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里,很多人上网找医院、隔空向医生问诊,但也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威胁到生命和健康。那么,作为一名求医者,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病?怎样选择医院?
看病前,你要知道——
实际上,70%的有了病痛的人是不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的。那么,怎么判断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就医呢?到底什么情况需要就医?什么情况无需就医?什么情况必须立即紧急求助医生?这就需要你在求医前一定要知道最基本的医学知识。
不是医生,但也不能是“医盲”
一位50多岁的男士一日晨练,他奇怪地发现,跑一会儿,牙就疼,停下来休息几分钟,牙就不疼了,两天都是这样。这种情况下,该不该看医生呢?需不需要立即看医生呢?看医生,看哪个科呢?是看牙医吗?实际上,这位男士患的很可能是心绞痛,他跑步中出现的牙痛是心绞痛的一个特殊症状之一。如果不知道这个基本的医学常识,那么这位男士很可能就不会去看医生,即使看医生也很可能去看牙医,而如果遇到牙医,只是为其开了一些治牙痛的药,那么这位男士的心绞痛很可能就被延误了治疗,甚至威胁生命。由此可见,你不具备一定的基本医学知识是不行的。
突发症状要立即看急诊
急诊,对病人而言是指急发病症或是慢性病的突然加重。哪些情况须看急诊?凡是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创伤、急性中毒以及异物进入体内造成生命处于危险状态的病人,都属于急诊的范围,如各类急性外伤或烧伤,突发性急性腹痛,突发性高热,可疑性传染病,各类休克,急性过敏性疾病,各种急性出血,心肺脑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抽搐以及耳、鼻、咽、眼、气管和食管内异物存留等。又如急性视力障碍、中毒、中暑、自杀、淹溺等,均属急诊之列。
看急诊时万不要惊慌,要尽量说清患者的情况。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家属切忌在患者面前喊叫、哭闹,或者问医生“你看有危险吗”、“你看有救吗”等,以免使患者误解,从而出现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
做好前期准备事半功倍
就医前,对于想咨询医生的问题最好提前列好提纲,同时准备好相关物品,最主要的是带好既往病历。这些有助于医生更快、更正确地作出诊断。
此外,建议养成记录基础健康数据的习惯,尤其是血压、血糖等可自行获得的数据,同时要记录检测时间,因为血糖有餐后及空腹之说,血压也有其昼夜波动规律。对于涉及检查的疾病,建议空腹去看病。很多检查是需要空腹的,如查肝功、血糖、血脂、做胃镜等等,除非医生特别说明了不需要空腹,否则不管是什么检查,先空腹。这样看了病后马上就可做检查,不需等到第二天,这样比较省时间。
看病时,你要仔细——
来到医院,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挂号,而事实上,很多人不会选科室不会挂号,很多疾病症状也是最容易挂错号的。
选好时间 错开看病高峰期
大医院的号源炙手可热,如何能挂到最理想的号?建议充分利用低峰时间。
一般门诊挂号高峰在7-9时,看病高峰在9时左右,每周一、周二患者就诊比较集中。因此,除了急症外,应该错开就诊高峰。需要做一些化验检查的人,还是要掌握好就诊时间,如有些医院生化化验11时前检查完的,当天下午就可以出结果,其他化验如果想当天下午出结果,就必须在9时30分前完成,患者要早点到医院,以免过了时间只能等到第二天。
有些医院采取提前挂号的办法,可以通过电话、现场或网上预约的方式预订。很多医生并不是每天出诊的,您要事先了解清楚他的出诊时间,或事先与他约好。有些医生病人特别多,为保证看病质量限制挂号数量,要估计一下是否能看得上。
初次就诊 挂普通号
“看病一定要找大专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就医习惯,其实对于大多数初诊患者来讲,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的看病步骤是一样的,如:详细问诊、查体,做相关的检查、化验等。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普通门诊完成,而且大部分疾病在普通门诊就可以诊治好,如若解决不了,普通门诊医生会根据情况指导你拿着检查、诊断结果找哪位专家继续看,这样更加有的放矢。
