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古井:不止眼前的乡愁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yue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彼时的水井,可说是“城市的眼”
  在潮州城中,最常见的是老街、老巷、老宅、青石板……这些饱经沧桑的东西,不断提醒着路过的人,这儿曾经有过的历史。
  在老街老巷或是宅院之间,最不显眼却又可以称之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每户人家会就近打一口井
  潮州有大海、江河、湖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饮水资源。在这座小城没有自来水之前,人们的生活用水除了泉水外,大多依靠水井,且民宅中自家都基本挖有水井,以供日常生活之用。
  彼时的水井,可说是“城市的眼”。小城水网密布,泄水畅通,即便江河纵横,但为了方便,每家往往会就近打一口井。
  水井打得很有特色,而且选址也是经过细心的考量勘探,防护设施做得相当好,挖出的水质优良。水井的井壁是用砖、石块等砌筑的,严丝合缝;井底为了集水,按照过滤功效铺设了河砂,从下往上分别是粗砂、细砂和卵石块。
  一般的人家自己挖井,但是有些贫穷人家打不起井,就要到近邻去讨水,或者走远点去大街上的井打水。农村的人家,有的会在一小片区挖一个井,大家一起用。遇上枯水季节,井里的水位较低,大家虽然都愁眉苦脸到公用的水井去排队打水,却也井然有序,和和睦睦,不争不闹礼让有道,生怕把水打浅了后来的人家不方便。
  井水的清洁很重要。以前的人家,是不允许小孩子靠近井口的。既是出于安全考虑,也怕孩子乱丢东西进去。
  和井有关的小城闲趣
  水井旁边是干干净净的,风雨过后有狼藉的树叶,附近的人就会赶紧打扫。有的水井还养着红鲤鱼,说是鲤鱼会吃掉一些脏物,可以净化水质。如果说水井是城市的眼,那么此时游动的红鲤鱼就是眼珠了,游来游去,十分灵动自在,这也是小城闲趣了。
  湘桥春涨的时候,市区里的井水也涨,趁大人不注意,孩子们趴在旁边,小心翼翼地用手就能在井里舀到水,十分开心。市区里的井最怕猫儿跌进去淹死,因为房子很挤,猫总是跳来跳去,不慎跌进水里的话,整个井就很久不能用,得去买药洒下去。
  潮州的夏天是记忆中最难忘却的季节,在暑气渐渐消退的黄昏,孩子们跑到街上嬉笑打闹,猫和狗都忙着追逐,天边的晚霞炽烈烈的还燃烧个没完没了,仿佛我们有着天荒地老的白昼一样。
  就像是这样的时刻,街头邻居端着杨梅跑去打了井水浸泡,偷偷咬了一口的妇人忍着酥软的牙齿,含混不清地呼叫着吃晚饭啦;从午后就浸泡在井水里的西瓜,到了傍晚想必已经通透凉爽,做工归来的男人抱起西瓜一切,饱满甘甜的瓜肉足以解一天的乏。
  大榕树下的老人们,碎碎念念聊着那些亘古不变的话题,远远地看着自家儿媳端着大盆拎着水桶,将从井里挑来的水贮存到水缸里,然后淘米、洗菜、做饭,井边的欢笑声总是从清晨延续到晚上……富足的庭院人家,天井前方一处经常挖有一口水井。
  潮州人喜欢在天井中种上荷花、石榴、兰花、菖蒲等花草,荷花缸里养金鱼。每当盛夏荷花开放,香远益清,整个庭院都弥漫着一股清香。高高耸立的荷叶撑起了一片阴凉,消除了一丝暑气。这时候,人们就喜欢坐在厅内,三五人摆上茶具,品尝潮州功夫茶,有时还弹奏一段潮州弦诗,唱上几曲潮剧……一口口水井,如同一声声清脆的呼唤,生生地把记忆叫醒,水井边的热闹光景,童年的凉爽记忆,一切仿若在眼前。
