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及金属有机苯乙炔树状分子体系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来源 :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bj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一系列有机及金属有机苯乙炔树状分子的激发态性质和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的电子吸收光谱显示这些树状分子均在低能区域有一个最强的吸收;此外,金属有机体系的吸收光谱和有机体系相比发生了明显的红移.非线性光学性质的计算结果表明共轭体系的扩展和金属有机基团的引入都使得苯乙炔树状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极化率显著增加,尤其是含Ru体系,其β和γ值呈数量级增长.对于有机体系和含Pd体系,发生在共轭体系内部的π→π电荷跃迁是产生分子一阶和二阶超极化率的主要原因.而含Ru体系相当大的非线性响应则主要起源于Ru的
其他文献
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3.0对特定工况下机械密封的力、热变形分别进行了计算,发现热变形在整体变形中占主导地位.通过对比动环与静环接触端面节点的位
在相同参数条件下,分别对串、并联结构消防炮流道引起的压降及喷嘴出口速度进行分析计算,并用FLUENT和Simulink对这两种不同结构消防炮的压力场和射流轨迹进行仿真分析。在不同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要在基础知识教学和
应用熵理论,分析了高校教育教学系统中存在的熵产生现象及其根源,并根据熵理论的基本思想,指出了减少熵产生,从而优化高校教育教学系统的有效途径。
在一次校学术沙龙活动中。话题是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一位数学教师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听后很受启发,现把案例摘录如下,并谈点个人认识。
以组培快繁山丹丹鳞茎为材料,在4℃分别冷藏处理15 d、30 d、45 d、60 d和冷藏处理45d+赤霉素200 mg/L、45d+烯效唑20 mg/L、45d+矮壮素800 mg/L,研究低温处理时间和赤霉素、烯
通过盲孔法,对真空钎焊液冷模块生产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力的工序进行测试分析,测定了真空钎焊后模块、固溶处理和热时效后模块、真空钎焊前的组件、数控成型后未打压组件、打压
利用解析的方法,研究了数论专家FSmarandache在其《Only Problems Not Soludons》一书中提出的第80个问题,得到了平方根序列α(n)及其推广形式的一些有趣的渐进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