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材内容一般比较抽象、理论性强,专业术语以及名词概念较多,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学生理解领会教材感到十分困难,上课常常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改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任课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课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讲到底”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只将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而没有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更谈不上学生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探索适时的教学途径,必须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特点出发,从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開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中心展开。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1、要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电子仿真软件等将“枯燥乏味”的专业教学变为学生的积极参与
由于教育对象的能力差异和教学内容的千差万别,再加上学校现有实验实习条件的限制,理论与实践教学不能有机地结合,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密切的专业课,学生如果始终陷于一成不变、单调重复的教学中,学生即使有了学习动机,抽象的内容仍然易于引起学生厌烦,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成效,既要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应从这两方面着手,这对于获取教学的成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教学由两大要素所组成:(1)信息:教学内容;(2)信息载体:运载传播教学信息工具的教学传媒。把信息通过合适的载体传输给学生,寻找一些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征的信息载体进行信息的传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参与教学活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体,具有易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特点,使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更快,在课堂上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投影、自己动手检验等是一种尝试,这样可以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多媒体教学还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的特点,因此根据专业教学内容特点,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制作课件为教学服务,让枯燥的内容变得色彩缤纷、赋予动感、更加情趣,以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作用,用眼去看、用耳去听,将视觉、听觉等多个通道全都集中到课堂上,可以加强学生记忆,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实验实习过程,促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先理论教学,后实践验证”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违背认识论的。理论教学在先,教师往往先要想方设法地努力将抽象的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在学生毫无感性认识之前讲清楚,然后学生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而从理论教学到实践验证又要有一个艰难的认识过程,颇费周折。正确的认识过程应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1)以波形显示为例培养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各种实验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电子线路》中讲解低频功率放大电路时,可以先让学生做甲类功放的实验(可利用EwB做虚拟实验),用示波器观察比较输入、输出信号的变化,认识到功率放大的概念。接着做乙类功放的实验,通过示波器观察其输出信号在正、负半周交替处出现了真(即交越失真),从而认识到交越失真的问题。再将甲、乙类功放电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乙类功放出现交越失真的原因是静态工作点(即Q点)过低引起的。此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适当提高Q点,能否消除交越失真呢?紧接着做出甲乙类功放的实验,通过示波器观察,其输出波形中交越失真消失,从而认识到Q点对功放电路的影响及交越失真消除的方法。最后将甲类、乙类、甲乙类三种功放电路的Q点、工作原理、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等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2)以频率测量为例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电子测量与仪器》中讲解“数字频率计”时,用实验的方法对不同的频率测量方法进行比较,认识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从已学过的频率测量方法中思新的更先进的测量方法——数字式频率计的产生;再从不同的测量方法中分析思考测量误差的产生,以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简单的方法中得到升华。
3、改革电子技术专业课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努力使教学信息的反馈多元化
要改革电子技术专业课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如采用教师多媒体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的交叉配合;用填充法记笔记;用检测法归纳小结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照本宣科,一讲到底”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信息反馈和交流机会的弊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新组织,打乱原先的课本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相对来说讲课节奏较快,按部就班地记录课堂笔记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忙于笔记听课效率难免打折,而选择最重要的内容让学生填充,可以让学生保持较好的听课注意力,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培养思维能力。
讲课必须教给学生知识点,而基本掌握所学知识点只是达到了教学的初步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用检测的方法归纳小结可以了解学生最终学习状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采取补救措施。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归纳学习内容,突出重点、加深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结束语
总之,广大教师必须勇于创新、勇于争先,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努力根据讲授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比较、判断等,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本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邓卫东.职业教育研究.2005(07).
[2]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雷国平,谭泽富.中国电力教育2009(07).
(作者单位: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作者简介:杨颖(1982.05.12-);女;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汉;本科;讲师;电子电工教学;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1、要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电子仿真软件等将“枯燥乏味”的专业教学变为学生的积极参与
由于教育对象的能力差异和教学内容的千差万别,再加上学校现有实验实习条件的限制,理论与实践教学不能有机地结合,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密切的专业课,学生如果始终陷于一成不变、单调重复的教学中,学生即使有了学习动机,抽象的内容仍然易于引起学生厌烦,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成效,既要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应从这两方面着手,这对于获取教学的成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教学由两大要素所组成:(1)信息:教学内容;(2)信息载体:运载传播教学信息工具的教学传媒。把信息通过合适的载体传输给学生,寻找一些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征的信息载体进行信息的传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参与教学活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体,具有易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特点,使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更快,在课堂上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投影、自己动手检验等是一种尝试,这样可以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多媒体教学还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的特点,因此根据专业教学内容特点,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制作课件为教学服务,让枯燥的内容变得色彩缤纷、赋予动感、更加情趣,以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作用,用眼去看、用耳去听,将视觉、听觉等多个通道全都集中到课堂上,可以加强学生记忆,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实验实习过程,促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先理论教学,后实践验证”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违背认识论的。理论教学在先,教师往往先要想方设法地努力将抽象的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在学生毫无感性认识之前讲清楚,然后学生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而从理论教学到实践验证又要有一个艰难的认识过程,颇费周折。正确的认识过程应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1)以波形显示为例培养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各种实验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电子线路》中讲解低频功率放大电路时,可以先让学生做甲类功放的实验(可利用EwB做虚拟实验),用示波器观察比较输入、输出信号的变化,认识到功率放大的概念。接着做乙类功放的实验,通过示波器观察其输出信号在正、负半周交替处出现了真(即交越失真),从而认识到交越失真的问题。再将甲、乙类功放电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乙类功放出现交越失真的原因是静态工作点(即Q点)过低引起的。此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适当提高Q点,能否消除交越失真呢?紧接着做出甲乙类功放的实验,通过示波器观察,其输出波形中交越失真消失,从而认识到Q点对功放电路的影响及交越失真消除的方法。最后将甲类、乙类、甲乙类三种功放电路的Q点、工作原理、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等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2)以频率测量为例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电子测量与仪器》中讲解“数字频率计”时,用实验的方法对不同的频率测量方法进行比较,认识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从已学过的频率测量方法中思新的更先进的测量方法——数字式频率计的产生;再从不同的测量方法中分析思考测量误差的产生,以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简单的方法中得到升华。
3、改革电子技术专业课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努力使教学信息的反馈多元化
要改革电子技术专业课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如采用教师多媒体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的交叉配合;用填充法记笔记;用检测法归纳小结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照本宣科,一讲到底”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信息反馈和交流机会的弊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新组织,打乱原先的课本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相对来说讲课节奏较快,按部就班地记录课堂笔记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忙于笔记听课效率难免打折,而选择最重要的内容让学生填充,可以让学生保持较好的听课注意力,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培养思维能力。
讲课必须教给学生知识点,而基本掌握所学知识点只是达到了教学的初步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用检测的方法归纳小结可以了解学生最终学习状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采取补救措施。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归纳学习内容,突出重点、加深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结束语
总之,广大教师必须勇于创新、勇于争先,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努力根据讲授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比较、判断等,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本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邓卫东.职业教育研究.2005(07).
[2]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雷国平,谭泽富.中国电力教育2009(07).
(作者单位: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作者简介:杨颖(1982.05.12-);女;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汉;本科;讲师;电子电工教学;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