  “四目井金鲤——食后着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活用水来源已完全脱离水井了。现在除了自家老宅院的水井还偶尔使用之外,再没有谁为了用水而去挖井。
  但在潮州穿街过巷,你会发现,古井真不少。
  潮州的古井来源与广济桥之类的名胜如出一辙,不同的是换了年代换了名臣。据载,北宋时候的名臣彭延年因为政治斗争而被降职流放到潮州任知州,当时一度有匪寇围城,彭延年举城抵挡,为解百姓饥渴,不仅开仓济民,还在城内凿井三十六口,借此等待援军到来。后经数次激战,终于退敌。留下来的三十六口古井,就成了这座城市莫大的财富。
  潮州的古井有以井口数量命名的,如四目、三目、二目井,其中三目井和二目井的井水与别处并无二致,唯独四目古井有些说法。
  太平路近南桥的四目古井,井栏呈八边形,井面有四孔,可防民众打水时水桶的相互碰撞。旁边墙上有小龛,上书“有本如是”,左右两联为“四目之垂展,井修易有孚”。原先井边有古树,故也称古树井,井边原有庙,称古树庙,如今树和庙都没有了,只剩下四目古井。
  古井隔壁是潮州城最有名的一家祖传豆腐店,每块豆腐三块五毛,得排队买。旁边的黄狗拴在隔栏上,眼汪汪地望着嫩得可以挤出水的豆腐。
  井水源源不绝,清澈透凉,偶有路过的行人渴了,等不及排队买豆腐,就掬井水先温润一下皮肤,消解暑热。
  潮州有句俗语“四目井金鲤——食后着死”,意思是“不义之财容易惹不必要的祸端”。传说,以前的四目古井里面养有四条金丝红鲤鱼,每天中午红日当空,鲤鱼就在水井里跳跃泼水,人们十分喜欢。有个无赖趁着没人偷了一条鲤鱼吃,结果当天就死了,从此再没人打这里鲤鱼的主意了。
  三目井就在潮州的三目井巷中,井栏呈六边形,现在周边都是居民房了。二目井在四进士亭牌坊附近,现已停用。秋风渐凉的季节里,凤凰木的花都不知道开过了几回,探头去看井底,可看到里面有水,有蕨类植物,有草,还有蓝天。井口除了铁栏封锁外,还有数片红叶吹落,仿佛要把这双胞胎的井口封紧,让它们随消逝的历史一起封存。
  “东西日月、南北七星”
  除了这些以多少井口为目命名的古井之外,潮州还有东门大井、莲花井、义井、开元古井,十大名巷的其他井,龙湖古寨的状元井、古巷象浦寨的井。潮州有“东西日月、南北七星”的俗语,喻指罗列有序。其中南北七星,是指四目井和北门三目井共七孔,为七星。而东门大井、名胜境的古莲花井为东西日月。   东门大井,石井栏内圆外八角,是古城区主要的公用水井之一。据说这口古井的井水直通韩江,因而始终泉涌不断。东门大井在古代颇有一些灵异之处,四周居民每见井底的污泥上翻,水色变黑,就知道三天之内古井周边一定会有火灾发生。长期以来,这一迷信说法竟然被一一应验,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东门大井本来供周边居民饮用,天气干旱的话,居民用水频繁,容易翻起井中污泥,而干旱也让周边木制的楼房容易引起火灾。
  莲花古井在名胜境,说起名胜境,可能许多人会想这又是哪个地方。在潮州城区西马路与西平路交界处,原来有个小庙,牌匾上书“名胜境”,是以此路段多用这称呼。传说莲花古井在夏至日阳光直射井底时,清粼粼的井底会盛开一朵莲花,文人墨客取名为“莲花浮影”,为潮州内八景之一。
