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落实德育实效性初探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haogu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德育 实效性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讲座和访问活动,在合作和探究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前的知识、生活阅历、情感和能力等为已有的经验。为了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性的活动,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为新知识互动和建构。
  2.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是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为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
  
  二、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落实德育功能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已的道德品质。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以验,在升华为新的情感认识、能力等。在实践中形成道德情操,而学生的体验大部分来自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和人物的情感交流促使其自身变化。例如,在教学《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课时,让学生采访身边的残疾人如何战胜生活中的困难,自强不息,自立的事迹,然后,介绍给大家。比如,以报告会的形式、讲故事、办板报的形式等介绍身边的人们当遇到的挫折时是如何战胜挫折的。在活动中学生会被这种感人的事迹所打动,从而加深对如何战胜挫折的认识。他们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又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教师在组织这些活动过程中应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把活动中体验到的认识及时总结升华为理论知识,并加以巩固。
  
  三、注重在互动合作中培养学生探究的良好品质
  
  由于学生的互动合作是一种同伴之间的知识能力、情感觉悟的交流,因此更容易激发他们思考和体验。互动合作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自我意识以及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的品质和社会交流的技能。例如,在教学中教師利用课题小组活动,课堂讨论、互助小组活动等形成让学生在互动中吸收他人之长、补已之短。例如,在教学《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时,让学生分组调查采访有关部门,了解环境污染问题,提出治理整顿的建议方案。把学生的课内知识向课外扩展,从参与,各负其责,在活动中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求助专家,真切地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落实环境保护更加自觉了。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索新形势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方法,以使思想品德课焕发新的生机,实现德育的实效。
其他文献
对大学生关于身体素质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等三大主观因素进行量化,探讨它们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理论分析,为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体育
[摘 要]:在如今的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不仅是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所谓心理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心理品质,包括培养认知、情意、技能等方面的品质。学生心理素质不佳通常表现为情绪问题、意志问题、智力问题和人格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做了具体分析,并且就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了几点方案。  [关键词]:学生 学校德育 心理素质  
高校的扩招以及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学生的课堂参与越来越少,从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IL-2和IL-10对Treg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比较扩增的Treg细胞和自然分选Treg细胞对CTL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细胞因子IL-2和IL-10作为诱导剂,
目的观察PTEN在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显示大鼠CNS中PTEN阳性免疫反应产物。结果PTEN阳性反应产物广泛分布于
[摘要]从中国古代德育理念、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途径的历史考察中,对现实高校德育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有益启示。  [关键词]德育 考察 借鉴    德育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时代变异性,本文在遵循德育的自身规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国古代传统德育作简单的考察研究。    一、中国古代德育的借鉴    1.“以人为本,群己和谐,重义轻利”的传统道德价值观  中国古代
目的 探讨血清甘露聚糖抗原检测法对深部念珠菌感染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酶联免疫法检测47例经临床确诊为深部念珠菌感染的患者(A组)、23例确诊为细菌感染且无念珠菌感
[摘要]本文探讨了营造和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的一些基本条件和特征,强调在面对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研究生培养必然的趋势,也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 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因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谁拥有知识资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