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兽杂交”半兽人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HH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媒体报道,近期英国多家实验室正在进行人兽杂交胚胎干细胞实验的新闻连续曝光,人们惊呼难道“半兽人”要来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还不需要那么恐慌。
  
  英国《每日邮报》7月23日披露,他们掌握的证据显示,在2008年英国实施《人类受精与胚胎学法案》至今,已培育出155个包含人与动物遗传物质的胚胎。由于这一法律的保护,众多“混合体”的创造层出不穷,其中包括接受人类精子的动物蛋、将人体细胞核植入动物细胞形成的胞质杂种,以及人体细胞与动物胚胎混合形成的嵌合体等。此外,他们还指出伦敦国王学院、纽卡斯尔大学和华威大学的三个实验室获得了许可,并开展研究。不过这三个实验室已经由于资金不足停止了研究。
  这些科学家表示,此类技术可用于开发治疗疑难杂症的胚胎干细胞。
  
   “人兽杂交”的医疗价值成动力源
  
  虽然胚胎干细胞实验可能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但由于伦理问题一直饱受争议。这则报道一出,立即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反对的声音主要来自普通人,而科学界对此的反应非常平淡。他们普遍认为,人兽杂交胚胎实验并不足虑,因为根据相关法律,这些胚胎必须在创造后14天内销毁;相反,更值得人们警惕的是那种将人类基因植入动物胚胎体内的实验。
  从法案颁布至今,英国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多次实验。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小组将人类细胞植入到牛的卵子中,待其形成胚胎后获取干细胞,来研究治疗糖尿病和脊髓瘫痪等疾病的方法。而伦敦国王大学的干细胞生物实验室研究小组则希望用人牛混合胚胎,研究治疗像帕金森氏症和早老性痴呆等神经元退化类疾病。
  这一类的实验绝非英国独有,很多国家的科研人员都曾“跨界”进行过研究。在2003年,当时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盛惠珍博士,带领其研究小组运用克隆技术,从外科废弃的人类皮肤组织中提取细胞核,与新西兰兔的去核卵母细胞融合,成功获得400个融合胚胎,其中有100多例存活若干天,并提取了胚胎干细胞。
  细胞被证实能够唤醒体细胞细胞核的“潜力”,植入体细胞核的卵细胞在发育到囊胚阶段时,提取胚胎干细胞,植入到一些病人受损的脊髓、角膜、脑区,可能起到修补工的作用。正是这种神奇性,令卵细胞成为了治疗性克隆技术研究中的宝贵资源。
  现在,提取干细胞的方法是提取人的体细胞,然后将DNA导入去掉细胞核的卵子中。而从女性身上直接采取卵母细胞是非法的,而从医疗机构协议获取废弃卵子的数量又十分有限,无法大规模进行,科学家只好把卵细胞的来源瞄向动物。
  按照科学家的假设,如果能把这些病人的体细胞转变成干细胞,就能在培养皿里再生出这种疾病,便于进行病理研究。同时,如果能在体外对突变的基因进行修复,并培养出健康的干细胞,就有可能对这些不治之症进行有效的治疗。
  
