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活起来之“邀请外国人进课堂”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始终认为英语课堂应该是有趣的,丰富的。从高二下学期开始,随着新授课的结束,英语的学习也进入到了一轮复习。往常新授课带来的新鲜感也逐渐地被复习课的枯燥所代替。不仅如此,始终觉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停留在纸上谈兵,有种空中楼阁的感觉。英语的学习似乎缺少了些真实感。近几年来,尽管新区的发展迅速,可要做到配备外教,使学生真正地接触,还是远远地受到条件的限制。于是,在这一背景下,我慢慢地产生了“邀请外国人进课堂”的想法。
   所谓的“邀请外国人进课堂”,并不是真正的邀请外教,毕竟条件有限。机缘巧合,科技发展, 沟通交流比以前更加便利,地球村成为可能。通过社交软件,我结识了来自美国的Greg和来自英国的Stef。 和外国友人保持联系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大家对于与陌生人的交往应该都有体会,建立联系容易,保持联系不易。为了达到与外国友人保持持久联系,进一步引入到教学中的目的,我坚持每天寻找一些有趣话题,慢慢地,也算是建立了友谊。我便尝试着“邀请外国人进课堂”了。
  初次将我们的聊天引入课堂,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对于老师和外国人之间的交流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我也乐得借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初将Greg介绍进来,我激励学生,“这次的作文要倍加认真,我要把你的作文展示给老外看哦。”想到自己的作文会得到一个外国人的点评,学生无论从内容到卷面都写得格外认真。我从中挑选了一篇发给Greg, Greg果真做了细致的点评。在作文讲评课上,被点到的学生也是十分的兴奋。
  有了作文点评的先例,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继续利用学生对老外的兴趣来进一步激发他们用英语来表达,经过再三比较,我挑选了与Stef的其中一段互动,做成了一个PPT,一步步引导学生英语思维,英语表达,那节课学生也是兴奋异常。 Stef的母语并不是英语,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于启发英语思维的擅长。在Stef的博客中,有这样一篇文章,
  “English comprehension with a question.
  I was doing some work at backyard of my office.
  My boss come out and told her 17 years old son “Driving instructor is here.”
  I said “Call the other engineers to stay of the road!”
  There was a pause and than she did something or say something...
  Q1 What was it?
  Q2 What did I mean?
  Don’t like this post I want an answers!
  If I get 20 answers and none of them is right I will explain Q1 and Q2.”
  在我最初看到這篇文章时,说实话,略微有点一头雾水的感觉。在看完博客下方的评论后,我又反复研究,加上联系英语非Stef母语的背景,答案便很明朗了。整个过程纯英语思维,关键充满趣味。有了这一自身经历,我想对于学生应该也是很有乐趣的一件事情。果然,学生在看到我展示给他们的问题后,也是很困惑,我便一步步的引导,展示网友评论,学生间互相讨论,有想法的同学起来表达,慢慢地碰撞之后,答案也就讨论出来了。那一课,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英语表达空前流畅。
  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只见其图不闻其声也是一种遗憾。在今年二轮复习的听力专题中,我突发奇想,不但要见其图,更要闻其声。于是,原先听力材料中的内容,我便邀请了Greg用其标准的美式发音加以朗读,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在邀请外国人进课堂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样都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课本上见不到的颠覆认知的知识。例如,在和Greg的讨论中,知道sb.和sth.是不被美国人认可的。
  随着时间流逝,所有的节日慢慢度过,之前作为教师的我也从未细究过的,在与Greg的聊天中得知原来Children’s Day 和Labor day 都不是国际性的节日。也慢慢地了解到美国人的Memorial Day,就在我向学生介绍了 Memorial Day后的半年,在一次测验中,居然见到了以Memorial Day 为话题的阅读理解,学生们也是印象深刻。
  而在和Stef交流的过程中,提到了kayak和canoe的区别,我也制成了PPT展示给学生。令人惊喜的是,2018年的全国I卷的完型填空,故事的背景居然就是在一艘kayak上发生的。学生都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近两年的穿插介绍,Greg和Stef早已经成为了我课堂上的常客。邀请外国人进课堂,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文化差异,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这不但是我,大概也是友人们希望看到的吧。学无定法,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愿尝试更多学习的道路,和学生们一起走下去。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第五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前言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以及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当代教师以及学生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任务。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能够满足这一任务标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英语学习活动,甚至会对学生的未来事业发展形成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提升学生的主体位置,促使学生主动开展英语阅读活动,从而加强自身的阅读能力。基于此,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清洁发展机制根本母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由155个国家签署。1997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测定了鹊肾树(Streblus asper Lour.)、倒吊笔(Wrightia pubescens R.Br.)、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üll.Arg.]三种饲用灌木不同生长期营养成分含量,采用体外产气技
“浙江义乌爱雅伦锁业成功收购上海名牌505锁具商标,历史品牌名花易主啦!”,这条喜讯在2007年10月浙江义乌小商品国际博览会上不胫而走,国内外参展客商一边谈论一边涌向J馆小五
这个夏天,可以用火热来形容。南非世界杯火了.虽然没有火了中国足球.但“中国制造”却着实火热了一把。从转播赛事的大屏幕,到赛事用球“普天同庆”;从助阵利器“呜呜祖拉”,到一系
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在理解一些具有高度抽象性、理论性的知识点时依旧比较吃力。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妨少一些“记住了吗”,多一些“为什么?”通过立足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以及所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选择好提问的时机,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来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在问题的引领之下推动其思维的深度发展,升华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智慧。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它从领导者与成员的对偶关系中考察领导行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领导行为有效性研究的热点问题。组织竞争力的提高很
初中英語阅读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夯实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根基,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使学生能够突破阅读瓶颈,熟练掌握阅读技巧,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1. 积累单词量,牢记常用语  英语单词是阻碍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一道坚固屏障,尤其针对难于记忆的单词,学生们往往束手无策,即便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暂时记住了单词,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抛在脑后,进而影响了
英语在初中教学中非常重要,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耐心,还要不断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英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