所以,如果是初次就诊应挂普通号,让主治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判断,确定是否该看这个专科,还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根据症状、体征初步判断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已经在一些医院就诊但仍未确诊,或虽然确诊但是疗效不佳,慕名来到大医院初次就诊时,请务必挂普通门诊。因为不同医院的实验室试剂不同,参考值不同,化验检查可能不互认,一些重要的检查需要在大医院重新做,因此,此时即便挂到知名专家的号,知名专家能做的与一名主治医师做的是一样的!确属疑难杂症的,才需要找主任医师级别,甚至知名专家,以便尽快确诊。
有慢性病 挂专业门诊
对于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可以考虑看专业门诊。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专病专业门诊,例如脂肪肝门诊、糖尿病门诊、盆底疾病门诊、高血压门诊等。患者可根据自己确诊的疾病名称,对号入座来挂号。
慢性疾病建议最好选择一两位固定的医生,这样他们会对你的情况了解更全面,能制定出最好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因为慢性病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很多慢性病,单凭一次检查,很难了解到病人的真实情况。如果医生知道这个病人长期的情况,知道病人平时用什么药、用药的情况怎么样,医生给病人开药就很有把握,也可以在细节上把治疗方案调整得更完美。
科室细分 别挂错号
过去,医院一般只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科室。如今各家医院的科室门诊越来越细化,随便哪家大医院都有几十个科室。这种细分对已确诊的患者来说是好事,但也增加了患者走错门的几率。
专家表示,多方面原因增加挂错号几率。除科室细分外,有些患者自我意识比较强,认为自己身体的毛病,自己最清楚。如一位男性患者头疼不已,他怀疑得了心血管病。挂了心血管科专家号后,他直接让医生给他开软化血管的药。医生认为他头疼的毛病不一定与心血管有关,但他胸有成竹地说:“我的毛病我最清楚。”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他还是做了脑部CT,检查发现他脑部长了一个肿瘤。原来是肿瘤长期压迫脑部神经,造成了他头疼。 当然,挂错号还很大程度上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相关。看病如同破案,碰上疑难杂症,医生也需要一个个侦破。为避免看病走错门,专家建议:一是看病前最好先到社区门诊首诊,看病时一定要向导医人员询问;二是在不清楚该挂哪个科室的情况下,多问医生几个为什么,尽可能多地为医生提供疾病症状和相关信息。
【相关链接】
这5种病症容易挂错号
1、头疼
如果能感觉到血管一张一缩,可能是血管方面的问题,应挂神经内科;如果是长期放射性的疼痛、多位颈源性头痛,应挂疼痛科;若是头部外伤引起,不论有没有出血,均应到神经外科就诊。
2、腹痛
腹痛首先应看消化科;若是女性下腹痛且伴有阴道出血,或者是正处孕期,可能就得挂妇科;若是同时伴有尿频、尿痛、尿急等尿道症状,则可能是泌尿外科;部分癌症患者的顽固性腹痛属于疼痛科。
3、胸痛
如果胸口或胸前疼痛较固定,向内肩放射性疼痛,有压迫感,且伴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应挂心内科;如果是因骨折等外伤导致的,属骨科;若是有持续性胸痛,也可能是带状疱疹感染,属皮肤科。
4、腿疼
腿疼易在骨科、风湿免疫科、血管外科等科室间混淆,多数属骨科。若是膝关节、手关节等全身多处关节出现两侧对称性疼痛,则多归风湿免疫科;若小腿肚有肿胀,手指按压会出现疼痛,则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应到血管外科就诊。
5、牙疼
普通牙疼应去牙科就诊,但如果牙痛另一侧嘴、脸都感到疼痛、鼻塞等,应挂耳鼻喉科;若总在运动后出现,则可能是心脏疾病的信号,应挂心内科。
看病后,你要“听话”——
看病后,医生会给你下医嘱开药。早在几千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把语言、药物和手术刀看作医生的三大法宝。然而,排在首位的医生嘱咐,却被很多患者当成了耳旁风。
坦诚沟通 别怀疑医生专业性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上网查证,只要医生的话与自己的认知有不一致的地方,患者第一反应常常是怀疑医生的专业性。其实,一边是有多年医学教育背景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另一边是口口相传、或者网上的“专家讯息”,哪一个更靠谱,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有数。网上的医学信息通常具有普遍性,然而落实到每一个患者身上,都需要具体分析。
