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文中寻找切入点,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r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就一节语文课而言,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课文重难点,采用讲、读、议等手段将每篇课文的精言妙语透析得淋漓尽致,从而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会借助语言文字,理解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不可能把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割裂开来,而是必须进行有机的整合。我们的语文教材所选篇目,都是文章中的精品、典范,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范本。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实际上每一篇课文就是为我们的学生提供的作文库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发学生去寻找一把把钥匙,开启作文殿堂的神圣大门,充分发挥课文的综合示范作用,启迪学生思维,积累丰富材料,激发创作灵感,我就如何寻找课文中的切入点,训练学生写作,谈几点做法。
  一、抓住课文略写的部分,训练学生的扩写能力。为了留给读者回味的余地,课文中的有些内容在叙述时往往用简短的词语带过,具体情节必须由读者在学习中发挥想象。教学时,可将略写的情节作为作文训练的切入点,进行补写训练,使句子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如二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叫《黄山奇山》,当学生学完了介绍“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这四块石头后,让学生议一议每个段落的写作方法,学生从写作顺序自然而然地说到了“‘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这样的过渡句。虽然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要说出“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词汇,但让学生知道这种类型的句子能够很有效地把两块要介绍的奇石自然而然地连接起来却是非常必要的。然后让学生再看看课件,出示“仙人晒靴”的图片,指导学生看图,并能学习并仿照书中的写法,介绍这块有趣的奇石。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说得有板有眼,非常出色。接着我从“扶”到“放”,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把课文中一笔带过的略写的三块奇石“天狗望月”、“仙女弹琴”和“狮子抢球”说一说。然后从说到写,要求学生挑其中一块奇石写一写,从最后作业来看,这样小练笔学生掌握得很不错。
  二、抓课文的尾声,训练学生的续写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思维是想象的基础。教师应利用教材的自身创造性思维因素,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如教学《亡羊补牢》一课,这是一个成语故事,字面意思是丢失了羊,赶紧修好羊圈,常用来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及时想办法补救就能避免更大的损失。故事以一个吃过一堑长了一智的养羊人,从正面告诉人们生活的道理。这个寓言故事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更能引发人的思考和想象。教学完这篇课文,我有意识地补置小练笔续写《亡羊补牢》,从学生的习作来看,孩子的想象力是无尽的,美好的,有的学生想象说,自从养羊人补好了羊圈后,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有一天,养羊人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夜里,养羊人躲在羊圈里,狼又来了!养羊人拿起石头就砸,狼被砸死了。养羊人在地上铺满了贴片,就不怕狼从动力钻进来了。可好景不长,养羊人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养羊人很奇怪,地上不行,地下不行,狼没法捉羊啊?难道是从天上来的不成?可是狼不会飞呀!夜里,养羊人做了一个梦,梦见狼长了一双翅膀,飞到羊圈里把羊叼走了。他醒了过来,天上有了几只鹰,地上有了几头狼。养羊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鹰和狼联手了。第二天夜里,养羊人拿来了几支箭。等狼和鹰又来了,养羊人把鹰全射死了!狼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学生的想象真是太奇特了,只要有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就会插上翅膀,心灵就会自由地飞翔。
  三、抓住习作例文,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
  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天赋,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经常性地进行仿写课文的训练,让他们在仿写中轻松地掌握习作的谋篇布局(立树干)、描写技巧(添枝叶)等写作方法,手把手地教会孩子“画”一颗“树”的方法,也就为孩子“画”一片“森林”奠定了基础,从而更快地推动学生走向完全独立性的创作。在学完《燕子》之后,我让孩子们背诵全文。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对鸟还比较陌生,写自己喜欢的鸟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个单元着重进行小动物描写的训练。所以,课后我让孩子们仿照燕子外形描写,写一种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孩子们进行仿写,也就是进行写法积累。有的学生这样仿写:一身黑白相间的鱼鳞,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加上扇子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金鱼。有的学生这样仿写:一身黑白相间的绒毛,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加上一条白白的长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猫菲菲。陌生又生疏的小动物在学生的笔下活泼又可爱的展现了出来,可以说是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
  四、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改写来记住课文的内容,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五年级第二学期第课《瓜棚夜话》。这篇课文主要讲“我”在一个天气闷热的夏夜,到村里有名的种瓜能手“西瓜张”那里去买西瓜,听到了三个老汉甜蜜的谈话,课文以此来歌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散。课文中记录了“西瓜张”种瓜的绝技、大家品尝“西瓜张”的西瓜、三个老汉谈论幸福的生活等内容。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让学生自学好课文内容后,我拟定了“‘西瓜张’卖瓜的故事”这个题目,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提纲:1、“西瓜张”来到曹路镇卖瓜。2、“西瓜张”吆喝自己的西瓜。3、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4、“西瓜张”现在的幸福生活。学生们根据提纲,有机地整合课文的内容,发挥合理的想像,一挥而就,仅用一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作文。这些作文虽然有似曾相识的地方,如把课文中介绍“西瓜张”种瓜绝技的内容写成“西瓜张”吆喝的说词;但又有不同的发挥,如写作“一件趣事”时,有的学生写“西瓜张”既卖西瓜,又卖西瓜汁;有的学生写“西瓜张”用西瓜做成西瓜棒冰等。这次练笔,不仅让学生记住了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写作能力。
