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虚假意识论相互作用论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ng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意识形态概念内涵问题,恩格斯在其19世纪90年代的系列晚年著述(包括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等)中,提出了著名的“虚假意识论”和“相互作用论”.这既是对他与马克思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中的“颠倒论”(体现在“照相机比喻”中)的一种继续,又是对马克思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所提出的“上层建筑论”(即“建筑比喻”)的一种解读.其间的逻辑关系再次证明,这样的解读,绝非在认识论意义上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理解为一种纯粹错误的意识.因此,任何借此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内涵全然理解为一种纯粹否定性的贬义词的做法,也就难以为继了.
其他文献
意识形态问题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改革开放新阶段和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已经发生了新变化,显现出许多新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新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敌意归因偏向和童年创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1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攻击行为评估,将患者分为攻击组(58例)
目的持续监测和提高护理人员的扫描依从性。方法通过对病区护士扫描依从性的持续监测,对护士进行访谈,了解扫描依从性低的关键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比较采取措施前后扫描依
从外在对象、私人感觉经验出发,是石里克、罗素、艾耶尔、休谟的思考路线,倘若追随这一思路,必然引发“私人语言”问题,这样的思考方向也体现了许多人对语言的误解:语言要么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前瞻记忆(PM)的脑区激活及神经机制.方法 共有15名健康志愿者入组,以基于事件前瞻记忆(双任务范式,包括进行中任务和前瞻记忆任务)作
白寿彝以史学而著称,同时在民国时期对朱熹也有颇深的研究,尤其是他对朱熹从学于道谦的研究,着重于从佛书之外得到证据,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他不仅以李侗《与罗博文书》说朱
卡尔·拉纳先验认识论的基本论题是“上帝启示何以可能”的知识论原理。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后,在康德先验哲学和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的现代语境中阐述基督教的知识论原
现代自由民主传统奠基于两百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拉克劳与墨菲认为,这场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在于为后世的民主革命提供了一种“政治想象”,启蒙精神所蕴含的自由、平等理念两
科学区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范式中所包含的一般生产逻辑和特殊资本逻辑蕴涵,是全面澄清生产范式的内涵,正确看待“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日益模糊的马克思主义边界的理论前提.
研究一类具有个体尺度结构的非线性种群控制模型.确立了状态系统模型非负解的存在唯一性,以及状态关于控制变量的连续依赖性.应用紧性推理和极值化序列法证明了最优策略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