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口语课堂互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互动就是在教师创造的课堂情境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语言交际活动。笔者就课堂设置、互动方式和教学评估进行探讨,提出课堂互动可以通过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和整体小组作业模式,使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交际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语言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堂互动 以学生为中心 整体小组作业模式
  英语口语课程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用性课程。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自由空间使其主动地学习语言。语言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均参与的创造性过程,要求互相合作,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美国语言学家Douglas认为口语课堂所有的教学策略和技巧都应该为此而设计。[1]
  课堂互动就是在教师创造的课堂情境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语言交际活动。通过学生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创造和革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我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习得语言并达到一定的流利程度,培养交谈的技巧,提高交际技巧和处理能力。[2]
  课堂互动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交际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有意义的互动作用来进行信息的交流、能力的培养和感情的沟通。教师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评估等方面需要精心组织、指导和评价,设置生动的教学情景,有计划地引导并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重视学生的经验和意见,帮助学生通过互动构建知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1.课程设置
  
  教师需要精心地设置课程。Douglas提出口语课堂应该具备下列因素:
  1) 有大量的配对练习和小组活动
  2) 学生通过设定的任务进行口语操练
  3) 学生在正式语言环境中接受真实的语言输入
  4) 学生能产生出进行真实自然的、有意义的交际语言[3]
  教学的总目标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再设定一系列特定的教学活动。互动教学可以被设计成自然、真实或是模拟真实,有一定功能并为一定目的而服务的教学活动。适当的、符合学生需求的任务能使学生采取正确的策略来对待,这样便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课程设置中为了提高互动性,需要考虑到课程是否适合学生当前语言水平、情感、智力等方面的个性因素,来激发学生兴趣,真正促使学生进行交流。Gardner提出了复合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任何学生自身都具备语言能力、数学逻辑能力、空间能力、身体运动能力、音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识别能力。[4]MI理论帮助我们了解学生是如何运用自身的智力因素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课堂互动时,教师可针对学生的某些突出智力表现来安排一些教学任务,善加引导,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对语言的热情,提高课堂参与率。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外文歌曲来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智力因素,在课堂上创造出快乐、有趣的学习气氛。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歌词填空练习、歌词词汇练习、介绍歌词语法特点、或学生解释歌词中的比喻句等形式和学生进行互动。
  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程设置时教师应当计划好安排哪些学生组成小组,如何让他们合作,以及在互动过程中教学活动安排的紧密程度等等。教师对任务的计划、安排和组织对于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精心计划任务的步骤,作出准确的课堂决策。在小组中学生需要承担一定的角色,对自己的参与负责。一般来说是教师选择小组,直至学生之间能相互熟练地合作,这样能促使同伴间的相互引导,排除不同类别学生之间的交流障碍,并鼓励负有任务时的行为(on-task behavior)。[5]
  
  2.互动方式
  
  课堂互动可以通过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和整体小组作业模式(An Intergrated Groupwork Model)两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交际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其在课堂内外的语言学习,从课外真实环境中吸收丰富的语言知识。
  2.1 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
  教师可以采取学生的‘自我测评’(self-checklist)来培养学生成功学习方式的自我意识;或者鼓励学生间的同辈测评(peer-assessment)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2 整体小组作业模式
  IGM是建立在Spolsky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合作学习法理论的基础上的。[6]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通过IGM可以指导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IGM包含了‘内容’(content)和‘过程’(process)两个方面。它的原则是鼓励学生间的互动、合作、帮助,以及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内容’指语言知识和输入语言的来源,提供语义群作为课堂教学的范例。‘过程’指讨论组形式。讨论可分为自由讨论(brainstorm)和蜂鸣式小组讨论(buzz groups)。[7]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简短讨论,形成观点或对具体问题进行回答。这样的合作学习提供学生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参与的机会。课堂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把新获得的语言信息的结构与功能高效率地纳入已有的稳固的知识结构中去。
  2.2.1 合作任务
  安排学生为若干个小组,每人得到编号1,2,3或4;教师或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安排提出一个问题;小组成员根据问题一起讨论给出答案,同时提供给予答案的理由;教师按序号1至4请学生回答并解释小组的答案。小组成员越少,彼此间的交谈机会就越多,因此进行这样的小组讨论,2,3,4人最为合适。
  这样的小组活动比较有效,所有成员都必需知道并准备好答案,承担必要的责任。学生有了明确的讨论目标,合作成了主题,目标的完成需要进行大量的口语操练。学生在真实的口语交际和互动中相互帮助,提高了团队意识。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间的交谈,并使交谈具有多边性,课堂气氛活跃自由,学生的讨论也有了具体的意义和目的,增强了提高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
  2.2.2 探究式讨论
  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有争议的、多角度的话题,并决定调查的方法。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负责调查问题的一个方面,并计划调查的步骤,内容,最后每个小组根据调查的结果在全班讲解。
  这种探究式的讨论整个过程生动活泼,学生能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和集体的智慧。探究的内容可以涉及到人类生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包括气候、自然灾害、环保等等。在活动中学生能亲身体验自己运用语言的全过程,拓宽思路,探求更多的信息和内容。
  2.2.3 拼图法(Jigsaw)
  每个小组成员各有一道完成小组任务所需的信息。例如给予学生一系列的图片要求排序和讲述内容。首先,班级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均得到一组不同的图片来进行组内成员描述图片。学生并不知道所描述的图片是来自于一组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系列图片。学生可有时间准备必要的词汇及讨论图片内容。接着学生两两一组,加入新的小组,与新的小组成员讲述先前的图片内容,最后,小组成员通过各自的描述意识到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重新组织内容,完成整个故事情节的复述任务。
  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因为在描述故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去找寻适合的词汇,信息量大,互动性强,整个活动不受教师的约束和限制,完成任务的成功感使每一位参与者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增强了语言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其内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兴趣。
  