  在开元路与太平路交界处的开元古井,是开元寺四界古井之一,井口呈长方形,也是用井栏围起进行保护,现在可以清晰见到铁栏杆的锈蚀了。铁栏上系有吊桶,游客可取而用之。上面的石碑,清晰刻着“开元古井”,此碑也是30年前政府拨款修复而立的。
  号称义井第一泉的义井,传说和700年前逃避元兵的宋帝有关。宋帝一次饥渴难捱,忽然前方井水涌起,信手可掬,随从一众十分欢喜,宋帝也很感动,痛哭着说:“就连井都知道我们君臣的大义,朕无以为报,只能封你为义井。”
  相似的故事曾经在南澳岛上的宋井上流传过,也在凤凰山上的古茶树边传说着,前者命名“宋井”,后者取名“宋茶”。这位小皇帝丢了江山到处跑,却不知不觉间成就了潮州这座古城的忠义传说。
  井神与祭井
  潮州人崇拜自然神、祖神、英雄及道教神仙等,基于此,就连古井都有了一种崇神文化。
  潮州人认为井水有井神(俗称井公井妈),他们住在水井里,所以为了保持对神的尊崇,万万不能在水井上晾晒衣服,尤其是女性衣物,否则会亵渎神明,遭到惩戒。这种对井公井妈的敬畏,甚至延伸到井水中的生物、鱼虾,或是井侧长出的花草。
  以前潮州有开井仪式,现在一些农村还有简化版的祭井仪式。比如,除夕要封住井口,春节拜祭完井公井婆后再开井。这样的仪式通常不见男性参与,由村里的老妪带头,自家的水井就由家中的婆婆拜祭,要摆大桔、红糖、素果等祭品。
  井水于是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有些人家世代有习俗流传,用石榴枝叶浸入的井水(即红花水)有辟邪的功效。一些重大节日要洒一点在门前,祛除百邪。有些人看了不该看的东西生目针了,也要洒点红花水,祛除厄气。
  娶新娘、生儿子,也和水井搭上边
  古时候人们背井离乡,还要带上家乡的一抔土,去到哪里暂定了就找口井或者某个池子,把带去的泥土丢下去,据说这样就能克服水土不服。
  甚至于谁家娶了新娘,和水井也要搭上边。入门的新娘三天内不能见公婆,第四天要去把红糖和家里带来的泥土丢到夫家附近的井里,以后才能友邻和睦、家和万事兴。
  有些夫妇结婚很久都没有生孩子,公公婆婆就着急了,偷偷做了汤圆带着儿媳到井边,然后把一颗汤圆丢到井里,很是严肃地告诉儿媳一定要把它打捞上来。儿媳不明所以,公婆也不允许儿媳多说一句话,等到打起的井水中有那颗汤圆的时候,公婆高兴坏了:因为按照古俗,下一年家里一定会生个大胖小子。
  纵横街巷的古井,过去有其实用价值,也将古城历史深深镌刻其中,就像井圈上长年累月被吊桶绳索拉磨出的凹陷深沟一样,消磨不掉。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水井几乎再不起供水作用,加之地下水位沉降,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古城的许多井有的已经废置不用了,有的甚至被填没了。三十年前市城建、文物等部门曾对沿街一些著名古井进行围栏保护,后来一度因为没有妥善管理使用,导致了井水发臭等现象。
  幸好,如今一路找寻,发现保护又复如初,井上的“市建委修”等字样依旧清晰,那些围栏,那些介绍文物信息的石刻碑文,让游走古城的人读起来津津有味。
  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来说,一口古井,一段故事,一道景观,何止眼前的乡愁?
