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7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对生命的日益关注,课程资源中的生命教育也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各学科领域的教学已成为课堂的必然走向。化学课程和语文、生物等课程一样,蕴涵着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源。如何将化学学科中显性或隐性的生命教育元素巧妙地融入化学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培育他们的良好品格,是摆在每一位化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有待于大家共同探索和实践。
  
  一、结合化学实验和化学药品进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做实验时,我们一定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危险也能变为安全。学生要熟悉实验操作规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只要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保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在学习化学与生活的知识时,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在学习化学与生活的知识时,充分利用好相关资源,通过实验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威胁生命的一些化学物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1.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进行健康教育。
  2.有毒物质的知识,让学生知道铅、汞等对人体的危害,教会学生生活中的最基本的急性解毒方法。课堂上通过各类常见药品说明书的研读,让学生了解非处方药的特点,清楚了乱服药的危害,明白了服用各类常见药应注意的问题。同时通过有关药物中毒的知识,培养学生一定要养成在用药前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好习惯。
  3.远离烟草的内容,通过分析烟草产生烟雾中包含的主要有害物质的分析,让学生树立自己不吸烟,也要劝阻别人吸烟的意识。
  4.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通过资料展示,让学生了解哪些是毒品、毒品的危害以及相关的法律常识。
  
  三、在环境保护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为此,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化学教师进行生命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课外活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我们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挖掘化学教学中与生活相关的生命教育内容
  
  利用与教材密切相关的自然、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生命教育。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些突发事件会对生命造成危害,如发生火灾、化学品泄漏、化工厂爆炸、随意排放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都可作为珍视生命教育的例子,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五、充分挖掘化学史中的生命教育内容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化学的发展,化学工作者在探索物质的奥秘过程中,不仅展现了不畏艰辛、孜孜以求的一面,同时也闪烁着相互协作、团结奋进、合力攻关、热爱祖国的人性美丽的一面。化学史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挖掘其内涵。
  我国有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在化学上也有巨大的成就,对人类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是陶器和瓷器的故乡,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陶器的制作,三千年前已开始出现原始的瓷器,到宋代,我国制瓷技术已发展到成熟阶段,生产了许多稀世珍品。冶炼青铜技术的出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商代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青铜器,它造型瑰丽、浑厚,鼎外布满花纹,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冶炼及烙铸技术,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科技水平。
  在讲解制碱工业时,介绍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事迹。他留美攻读化工获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在塘沽建起永利碱厂,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优异,1925年在美国举办的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此后,他精心实验,刻苦钻研,提出“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祖国争得荣誉。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视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这是每位化学教师的责任。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切实把握好生命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使生命教育能够真正渗入到课堂中,让每个学生都能珍爱生命,享受到人生的成功与幸福。我将继续致力于借助化学课堂教学,让生命教育更加深入,赋予化学学科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的实践与探索。
其他文献
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方针,传统的数学作业布置方式、批改方式与讲评方式都必须作出必要的改进。    一、精心布置作业,巩固课堂教学    课后作业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因此布置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1.精心筛选,确保质量。课后布置的作业要与所授课的内容吻合,课前要精心筛选一些题目,布置的作业要能起到知识的巩固性,具有典型性,带有启发性。作业应既有基本性的巩固题,又有些令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葡
我们的教学活动,无不在传递、交换、筛选、比较、综合乃至创造着大量信息,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复杂的信息源中快速高效的获取并处理有用信息,以达到教学目的.板书,或者说图
新课程改革,不仅将科学研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把探究式学习放在突出地位。  探究式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创新是教育的核心和最高境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而且需要具备创新活力。  下面就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谈点体会。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探索精神    让学生多讨论,善讨论。教师要有意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勇立教学改革的潮头,以积极主动的态
期刊
让学生掌握科学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地理的学科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率,高效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教师要加强引导,在方法上多进行传授,使得学生在重视方法的基础上,真正的提高
摘要:中考题型“首字母短文填空”对考生来说,相对较难。本文对这种题型的特点及主要失分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立足语篇才能提高“首字母短文填空”这种题型的解题能力的观点。从“立足语篇,整体教学”,“归纳和积累语言知识”,“指导解题方法和技巧”这三方面重点阐述了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语篇能力策略。  关键词:首字母短文填空 语篇能力 策略    近年来。各地中考经常采用“首字母短文填空”这种题型。很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笔者不断探索寻求利用有效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增强自身对科学的理解。    一、利用拓展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只重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科阅读教育研究,探索学科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及教育功能,认识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阅
在现代素质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工作,是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学习与成长的.高中数学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更需要加大对学生创新思维
随着全国中学英语新教材的深入使用,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受到了普通重视,中国走进国际化的时代,对听说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发音的规范、课堂上的听说训练、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