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黑色素瘤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与预后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z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膜黑色素瘤(UM)的发病率仅次于皮肤黑色素瘤,是成人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近年来的研究认为,UM的发生与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分子通路的异常改变等有关,其中发生突变的基因包括GNAQ基因、GNA11基因、微小RNA(miRNA)(miR-34a、miR-182、miR-137)等。基因GNAQGNA11的突变,通过激活相关通路,如MEK/ATK途径,导致UM的转移,影响肿瘤的预后;不同的微小RNA(miRNA)靶定相应的基因,并通过相应的通路影响肿瘤的预后;还有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的突变都通过调节特定的分子通路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大多数UM患者存在1、3、6、8、9号染色体的改变,导致染色体发生缺失或增加使肿瘤更易发生侵袭和转移。本文总结UM预后的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为UM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脂联素对肾缺血再灌注小鼠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48只,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对照组(C组)、脂联素组(AP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脂联素组(I/R+APN组)。采用阻断左侧肾蒂30 min再灌注法制备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APN组于缺血前15 min和再灌注每24 h腹腔注射APN蛋白球状片段5 μ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术后镇痛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70岁,体重50~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5):地佐辛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麻醉用药相同。术毕采用PCIA,D组PCIA配方为地佐辛0.8 mg/kg加托烷司琼6 mg,F组PCIA配方为芬太尼0.01 mg
期刊
目的探讨ABO血型因素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胸科手术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5~75岁,BMI 17~26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ABO血型分为4组(n=30):A型血组(A组)、B型血组(B组)、O型血组(O组)和AB型血组(AB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行自控硬膜外镇痛,维持VAS评分≤4分。于术前(T0)及术后6 h(T1)、24 h(T2)、72 h(
目的评价腹腔内热灌注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年龄40~60岁,性别不限,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腹腔内热灌注组(HIP组)。根治性手术操作结束后R组患者行腹腔内热灌注1 h。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腹腔内热灌注前即刻(T1)、腹腔内热灌注1 h(T2)时取静脉血样,应用
目的评价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患儿腹股沟区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扎术或精索鞘状突高扎术的患儿64例,年龄1~3岁,体重8.5~23.6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2):静脉镇痛组(VA组)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2组全麻诱导置入喉罩后行机械通气,吸入2%~3%七氟醚维持麻醉。TAP组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0.2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鼻腔给药对七氟醚抑制患儿喉罩置入反应半数有效呼气末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儿,性别不限,年龄1~3岁,体重指数20~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1 μg/kg组(D1组)和右美托咪定2 μg/kg组(D2组)。麻醉诱导前1 h时,D1组和D2组分别鼻腔给予右美托咪定1和2μg/kg(用生理盐水
目的评价钢丝加强聚脲胺酯硬膜外导管对硬膜外阻滞实施中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择期于胸段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下行胸部或腹部手术,术后需要行连续硬膜外镇痛的患者1 052例,性别不限,年龄16~93岁,体重指数16~39 kg/m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聚氯乙烯硬膜外导管组(A组,n=470)和钢丝加强聚脲胺酯硬膜外导管组(B组,n=582)。硬膜外穿刺成功后,A组和B组
蛋白质是角膜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由角膜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技术和光谱测定技术已确定了在蛋白质序列数据库中标注的1 679种角膜基质蛋白质。基质蛋白在角膜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其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相关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从基质蛋白的表现形式上看,其构成了角膜基质的凝胶样成分和纤维网架样结构,凝胶样基质包
模拟人眼调节功能的可调节人工晶状体(AIOL)可为白内障患者术后提供远、中和近距离连续的清晰视觉。然而,临床工作和研究发现,部分术前评估良好的患者即使植入AIOL,其近视力仍不佳,或即使植入初期效果良好,但拟调节效果随植入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因此,AIOL是否能够像设计者最初的设计理念那样发挥调节效果仍存争议。临床大多采用近视力、主客观调节幅度等指标来评价AIOL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受到伪调节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