  3.活动评估
  
  教师根据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和完成任务的结果做出评价。在任务过程中教师应当随时观察和监控学生学习过程,并且给予建议。完成任务后,教师可对任务过程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观察,团队的配合、参与交流的积极性、运用的各种思考和学习策略、解决冲突的手段、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感情和意见,使学生得到鼓励和正确引导,引起学生内心的成就感和对互动的渴望和期待,教师并进一步调整教学课程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总结
  
  在互动的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了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师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课堂互动必须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教师安排的小组活动形式要有助于学生在语言交际中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自然习得,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和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2][3]Douglas Brown, H.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language pedagogy[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4]Gardner, H.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 New York: New York Basic Books,1983.
  [5]George, M. Jacobs and Stephen Hall. Implementing Cooperative Learning[J]. English Teaching Forum,1994,32(4):2-13.
  [6]Spolsky, B. 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7]Yael Bejarano. An Integrated Groupwork Model for the Second-Language Classroom[M].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 Press,199.
其他文献
摘要:“三动”教学模式即“主动、互动、活动”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文章介绍了该教学模式,并说明了如何在独立学院英语课堂上运用该模式,并对其运用的准备阶段、拓展巩固阶段和发展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三动”教学模式 独立学院 英语课堂 运用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化日趋明显,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势态
摘要:在翻译方面,不少非英语专业学生存在着诸如“石化”现象、语法失误、语用失误等共性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英汉两种语言及差异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可以从语言的差异性入手,巩固学生的英汉双语知识,通过反复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语际转换能力。  关键词:翻译 差异 文化  在近几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翻译的基础知识和技巧知之寥寥。有些学生甚
目的 建立清肺排毒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色反应鉴别清肺排毒合剂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桂枝、麻黄、黄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 薄
作为一个把英语作为外语来教的教师,他要完成的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带挑战性的任务。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呢?这就需要对英语教学的规律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英语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学习文字及其遣词造句规则来学习英语的传统方法已经广泛地为听说法所代替了。现在的英语被看作是一种交际语言,在国际关系、科学、商业等各个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最好地培养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呢?英语的交际能力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椎管内神经鞘瘤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在科室2018年2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5例,对
摘要:本文主要从语境对语义的理解和语言运用的作用的角度来论述在语境中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从而得出学习外语不应仅仅局限于一般知识内容(如单词、句子、语法等)的机械记忆,而是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切实掌握词汇的语义和繁杂的语法,从而实现语言单位的交际价值,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 语境 英语学习 必要性  在英语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深圳的一所学校,在英语周时被师生们装扮成国外的街区,学生们在
摘要:多媒体以其交互性强、可视性好、内容广、趣味性强等鲜明的特点,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变革,开创了教学方式的新时期。因此,近几年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主流,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关键词:多媒体 因特网 英语教学  当前,在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增加后,大学英语教师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有资料表明,2004年底的在校大学生已接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特点,阐明了任务教学法真实性和交际性的特点,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适合英语教学,并提出了在运用任务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 任务教学法 英语教学    1. 引言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就高职英语教学而言,能否实现着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