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典型课例的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的教学问题一直都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在不断的课程改革之下,高中语文新课程不断的加深、改革,但是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仍然不乐观。对于统一试卷,统一的课程却有着不同的老师讲解,每一位老师又有着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实践中。典型课例的提出并应用,能够帮助分析教师在教学中最佳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在高考中得到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例分析;引导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在高考中所占的比值较大,但是高中生生活在中文语言的世界,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却并不重视,导致了语文成绩在总成绩比分中较低。随着课改的一步步提出,分析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水平的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在这其中最为实用的便是典型的课堂案例的分析,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学习、进步和磨合,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一、研究背景
  每一位教师对于如何教课有着不一样的方式和不同的见解,但是高中生面对的是同一份试卷,在教学层次不一的情况下,试卷反馈的结果也并不良好。
  近年来在全国高校中、甚至是国际社会中,课例研究一直为人所关注,这是教育改革的一项新的举措,不仅仅是改变原有的课本内容,它通过研究不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间的教学方式,找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改进过程中形成了典型的课例。
  课例研究包括学生在基础知识上的学习、课堂互动的活动、教师来到班级参观学习和最后的讨论总结。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整个课例进行的基础,这要求学生能够在课下完成预习,但是在教学研究中表明,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情况并不良好,这对于接下来的学习进程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经过分析,一些教师认为这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改变太大,学生一时间无法适应;而另一些教师则认为这是学生的惰性,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课堂互动教学,这是整个典型课例的重点,课程改革也主要研究这一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教学问题。课例研究的宗旨是“教师关系重大”,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步骤、讲课方式、课外拓展等等,都是值得教师们研究学习的课程。在这一方面的探讨中能够清晰的对比出典型课例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优点与缺点。传统教学中着重在与老师教课学生倾听,没有互动的环节,完全是填鸭式的方式;而在典型课例的档案中我们能够看到教师的导学、指导、学生间的讨论、教师的兴趣指引,这些要素都帮助学生提高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典型课例的现场有多方老师和校长一起旁听,对教师的讲课方式做出了归纳和总结,通过诸多的课例对比,择优选择,在教学方式的优化上再一次得到了提升。
  高中语文新课程在不断的加深,典型课例的研究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二、案例分析及意义
  课例研究提出已久,已经有着不少的学校和教师进行着典型课例的研究,并应用到实践之中,在不断的分析和总结之后,解决掉了教学过程中不当的方向,弥补了诸多的不足,再一次投入教学实践中的时候,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在人教版语文的教学中,经典的课题有很多,《庄子》《诗经》《寡人之于国》等等文言篇目,还有诗歌如《大堰河》,散文如《荷塘月色》等等,这些都是人教版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在诸多的课例素材中古文教学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课例研究中的经典篇目。
  教师在课例示范之前布置预习人物,这要求学生达到基础知识的预习,对作者、人物、时代背景的简单了解,但是在通过实践教学中却发现诸多的漏洞。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最基础的词汇知识也一知半解,这对教学有着十分巨大的阻碍。
  随后的课堂实践中,教师通过讲故事、讲历史、PPT和视频的结合教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教学相长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了对于古文的理解和记忆力,这在课程学习和练习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而课例结束以后的教学探讨,更是整个课例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只有通过对于课堂表现和教学方式的研究分析,才能够最终完成研究任务。
  高中语文新课程典型课例的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一,它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带动性,能够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学习的能力,帮助知识的记忆,并为学生以后走入到更好的学校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退出舞台,在信息交流爆棚的现代,有着十分便捷的网络,信息量也十分的迅捷,一教一学、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于现在的高中生,与时代接轨这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踏入这个社会,并且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第三,在教育领域中如何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的高效水平,是一直以来都在探讨的问题,典型课例研究的提出和实施,适时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不断地课例研究,对于课堂教学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并结合真实情况给予改进,使得教学方式有了十分巨大的改进。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不断加深,其中的典型课例研究也在不断进步中,对于如何改进教学方式,如何督促学生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高中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结语
  高中生语文成绩一直是所有科目中最难得到提高的一门成绩,这不仅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的问题,跟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关系。在中文环境中学习语文,这一环境条件使得学生对于语文缺乏兴趣,而传统模式的教学也让学生感到疲乏,对于教学内容一知半解。典型课例的研究帮助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而这也在教学领域中有着重大的影响,是教育改革过程中十分巨大的举措。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高晶.“课例研究”:本土经验及多种形态(下)[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
  [2]教育科研课题组.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设计研 究——基于新课改课程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S1).
  (编辑:钟园)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个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改革创新的方向,在重要的行业领域中,教育更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改革方式,只有良好的教育模式才能够培养出我国优秀的人才,对我国的发展建设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在这个具有很高意义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工作改革也成了首要的任务。本文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讨论,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也变得尤为重要。语文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要讲究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可以让读者学习到知识,了解到其中的内涵,而且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进而创造出优秀的作品。语
目的:回顾分析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常规放疗+3D.CRT治疗Ⅲ期NSCLC患者56例。10例接受常规放疗36Gv后行3D.CRT;46例接受以
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高压天然气管网建设比较落后,少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已有健全和完善的管道输配系统。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天然气输配管网建设
本文着重研究了压裂液在反排过程中可能的滞留位置.
【摘要】教学语文知识需要教师的一双慧眼,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需要每一节课的真锤实炼。切实践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让“教和学”切实为“用”服务,定能实现语文知识和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行合一”,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教学原则;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多年来,关于语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怎样教”的研究得到了持续不断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分析其与脑梗死的相互关系。方法:确诊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67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
从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黄芩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