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嵌物理机理神经网络的热传导方程的正问题及逆问题求解

来源 :空气动力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er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一种基于内嵌物理机理神经网络(PINN)的热传导方程的正问题及逆问题求解方法.该方法利用自动微分技术将一维热传导方程嵌入到深度网络的损失函数中,通过以损失函数最小为目标来优化深度网络,求解一维热传导方程以及对方程中的未知导热系数进行辨识.随后,分析了基于PINN求解正问题的收敛精度以及参数辨识的鲁棒性,并得出以下结论:在给定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基于PINN求解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收敛误差在样本点数较少时主要由采样误差主导,而当样本点数较多时,收敛误差由优化误差主导;由于损失函数中包含了方程相关的正则化项,以及采用了自动微分技术,因此,基于PINN的参数辨识方法噪声标签数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其他文献
利用ERA5逐小时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20年11月17—20日吉林省出现的历史罕见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本次降水过程相态复杂,降水持续时间特长,多站降水突破历史同期值,罕见的暴雪、暴雨、冻雨同日出现.500hPa贝加尔湖地区低槽强度呈负距平,较历年同期异常偏强;槽呈疏散形势,有利于低槽在东移过程中发展加强,环流经向度加深;同时日本海上副热带高压脊异常偏强,低槽东移过程中受阻,有利于降水系统长时间的维持.地面江淮气旋和贝加尔湖以东冷高压异常偏强,气旋携带大量暖湿空气与冷高压前部干冷空气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arbon dioxide (CO2) into value-added chemicals is an important and active field in both of the condensed-phase and gas-phase studies.This mini-review summarizes a variety of experimentally identified reactions in the activation an
In the industry,cheap and stable electrocatalysts are eagerly expected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 at a high current density.Two-component electrochemical catalysts with integrated multiple interfaces seem to be an expedient strategy to enhance
近年来在高超声速边界层的直接数值模拟和静风洞实验研究中,相继发现了边界层转捩前出现的典型基频模态二次失稳现象,其主要成分为流向条纹结构.全文以高超声速平板边界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稳定性分析和二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边界层内条纹结构的产生机制和无黏稳定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次失稳扰动幅值对二次失稳类型有影响.当首次失稳扰动幅值较大时,基频模态占主导,其主要成分为条纹结构,表现为流向涡.该条纹结构存在着多个无黏失稳模态,其中低频模态对应于第一模态在三维边界层内的扩展,高频模态对应于可压缩的第二模态.
低温风洞流场参数快速精确控制需要建立驱动风扇功率与马赫数、雷诺数、压力和温度等运行参数间准确动态传递模型.以0.3?m低温风洞初步运行压比和状态参数测试数据为对象,归纳分析发现风洞运行压比与试验马赫数平方成近似线性关系,且相同马赫数下测试数据点分布与雷诺数成有序关系,基于该特性成功构造马赫数和雷诺数组合幂函数,并建立风洞运行压比与组合幂函数的线性关联式.结果表明在马赫数小于1.0和宽广雷诺数变化范围下该动态模型与测试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利用空气动力学方程式也推导验证了该动态模型的理论正确性.该动态
Designing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s for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is extremely desired but challenging.Herein,we report a facile MOF-assisted strategy to synthesize the hierarchical hollow spherical NiRu-C nanohybrid with closely packed rod-like bulge
利用吉林省西部10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与人工取土烘干法实测土壤湿度数据,制作吉林省西部土壤墒情监测及干旱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气候背景下在作物不同生育期、土壤不同深度、不同初始湿度下的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在相同的无降水日数或降水量时,不同台站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变化率却有一定的差异。各站农田土壤初始湿度越大,无降水时初期墒情下降速率越明显;而土壤湿度初始值越低,则失墒速率越慢。土壤不
为了改进现有的基于聚类分析的流场结构特征分析方法,使之更加适用于结构风工程领域的风场特征识别与分析,依托聚类分析的思想,结合一种基于密度的OPTICS聚类算法,并引入相关距离的概念替换了原算法中的欧氏距离,提出了采用一种基于相关距离的OPTICS聚类算法进行流场结构特征分析.实例分析利用基于大涡模拟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对低雷诺数下经典圆柱绕流问题进行了瞬态求解,获取了2000个圆柱尾流中顺流向涡的瞬态涡量场样本.然后,以识别圆柱尾流中的顺流向涡旋涡脱落状态和顺流向涡A模式展向分布为目标,对比了k-m
利用1961—2020年气温、降水资料,通过线性趋势分析和M-K检验方法,对吉林省冰冻期气温、降雪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冰冻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29a冰冻期日数较多,以晚结束为主;近30a,冰冻期日数偏少,以早结束为主.出现0℃及以下日数分布特征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以正距平为主;80年代中期以后以负距平为主;随着年代的增加,出现的日数呈现减少趋势.降雪量的年代变化特征不明显,只有2008—2007年连续10a出现了多雪年份.从降雪日数的分布情况看,多雪日和少雪日交替出现,无明显变化特征
用翔实的数据给出了2020年吉林省作物生长季气象条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20年吉林省农业生长季气温稍高,积温偏多,无霜期长,降水、日照偏多,全省大部第一场透雨早,农业气象条件阶段性变化明显,春季播种至玉米拔节期水热条件匹配好,农作物关键期生长状况较好;7月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水热匹配较差,中西部部分地方出现农业干旱,影响旱田作物生长发育;8月下旬—9月上旬吉林省先后遭遇台风“巴威”“美莎克”和“海神”三连击,导致农田发生渍涝、大风倒伏等灾害,对玉米后期灌浆、产量形成以及秋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