  诚然,学生作文要插上飞翔的翅膀,还有赖于广泛而扎实的课外阅读和丰富而深厚的文化积累,以及长期而大量的实践训练,但语文课只要老师们吃透教材内容,把握课文主旨,理清课文思路,从而寻找到语文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切入点,应该能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很多人眼中,认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比较容易,因为学生都喜欢玩电脑,自然都比较喜欢信息技术课,老师上课也应该比较轻松,但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所有科目中最难教学的。究其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向其他学科一样按一个统一的大纲来组织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没有教学大纲,不属于必修课,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与所在地区、学校以及家长、学生的重
期刊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笔者结合实践,从农村初中作文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即找准教与学的平衡点。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与学  初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环节,尽管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创新作文”的理念已逐渐深入普及,但作文教学收效甚微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因教学条件简陋,学生阅读范围狭窄,作文基础薄弱等因素,作文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在新课程背景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有“投桃报李”之说,唐代诗人孟郊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民间更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谚语。但当今社会当中感恩意识相当淡薄,尤其是青少年。不少青少年令人遗憾地成为“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索取,坐享其成的冷漠一代”。深圳歌手丛飞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丛飞用义演的300多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生,而自己因患晚期胃癌欠下1
期刊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提出的要求。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点探索,与大家共勉。  一、激发兴趣,愉悦识字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每一位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会有深刻的体会,我们摸索过、探求过、失败过、成功过。作为班主任中的一员,感受很深刻,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学生思想瞬息万变。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个性张扬,见多识广、思维灵活。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体会他们的内心要求。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它承担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期刊
内容提要: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从没停止过风雨兼程的脚步,包括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尤其对儿童文学作品大量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探讨,中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关注语文文本中儿童文学作品题材,用动态生成的艺术手段,连接儿童的生命世界、精神发展、现实生活或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生命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促进儿童的精神世界,向着健康、独立、梦幻、生态般自然的
【摘要】小学阶段需要教学大量的数学概念。概念它本身又具有抽象性,而掌握这些概念是很关键的,学好概念,不但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和解题的技能,技巧,而且有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反映数和形本质属性的数字、图形、定义、法则等都是数学概念。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概念教学的效果好与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
摘要:自然界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地蕴藏着很多的数学元素,数学对生活的影响可见一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到这一点,提高教学的艺术功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灵感,激发对数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广泛运用于生活,无时无刻不出现于学生的生活当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已然远离了实际生活,教学模式也
一、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给学生上实验课时,用以“说”代“做”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的做法却屡见不鲜。这对学生的思维发散、思维定势的形成、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都是很不利的。教师应大胆地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自设实验方案,巧改实验方法等进行实验教学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创新的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在改变教学方法上狠下
期刊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的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化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正是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注意,点明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提倡启发式教学的今天,课堂提问更突出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果使课堂提高更加有效?本人认为,应该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提问要有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