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yed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对孩子而言则想象力是一种天性,从小教育、培养、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呢?以下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小学美术 美术教学 想象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同玩同乐,启发想象
  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小鸟的乐园》一课中,我先给学生讲述小鸟的体形特点之后,播放了一段悠扬的音乐,让每个孩子闭上眼睛边听边想,随着音乐做一个"梦"。一个学生告诉我说,他看到了一片翠绿的小树林,清清的小河里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小鸟和睦相处,有轻巧的百灵、长嘴巴的翠鸟,还有森林医生--啄木鸟......真美啊!也有一个同学说,这是小鸟梦想中的乐园,他的画面一半是砍伐后所剩的树桩、被污染的小溪和满地的垃圾,一半是鸟语花香。他要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给小鸟一个美丽祥和的乐园。音乐中的听觉形象只能引导学生去感受,画面上的具体物象是学生们通过想象来完成的。二、走进大自然发展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来发展想象。法国教育家蒙门说:"自然和社会是我们最好和最伟大的教材。"许多教育家也都主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体验和学习,通过大自然直接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同时让他们去大自然中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因此,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四季变化等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想象也会随之迸发。
  三, 信手涂鸦,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想象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小画家,而在于激发学生画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感,发展其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表现能力。课堂上不要给学生过多的约束,应允许他们随心所欲地画,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绘画时的随意性,因此,随意涂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民主、自由、极具想象氛围的学习空间,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出良好的教学计划,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能力去驾驭课堂,巧妙地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抛砖引玉,引领学生开阔思维、展开想象,让学生们在积极、主动、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各抒己见,锻炼和丰富想象力。或许,这种"插曲"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契机,只要能够敏锐地抓住契机进而因势利导并因材施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启发学生为儿歌配画、讲故事配画、记忆画、命题画等等。他们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对于学生们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通过鼓励一个学生,而激励起全体学生进行再创造的热情。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充分调动他们在画画中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学生在艺术的海洋中会游得更欢畅,更有成就感。
  四、作品欣赏,给予鼓励增强自信
  随堂欣赏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评价一幅幼儿绘画作品时,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作品是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作品不一定每一幅都成功,但却凝聚着学生的思维和劳动,代表着学生的不同个性。当他们满怀信心地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之后,美术课上应给学生一个展示个性和潜能的舞台,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有利于树立成就感,挖掘潜力。学生的幻想俯首皆是,有时让人吃惊,花草、树木、小河、蓝天都可以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给他们大一些的绘画纸,去掉束缚想象思维的边边框框,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用笔大胆豪放,让他们毫无顾忌地涂抹出自己的世界,要给每个孩子充分的肯定,增强自信心。除此之外,美术课上也可运用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欣赏是美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小学课本上的欣赏内容一般是学生易于理解的作品,容易感悟和体验,可以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学生带入画面之中,产生连篇的想象。作为美术教师,就要从各个方面给学生创造诱发想象力的客观条件,让学生放开手脚,尽情去想,尽情去画。四、通过欣赏激发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来激发他们的想象。纵观凡高、毕加索、米罗、莫奈等大师的绘画作品,无不充满个性、闪烁着永恒的人性光辉,这些经典作品很多都值得永远学习、借鉴和观摩。通过欣赏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让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引导学生向名家学习,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还可以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集中展览,帮助学生养成乐于观赏的习惯,于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和提高其审美能力。
  总之,我们的美术教育不能成为束缚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才能的紧箍咒。要放开手脚,大胆创新,给予学生一份自由和空间,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尽情地体现自己、表现自己、展现自己,让他们形成自主意识,去发现、去想象、去创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和目标。社会需要创造型人才,从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就是让他们开始培养发散思维,进行创新,在他们心灵上播上一颗"独创"的种子。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要以获得知识、技能和良好的人格形成最终目的。现代教育在确认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  小学数学新大纲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
【摘要】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必须培养学习型、创新型人才,只有能自主学习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生产生活中得以不断的"加氧"和"充电",才能尽快获取新知、创造新知,成为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强者。数学学科教育中的学习指导要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采用"导向、养习、授法"的学习指导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指导 策略  
摘要: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是所有课程之母。通过学习数学,学生们能够轻松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算数性日常问题。如果学不好数学,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前途。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上好数学课。以下便是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关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问题对策 创新意识 以生为友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1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
数学是活生生的科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数学,要让学生增长信心。但我们的数学教育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让数学变得更容易一些,把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技巧和证明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学习真正的数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最大心愿。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介绍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
一、 问题的提出  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以三角形为例,如果一个三角形可以通过平移、旋转、翻转等运动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我们就说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面积、周长都相等。类似地,就有全等四边形、全等五边形,等等。  三角形的全等判定,为我们所熟知。而怎么判定凸多边形全等呢?以下从凸四边形入手,探讨凸多边形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用抽象的数对来确定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第几"描述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位置,还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
摘要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将教书育人工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中探索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以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育人 思想方法  1前言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不同。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位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具有利条件。因为,体育课教学具有动态性和竞赛
【摘 要】中学生的变声期,就是其发声器官发育、变化、成长的全过程。尤其是处在变声时期的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缺少科学发声的训练与指导,这些现象要关注和重视。因此,在中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要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变声期,并准确把握变声期嗓音变化的规律,并进行科学的变声期声乐训练。  【关键词】中学生 变声期 保护方法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其躯体及各生理器官都开始迅速地发育成长。所谓中学生的变声期,就是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