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强化开采页岩气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化学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e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强化页岩气开采与地下封存一体化技术因其具有节能减排和高效开采页岩气的特点,已成为未来页岩气开采和发展的新方向。经室内试验和现场实践证明,scCO2-ESGR技术可以显著提升页岩气的单井产量,对CO2实施就地封存,减少碳的排放。本文介绍了scCO2的特性,简述了CO2开发页岩气的相关机理,着重论述了scCO2-ESGR工艺的关键技术,分析了CO2强化
其他文献
建立了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可萃取的总石油烃(C10~C40)的方法,对萃取试剂、萃取方式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溶剂为丙酮∶正己烷1∶1(v/v),萃取方式为超声萃取,萃取温度为室温,超声萃取时间为1h,萃取液经水洗、净化、浓缩至1.0mL,采用HP-5(30m×0.32mm×0.25μm)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可萃取石油烃(C10~C40)在10.0、3000m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5
探讨了利用电位滴定的方法对中药中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对有色或混浊待测溶液进行测定,且分析结果更为精确。结果表明,该法检测灵敏度高,方便快捷,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用于多种中药或复方中的有效成分分析、测定结果优于其他检测方法。但由于电位滴定法对测定仪器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且操作相对复杂,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还未普及,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本文就电位滴定法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辅料及工艺中含量检测等作一综述,以期为该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使用简单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BiOBr微球,Br-的加入量分别为0.9,1.0,1.1,1.2化学计量比。XRD测定结果表明,所有BiOBr微球结晶性较好,与四方BiOBr(JCPDS文件号09-0393)相符。随着Br-的加入量增加,组成BiOBr1.0,BiOBr1.1,BiOBr1.2微球的纳米片越来越薄。纳米片的厚度分别为54.2、49.3、43.8nm。通过在可见光照射下光降解甲基橙(MO)来研究BiOBr微球的光催化性能,其中Bi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2S作为一种简单的含硫化合物,可以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是继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之后的又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采用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3种四氯苯同分异构体,考察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萃取剂的选择和NaCl的用量。四氯苯在10.0200μ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80μg·L-1,重复测定6次RSD为1.84%3.11%,加标回收率为91.8%98.7%。结果表明,本方法易于操作,精密度和准确度好,检出限低,可满足地表水中四氯苯化合物分析的要求。
建立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丙酸、丙烯酸、丁酸和草酸残留的方法。丙酸、丙烯酸、丁酸和草酸在0.05~20.0mg·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分别为0.003、0.004、0.002和0.005mg·L-1,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92.5%~106.0%之间,6次测试结果的RSD均较小。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较好,适用于地表水中丙酸、丙烯酸、丁酸和草酸等有机酸的日常监测。
赤芍是祖国医学中经典药材,以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强大的药理作用而被广泛应用。赤芍已被鉴定出赤芍总苷、没食子酸、赤芍总黄酮以及新木脂素苷类化合物等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在诸多有效化学成分中,以赤芍总苷的作用相对更加广泛。经过实验证明,其有效成分表现出神经保护、抗抑郁、调控血糖血脂、抗炎抑菌、抗肿瘤、抗氧化及调节免疫等作用。本文对赤芍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进行总结与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赤芍的化学及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和戊菌唑微量残留的分析方法。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和戊菌唑质量浓度在10.0150μ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005、0.004和0.003mg·kg-1,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1.0%103.5%之间,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该方法有机试剂使用量少,前处理自动化程度较高,方法检出限低,重现性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微观结构改善剂(MSI)和微观油水流度比改善剂(MMI)组成的“双微改善”复合调驱体系(BMIS),可同时改善储层微观结构和油水流度比。主要研究了MSI在模拟水和BMIS中的分散、膨胀特性和微观结构,模拟油与MMI溶液间的界面张力(IFT),MMI溶液对F油田原油的降粘作用。MSI水化膨胀10d后体积膨胀了64倍。在原油-水-MMI体系中形成了水包油(O/W)乳液,油在MMI溶液中呈球形或椭球形分散。MMI达到1600mg·L-1时,MMI溶液与模拟油的IFT降至
本实验采用一步合成法以及等质量浸渍法分别制备离子液体乙酰胺-硫氰酸钠,乙酰胺-硫氰酸铵和乙酰胺-硫氰酸钾以及对应的负载材料,并通过压片法、热重差分析分别研究制备的液体材料的性能,通过研究表明,该方法成功的制备了负载离子液体材料,且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有所提高。这为以后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