既然来医院了就应该遵医嘱。该吃什么药,该怎么吃药都应遵医嘱来,而不能擅作主张。很多人因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不遵医嘱用药,倘若医生不了解该药的副作用他敢给你开吗?因此,这不应该是患者要考虑的问题。但若有特殊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离开前记得询问服药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需不需要定期复诊等等。
你可以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医生,你有何想法,多听几种治疗方案,权衡利弊后,疗效相同取其廉,这样医生既可以从专业角度为你制定治疗计划,又可以让你以最合理的价格得到最有效果的治疗。如果您收入不高,生活不充裕,请直接跟医生说,医生给您选择相对便宜的药品和治疗。
不遵医嘱直接影响疗效
患者遵不遵医嘱,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以血糖为例,有些患者自我感觉血糖平稳就擅自停药,感觉血糖高了就开始服药甚至增加药物,这会造成血糖波动,这种“忽高忽低”的波动时间长了,就会打破代谢平衡,引发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病等并发症。其他疾病的治疗也是如此。
专家表示,不遵照医嘱服药的危害很大。当服用治疗肝、肾或者脑的药品时,必须小心,不要危害其他器官。阿司匹林使用量小时,是极好的镇痛、抗风湿和退烧药,但服量过大或成了习惯时,就会引起胃、肠或其他脏器出血。当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过量的酒时,危险就更大。抗凝血药用于防止形成动脉血栓,但不能同维生素K共服,否则会使药物失效,使病人造成凝血和血栓。所以用药不当危害很大,要正确、安全、有效用药,就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养病康复必须“全方位”
看病是个系统工程,身体有了病痛,“三分治,七分养”,而我们在养病的时候必须抓住遵医嘱的三项重点:一是按时按量吃药;二是遵医嘱复查;三是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症状,应及时和医生沟通。这三项是遵医嘱的“必修课”,执行时一定不能打折扣。
其次,对于医生开出的“生活处方”也要牢记,如适量运动、戒烟、保持心态平和等。家人可以成为患者遵医嘱的“监工”,经常提醒他们按时服药、复查等。
看病前,你要知道——
实际上,70%的有了病痛的人是不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的。那么,怎么判断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就医呢?到底什么情况需要就医?什么情况无需就医?什么情况必须立即紧急求助医生?这就需要你在求医前一定要知道最基本的医学知识。
不是医生,但也不能是“医盲”
一位50多岁的男士一日晨练,他奇怪地发现,跑一会儿,牙就疼,停下来休息几分钟,牙就不疼了,两天都是这样。这种情况下,该不该看医生呢?需不需要立即看医生呢?看医生,看哪个科呢?是看牙医吗?实际上,这位男士患的很可能是心绞痛,他跑步中出现的牙痛是心绞痛的一个特殊症状之一。如果不知道这个基本的医学常识,那么这位男士很可能就不会去看医生,即使看医生也很可能去看牙医,而如果遇到牙医,只是为其开了一些治牙痛的药,那么这位男士的心绞痛很可能就被延误了治疗,甚至威胁生命。由此可见,你不具备一定的基本医学知识是不行的。
突发症状要立即看急诊
急诊,对病人而言是指急发病症或是慢性病的突然加重。哪些情况须看急诊?凡是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创伤、急性中毒以及异物进入体内造成生命处于危险状态的病人,都属于急诊的范围,如各类急性外伤或烧伤,突发性急性腹痛,突发性高热,可疑性传染病,各类休克,急性过敏性疾病,各种急性出血,心肺脑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抽搐以及耳、鼻、咽、眼、气管和食管内异物存留等。又如急性视力障碍、中毒、中暑、自杀、淹溺等,均属急诊之列。
看急诊时万不要惊慌,要尽量说清患者的情况。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家属切忌在患者面前喊叫、哭闹,或者问医生“你看有危险吗”、“你看有救吗”等,以免使患者误解,从而出现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
做好前期准备事半功倍
就医前,对于想咨询医生的问题最好提前列好提纲,同时准备好相关物品,最主要的是带好既往病历。这些有助于医生更快、更正确地作出诊断。
