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多媒体在高校理科课程教学中的误区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tou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第一轮教学实验发现了多媒体在高校理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误区,经过分析研究,找到了走出误区的方法,并通过第二轮教学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得出了多媒体在高校理科课程教学中必须注意逻辑思维特性的结论,本结论对于高校理科课程实现多媒体教学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高校理科课程 逻辑思维 误区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高校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的办学思想,许多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大大减少,因此许多教师希望借助现代教学媒体以期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多媒体(以下简称多媒体)以其教学效率高,使用便捷,存储、修改灵活,直观形象等诸多优点,成为广大教师首当其冲的选择,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理科课程主要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多媒体教学在理科课程教学中往往因为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效率而忽视了一些特殊的教学规律,甚至有些教师希望借助多媒体教学的高效率在课程教学时数大大压缩的情况下,实现同没有压缩的情况下相同多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是多媒体在高校理科课程教学中的一大误区,是每个理科教师不愿看到的结局。那么,究竟要如何克服这种结局呢?通过教学实验,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
  
  
  三、原因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告诉我们,要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所谓接受式学习是指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
  美国全国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或其它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研究性学习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回顾实际的教学过程及对学生的实际调查,发现出现上述结果是有原因的,即在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忽视了三个关键问题。一方面,所教课程是一门理科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在甲班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所教内容都是事先编排好的,因此节奏较快,在推理过程中,往往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因此学生有如过电影的感觉,来不及即时通过自身的逻辑思维理解课堂的主要内容,也难以在课堂中贯穿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而乙班采用传统的教手段教学,学生的思维速度习惯于教师书写黑板的速度,这是学生在长期的课堂学习中形成的习惯思维速度,因此能即时通过自身的逻辑思维理解课堂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学习没有过电影的感觉,对课堂的主要内容理解透彻,尽管教师没有甲班讲得细致,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贯穿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例如,当教师在板书一段较长的内容,或板画一个比较复杂的图形时,教师会事先提出若干问题,安排学生看书,寻找答案。因此,学生的学习反而显得轻松,学习效果也好。另一方面,为保证教学进度相同,甲班的教学内容在编排上较之乙班增加了例题和习题,否则,因教学效率的提高,可能会出现“半堂课”现象,而为了将教学内容在堂上完成,其结果反而让学生感觉教师的教学面面俱到,贪多求快,因此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学重点把握也不够准确,也难以记住课堂的全部内容,实际上已把多媒体教学变相成为了注入式学习。再一方面,学生的注意力是关乎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视觉疲劳是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关键因素。以45分钟的课堂为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前15分钟和后10分钟。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这一点,例如,在复习提问时,教师为了使教学直观形象,经常将幻灯切换到以前的内容上,为了节省时间。通常是快速地进行,其结果是,一方面不便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容易造成学生视觉疲劳,对新课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这三个问题概括起来讲就是忽视了理科课程的逻辑思维特性,教学贪多求快将多媒体教学变相成注入式教学,对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把握不准,三个问题集中起来,就形成了多媒体教学在理科课程教学中的误区,其中前二个问题是主要的。更让人担忧的是。通过我们向二十几位同行的口头调查,结果发现有80%的人跟我们有同感,有的甚至提出了理科课程实行多媒体教学的反对意见。
  
  四、克服办法及效果分析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在第二轮实验中采取了一定的补救措施,第二轮实验仍然采用对比实验的办法,丙班采用多媒体教学,丁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目的是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至少能赶上传统媒体的教学效果,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在丙班主要采取了如下补救措施和教学方法。
  (1)改革课件的显示形式,营造传统教学的气氛,即借助MTV歌曲字幕显示的经验,将课件内容中的汉字采用逐行显示,在出现公式推导证明的地方,让文字逐字显示,在绘制图形时逐线绘制,使学生获得逻辑思维的时间。
  (2)教师在教学时,借重啰唆,有意放慢教学节奏,使学生获得逻辑思维的时间,借重啰唆,是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一个方法。
  (3)有意制造临时停顿,使学生获得逻辑思维的时间,但教师应注意组
其他文献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德育 实效性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讲座和访问活动,在合作和探究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强调
【摘 要】本文从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对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现状进行了思索,并在实验诊断学的实践教学和教改过程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改革。认为,实验诊断学是从检验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学科;并提出实验诊断学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临床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 教学模式 现状与思考    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is)是指医生的
摘要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监控是确保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依据国家教育督导制度和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构建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实施和运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方法。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 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 实践    一、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理论依据    1.政策依据。国家教育督导制度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政策依据,是代表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教
目的 通过观察去势后大鼠的血脂和胆固醇及子宫质量/体质量值的改变,探讨腹腔注入不同剂量的改构异黄酮类化合物(F11)对大鼠的影响。方法 3月龄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阴性造模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习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主宰课堂,学生成为教师的陪衬;教学定式化,流程化;忽视语文的具体可感性,不顾学生感受的差别等误区。使得高中语文阅读课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本文在此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供研究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误区 建议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
我们对1997年3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退变后凸畸形2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及后路经椎弓根行椎体间隙截骨矫形术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抉择》的作者张平以其对传统的"活化",实现了现实主义精神的大发扬;以"为百姓代言"的创作倾向定位,满足了大众的心理期待和审美需求;成功塑造典型化人物,包孕出了更富深广
[摘 要]:因为补偿缺失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为此,我们遵循“缺失优先”(对幼儿的发展不足进行补偿性教育)的原则,在深入了解评估幼儿数学发展现实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目标,借助多种相应活动,使幼儿的不足得到补偿。  [关键词]:数学教学 补偿性教育 幼儿    人类社会活动都是有目的活动。作为幼儿教育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来说,更是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它是围绕“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随着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日益活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与时俱进。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识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多方面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