品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纵观2013
【摘 要】 政府补贴存在挤入与挤出的双重效应,但并无一致性的结论。以深沪A股上市公司2008—2016年数据为样本,分析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检验了所有制和政治关联对政府补贴效果的调节作用以及它们的联合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政府补贴正向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相对于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相比于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政府补贴对非政治关联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所有制对政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旨在精选唐宋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及其代表作品,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  因此,相应的教学定位首先是“选读”,即通过阅读诗词佳作进行语言、
很多人看起来胖胖的,仔细一看,会发现那不是真的胖,而是因为水肿所致。怎么治?这里奉上国医大师李今庸的消水肿方,供选用。   1.越婢加术汤治风水水肿   组方:麻黄10克,石膏20克,炒白术10克,生姜10克,甘草10克,大枣3枚(擘)。   治疗:风伤肌腠,水滞化热水肿,症见肢体水肿、按之没指、微热恶风、身痛、自汗出、口渴欲饮、小便黄赤、脉浮大或数等。   用法:上药6味,以适量水煎,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