此外,建议养成记录基础健康数据的习惯,尤其是血压、血糖等可自行获得的数据,同时要记录检测时间,因为血糖有餐后及空腹之说,血压也有其昼夜波动规律。对于涉及检查的疾病,建议空腹去看病。很多检查是需要空腹的,如查肝功、血糖、血脂、做胃镜等等,除非医生特别说明了不需要空腹,否则不管是什么检查,先空腹。这样看了病后马上就可做检查,不需等到第二天,这样比较省时间。
看病时,你要仔细——
来到医院,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挂号,而事实上,很多人不会选科室不会挂号,很多疾病症状也是最容易挂错号的。
选好时间 错开看病高峰期
大医院的号源炙手可热,如何能挂到最理想的号?建议充分利用低峰时间。
一般门诊挂号高峰在7-9时,看病高峰在9时左右,每周一、周二患者就诊比较集中。因此,除了急症外,应该错开就诊高峰。需要做一些化验检查的人,还是要掌握好就诊时间,如有些医院生化化验11时前检查完的,当天下午就可以出结果,其他化验如果想当天下午出结果,就必须在9时30分前完成,患者要早点到医院,以免过了时间只能等到第二天。
有些医院采取提前挂号的办法,可以通过电话、现场或网上预约的方式预订。很多医生并不是每天出诊的,您要事先了解清楚他的出诊时间,或事先与他约好。有些医生病人特别多,为保证看病质量限制挂号数量,要估计一下是否能看得上。
初次就诊 挂普通号
“看病一定要找大专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就医习惯,其实对于大多数初诊患者来讲,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的看病步骤是一样的,如:详细问诊、查体,做相关的检查、化验等。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普通门诊完成,而且大部分疾病在普通门诊就可以诊治好,如若解决不了,普通门诊医生会根据情况指导你拿着检查、诊断结果找哪位专家继续看,这样更加有的放矢。
所以,如果是初次就诊应挂普通号,让主治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判断,确定是否该看这个专科,还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根据症状、体征初步判断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已经在一些医院就诊但仍未确诊,或虽然确诊但是疗效不佳,慕名来到大医院初次就诊时,请务必挂普通门诊。因为不同医院的实验室试剂不同,参考值不同,化验检查可能不互认,一些重要的检查需要在大医院重新做,因此,此时即便挂到知名专家的号,知名专家能做的与一名主治医师做的是一样的!确属疑难杂症的,才需要找主任医师级别,甚至知名专家,以便尽快确诊。
有慢性病 挂专业门诊
对于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可以考虑看专业门诊。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专病专业门诊,例如脂肪肝门诊、糖尿病门诊、盆底疾病门诊、高血压门诊等。患者可根据自己确诊的疾病名称,对号入座来挂号。
慢性疾病建议最好选择一两位固定的医生,这样他们会对你的情况了解更全面,能制定出最好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因为慢性病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很多慢性病,单凭一次检查,很难了解到病人的真实情况。如果医生知道这个病人长期的情况,知道病人平时用什么药、用药的情况怎么样,医生给病人开药就很有把握,也可以在细节上把治疗方案调整得更完美。
科室细分 别挂错号
过去,医院一般只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科室。如今各家医院的科室门诊越来越细化,随便哪家大医院都有几十个科室。这种细分对已确诊的患者来说是好事,但也增加了患者走错门的几率。
专家表示,多方面原因增加挂错号几率。除科室细分外,有些患者自我意识比较强,认为自己身体的毛病,自己最清楚。如一位男性患者头疼不已,他怀疑得了心血管病。挂了心血管科专家号后,他直接让医生给他开软化血管的药。医生认为他头疼的毛病不一定与心血管有关,但他胸有成竹地说:“我的毛病我最清楚。”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他还是做了脑部CT,检查发现他脑部长了一个肿瘤。原来是肿瘤长期压迫脑部神经,造成了他头疼。 当然,挂错号还很大程度上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相关。看病如同破案,碰上疑难杂症,医生也需要一个个侦破。为避免看病走错门,专家建议:一是看病前最好先到社区门诊首诊,看病时一定要向导医人员询问;二是在不清楚该挂哪个科室的情况下,多问医生几个为什么,尽可能多地为医生提供疾病症状和相关信息。