  融合基因难度极高
  
  如今,反对“人兽杂交”的声音高涨,英国的相关法律给出了明确的限制:人兽混合胚胎的培养期限不可超过14天。并且明令禁止将雄性动物精子与女人卵子结合。但没有明确规定禁止雌性动物卵子与男人精子结合。
  从科学上说,生物学将杂交分为3种。程度最高的叫做“Hybrid”,指的是用一种动物的精子给另一种动物的卵子受精,这种杂交的结果使受精卵中来自两种动物的基因大约各占一半。但人兽间的这类杂交存在很多技术障碍,受精卵不可能发育成胚胎。
  另一种杂交英文叫做“Chimera”,也就是“嵌合体”,把一种动物的胚胎细胞和另一种动物的胚胎细胞混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胚胎。但人兽“嵌合体”胚胎中来自人和兽的部分单独发育,两者的DNA不会发生混杂,在理论上有可能生出兽面人身的“怪物”。
  第三种杂交为“胞质杂交”,先从动物的卵细胞中取出细胞核,再把人的细胞核移植进去,代替原来的动物细胞核。用科学家的话说就是,“99%以上是人的细胞,不到1%来自动物。”
  关于人兽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其实异常缓慢。美国先进细胞科技研究公司的罗伯特·兰扎博士将人类DNA植入兔子、母牛和人类的卵细胞内,然后观察各自的结果。卵细胞系统重新编程人类DNA,接通基因,形成正常胚胎。
  他们发现,虽然人类卵子(也叫卵母细胞)能正确再编程DNA,动物卵子却不能。虽然人兽混合胚胎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好像正常,但他们存在遗传缺陷,这意味着它们对医学和科学没有一点用处。这一结果被发表在今年2月出版的《克隆与干细胞》杂志上。
  《每日邮报》似乎以此为据,狠狠地对科学家们嘲笑了一番:富有争议的人兽混合胚胎研究注定要失败。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肖磊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兽混合胚胎是一种治疗性克隆的方法,就医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来说,这是一个进步。“这样的胚胎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人自己的细胞核,而动物卵子中的基因相对少很多,所以如果混合成功不会出现‘免疫排斥’的问题。”同时他还认为虽然可能存在风险,但在实际操作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平衡利弊。
其他文献
如果,还不知道单电相机是什么,那你就真的out了。单电于两年前就已经面世,如今作为相机产业的新星,它已开始侵蚀单反与消费数码的已有市场。    近期,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发布了《2011年上半年IT、家电市场研究报告》。在2011年上半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调查报告中,单电相机异军突起,获得了5%关注比例,在单反相机和消费数码相机的夹缝中,存活了下来。已经被单反和消费数码霸占了十余年的相机市场,终于有
期刊
在一个本应“求真”的世界里,如果变成了“求名”、“求利”,那么人们也不难理解由学术权威而生的神圣感为何会渐行渐远。    两年一次的增选院士,如期而至。  在中国工程院公布的候选人名单中,工程管理学部又一次意料之中地汇聚了近半的央企高管、政府高官。这些院士的候选人包括中石化董事长、中石化副总经理、中石油原副总裁、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  同样在意料之中的是,“学而优则仕,
期刊
你的身体上有哪些特征可以成为你的“身份证”,虹膜、指纹、脸型、走路的姿态、声音、笔迹……当科技不断发展的时候,别人就有越多的信息确认你的身份。    走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多少有点美国大片的意味。中心每位科研人员都需要被一部小盒子扫过眼睛、脸、手方能进入研究室内,而这些小盒子汇聚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目前我们已经建成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多模态生物特征样
期刊
“黄瓜涂抹避孕药的说法,既没发现过,也不可能,更没必要。”  谣言:  黄瓜被抹了避孕药?近日,有媒体曝出,目前,市面上正在售卖的一些头顶带花、身上带刺的黄瓜,被涂抹了大量的避孕药。长期食用这类“美容”黄瓜,将会导致不孕不育。很快,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在各大网站论坛竞相出现并被大量转载,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究竟这一消息,是真是假?食用“美容”过的黄瓜真的有危害吗?  辟谣: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
期刊
对于经常游走在我国重安江和丹寨县一带的人们来说,西南留给他们最为深刻的印象除了秀丽的风景以外,莫过于那些具有民族风情的苗族姑娘们了。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裙子、绑腿,几乎都是由蜡染制成,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会加染上红、黄、绿等色。  提起蜡染,相信人们不会陌生,它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有机会与蜡染
期刊
银河系面临“中年危机”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我们所生活的银河系正步入“中年危机”,大部分恒星形成活动都已成往事。即将与另一个星系进行的合并只能带来一个短暂的活跃期,在其他时间,银河系的未来将完全是沉闷乏味的。  大多数星系都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蓝星系,即星系中的恒星形成活动很活跃,而且充满了年轻的蓝色恒星;另一种是红星系,即星系中的恒星形成活动很缓慢或完全停滞,充满了年老的红色恒星。处于中间阶段的
期刊
这类酒瓶回收后,一般还是会进行消毒工序的,然后再兑入与某知名红酒口感相似的葡萄酒,有时甚至会采用周边产的葡萄酒,从口感上更难分辨。    拉菲酒瓶能卖2900元人民币?近日,一则红酒酒瓶回收的新闻令人瞩目,引起了记者的兴趣。目前,拉菲保持着单瓶最贵葡萄酒的纪录,一瓶1787年的拉菲红酒曾拍卖出10.5万英镑的天价。可酒瓶也这么值钱吗?    名酒空瓶也值钱  记者注意到,在优酷、六间房等网站上都有
期刊
为什么看到镜子中的自己,人类可以辨识出那是“我”,而小猫小狗把它当成“别人”。这种自我意识就来自大脑一个神秘的区域……    当你置身于天安门广场上,面对天安门时,左边是人民大会堂,右边是历史博物馆。你若转个身,右边成了人民大会堂,而历史博物馆则“转”到了左边。 然而,当我们以大会堂为坐标来描述天安门广场时,“变数”就没这么多了。    人类的高级指挥部——“大脑”每天都在繁忙而高效地进行着,诸如
期刊
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汞是一种重金属,因此,中医处方中对它的剂量和配方都很有讲究,在服用上也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儿童用药。    保婴丹由百年古方配置而成,一直是儿科常备药,在香港也很受欢迎。但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对外表示,发现内地一款名为“华佗”牌优质保婴丹的中成药重金属汞含量超出限量标准约两倍,下令回收。而保婴丹中的汞来自朱砂。朱砂有毒,禁与不禁,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儿童中成
期刊
“从生产的角度而言,没有必要使用添加剂。大米加工企业,本身利润就比较薄,使用添加剂不但没必要,无形中还增加了成本。”    6月20日,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正式实施。近日有粮食专家向媒体曝出,标准中规定大米被允许添加的三种添加剂——淀粉磷酸酯钠、双乙酸钠、脱乙酰甲壳素可能含有隐患,他对此表示担忧。这位专家表示,乍一看,这三种添加剂似乎并无问题,因为只要在安全范围以内添加,它们是不对人体造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