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舒芬太尼复合磷酸肌酸钠用于重度烧伤患者心肌保护的效果
【机 构】
:
362000 泉州市,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麻醉科,362000 泉州市,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麻醉科,362000 泉州市,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麻醉科,362000 泉州市,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麻醉科,3620
【出 处】
:
中华麻醉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5年35期
其他文献
模拟人眼调节功能的可调节人工晶状体(AIOL)可为白内障患者术后提供远、中和近距离连续的清晰视觉。然而,临床工作和研究发现,部分术前评估良好的患者即使植入AIOL,其近视力仍不佳,或即使植入初期效果良好,但拟调节效果随植入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因此,AIOL是否能够像设计者最初的设计理念那样发挥调节效果仍存争议。临床大多采用近视力、主客观调节幅度等指标来评价AIOL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受到伪调节等因
葡萄膜黑色素瘤(UM)的发病率仅次于皮肤黑色素瘤,是成人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近年来的研究认为,UM的发生与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分子通路的异常改变等有关,其中发生突变的基因包括GNAQ基因、GNA11基因、微小RNA(miRNA)(miR-34a、miR-182、miR-137)等。基因GNAQ、GNA11的突变,通过激活相关通路,如MEK/ATK途径,导致UM的转移,影响肿瘤的预后;不同的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高度进化保守的蛋白激酶,控制细胞生长、生长因子和细胞能量的形成,参与营养、新陈代谢及老化过程,近年发现mTOR信号通路与细胞生长、调控蛋白质合成代谢密切相关,已成为肿瘤形成、代谢紊乱、神经系统疾病和炎症等疾病的重要通路。就mTOR及通路介导的眼科疾病进行综述。
目的评价脊髓电刺激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8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假刺激组(N-SCS组)和脊髓电刺激组(SCS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N-SCS组和SCS组于造模后5 d在硬膜外间隙置入
目的评价异丙酚和七氟醚对人乳腺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以5×105个/ml的细胞密度(1 ml/孔)接种于6孔板,培养24 h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培养孔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异丙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P组给予异丙酚,终浓度5 μg/ml,同时通入95%O2-5%CO2,S组通入3.4%~3.5%七氟醚-5%CO2-O2,C组通入9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羟考酮用于胃肠道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适宜药量配比。方法择期开腹胃肠外科手术病人80例,年龄35~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55~75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羟考酮组(O组)和羟考酮与右美托咪定不同药量配比组(OD1-3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羟考酮0.1 mg/kg,同时连接自控静脉镇痛泵,药物配制:O组羟考酮1.00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咪达唑仑单独或复合用药预防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诱发患者肌阵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60例,年龄40~64岁,体重指数20~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40):对照组(C组)、布托啡诺组(B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组(BM组)。麻醉诱导前,B组经30 s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5.0 μg/kg,M组经30 s静脉注射咪
目的评价心跳骤停复苏大鼠海马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5只,体重280~320 g,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n=15)、假手术组(S组,n=15)和心跳骤停复苏组(CPR组,n=55)。CPR组采用经食管心脏起搏诱发室颤的方法制备心跳骤停模型,随后进行复苏,分别于复苏后6 h、12 h、1 d、3 d和7 d时取海马组织,采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和吗啡对顺铂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8~10周龄,体重22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顺铂(Cis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吗啡组(M组)。Cis组腹腔注射顺铂16 mg/kg;S组腹腔注射顺铂16 mg/kg后,经5 min尾静脉注射舒芬太尼2 μg/kg,连续注射3 d;M组腹腔注射顺铂16 mg/kg后,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