【相关链接】
这5种病症容易挂错号
1、头疼
如果能感觉到血管一张一缩,可能是血管方面的问题,应挂神经内科;如果是长期放射性的疼痛、多位颈源性头痛,应挂疼痛科;若是头部外伤引起,不论有没有出血,均应到神经外科就诊。
2、腹痛
腹痛首先应看消化科;若是女性下腹痛且伴有阴道出血,或者是正处孕期,可能就得挂妇科;若是同时伴有尿频、尿痛、尿急等尿道症状,则可能是泌尿外科;部分癌症患者的顽固性腹痛属于疼痛科。
3、胸痛
如果胸口或胸前疼痛较固定,向内肩放射性疼痛,有压迫感,且伴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应挂心内科;如果是因骨折等外伤导致的,属骨科;若是有持续性胸痛,也可能是带状疱疹感染,属皮肤科。
4、腿疼
腿疼易在骨科、风湿免疫科、血管外科等科室间混淆,多数属骨科。若是膝关节、手关节等全身多处关节出现两侧对称性疼痛,则多归风湿免疫科;若小腿肚有肿胀,手指按压会出现疼痛,则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应到血管外科就诊。
5、牙疼
普通牙疼应去牙科就诊,但如果牙痛另一侧嘴、脸都感到疼痛、鼻塞等,应挂耳鼻喉科;若总在运动后出现,则可能是心脏疾病的信号,应挂心内科。
看病后,你要“听话”——
看病后,医生会给你下医嘱开药。早在几千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把语言、药物和手术刀看作医生的三大法宝。然而,排在首位的医生嘱咐,却被很多患者当成了耳旁风。
坦诚沟通 别怀疑医生专业性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上网查证,只要医生的话与自己的认知有不一致的地方,患者第一反应常常是怀疑医生的专业性。其实,一边是有多年医学教育背景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另一边是口口相传、或者网上的“专家讯息”,哪一个更靠谱,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有数。网上的医学信息通常具有普遍性,然而落实到每一个患者身上,都需要具体分析。
既然来医院了就应该遵医嘱。该吃什么药,该怎么吃药都应遵医嘱来,而不能擅作主张。很多人因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不遵医嘱用药,倘若医生不了解该药的副作用他敢给你开吗?因此,这不应该是患者要考虑的问题。但若有特殊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离开前记得询问服药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需不需要定期复诊等等。
你可以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医生,你有何想法,多听几种治疗方案,权衡利弊后,疗效相同取其廉,这样医生既可以从专业角度为你制定治疗计划,又可以让你以最合理的价格得到最有效果的治疗。如果您收入不高,生活不充裕,请直接跟医生说,医生给您选择相对便宜的药品和治疗。
不遵医嘱直接影响疗效
患者遵不遵医嘱,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以血糖为例,有些患者自我感觉血糖平稳就擅自停药,感觉血糖高了就开始服药甚至增加药物,这会造成血糖波动,这种“忽高忽低”的波动时间长了,就会打破代谢平衡,引发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病等并发症。其他疾病的治疗也是如此。
专家表示,不遵照医嘱服药的危害很大。当服用治疗肝、肾或者脑的药品时,必须小心,不要危害其他器官。阿司匹林使用量小时,是极好的镇痛、抗风湿和退烧药,但服量过大或成了习惯时,就会引起胃、肠或其他脏器出血。当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过量的酒时,危险就更大。抗凝血药用于防止形成动脉血栓,但不能同维生素K共服,否则会使药物失效,使病人造成凝血和血栓。所以用药不当危害很大,要正确、安全、有效用药,就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养病康复必须“全方位”
看病是个系统工程,身体有了病痛,“三分治,七分养”,而我们在养病的时候必须抓住遵医嘱的三项重点:一是按时按量吃药;二是遵医嘱复查;三是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症状,应及时和医生沟通。这三项是遵医嘱的“必修课”,执行时一定不能打折扣。
其次,对于医生开出的“生活处方”也要牢记,如适量运动、戒烟、保持心态平和等。家人可以成为患者遵医嘱的“监工”,经常提醒他们按时服药、复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