其他文献
人的欲望有“需要”和“想要”之分。但在孩子眼中,东西都是“想要”的。要让她分清楚“需要”与“想要”,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生活情境中去讨论。当她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我递给她一个热腾腾的馒头,告诉她:这个就是你现在最需要的东西。等她吃饱了,她说我想要买魔仙棒玩具。我便再告诉她:魔仙棒是你想要的东西,家里已经有相似的东西了,不可以再买了。当然,一次这样的解释完全不起作用,但我会坚持不懈。在一次次的说明之后
截至2016年7月6日,英镑兑美元跌破1.30,创1985年6月以来新低,较英国公投退欧前的高位1.5018下跌约15%。  这燃起了部分投资者“买买买”的斗志,认为此时正是抄底英镑、赴英旅行、抢购奢侈品的好时机,更有甚者想借机抄底英国房产,以期获得更大投资收益。  因为便宜而创造需求?太low  单丹(七分钟理财首席讲师)  英镑大跌,该买吗?  回答之前,我想先问:“为什么想在这时买英镑?买来
为纪念奥运会的举办并传承奥运精神,从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开始,历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都会由举办国政府发行纪念币,已形成惯例。  里约奥运会亦不例外。巴西中央银行分四批次发行36枚纪念币,包括4枚金币、16枚银币和16枚用于市面流通的普通钱币。  纪念币领衔的一大波奥运题材藏品袭来,你会投资吗?
城市群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的“主体形态”,成为2014年最为关注的城市话题。  2014年12月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和《瞭望东方周刊》等联合承办的“《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4》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这份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主持完成,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均衡性五方面,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
自马航MH370航班失联至今,搜寻工作一波三折,多国、多部门联合搜寻多日未果。伴随“失联”迷雾的,是人们对民航安全的更高期待。  仅从飞行员和飞机技术上看,民航还能够更安全一些吗?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天有超过800万人乘坐飞机出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2014年1月9日发表声明,2013年全球范围内航空事故发生率在过去十年内创新低,大型商用飞机事故死亡人数为224人,而2002年到2012
让“中国心”起飞,关键在于自主创新  近几年,中国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的步伐正日益加快。  自上世纪开始,美国便把航空发动机列为仅次于核武器的第二大军事敏感技术。当中国希望建造自己的大型客机时,却发现没有一颗可用的“中国心”——中国几乎所有民航飞机发动机都依赖进口,军用发动机则以“仿研 引进”为主,自主研制的型号较少。  作为后发国家,过去,中国的航空发动机长期以跟踪仿研为主。然而,被称为“工业之花
艺术节是城市人对诗意生活的集体追求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艺术节层出不穷,并在城市的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中国也不逊色。上海国际艺术节、乌镇戏剧节、曹禺戏剧节……各种艺术活动与中国城市交融,共同参与中国新城市精神与气质的养成过程。  上海国际艺术节创办人陈圣来曾为这个“中国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国际艺术节服务了13年。最近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陈圣来说,艺术节就是“要用
2007年5月31日,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南泉水源厂的工作人员在太湖流域取水口附近打捞蓝藻  谈起8年前那场震惊全国的太湖“蓝藻污染事件”,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生产运营处处长胡侃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无锡自来水因突如其来的蓝藻污染,全城供水中断,居民涌向超市将所有能喝的水抢购一空,场面蔚为壮观。  水,成了无锡人心里的一道阴影。  就在“蓝藻污染事件”爆发的前一年,无锡选址长江岸边、日供水40万吨的备用
通过工具触达用户,通过内容延长时长,让用户能够更迅速、更精准地拿到想要的内容,这就是核心  就在一年前,移动工具开发商猎豹移动(以下简称猎豹)还在海外狂飙突进,如今,它却正在放慢脚步。  猎豹201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总营收为10.467亿元,同比增长18.1%,但海外营收只有5.607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是53.6%,较一季度的56.8%下降了3.2个百分点。  和2015年第四季度相比,
3月24日,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对外宣布,由于携带致癌基因,她已将卵巢和输卵管切除。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而进行的相关预防切除手术。作为人体的健康密码,基因检测不仅能分析出罹患癌症的几率,还可以借此预防许多先天性疾病。  近日,中国的研究者们首次发现了一个中国人先天性唇腭裂的易感位点。这是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博奥生物集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和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