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丽:对“美”的概念辨正

来源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uangp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一词列入国家发展目标,使中国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趋向完美.然而,对于“何谓美丽”,学界众说纷纭、观点不一,须从概念上辩驳明晰.马克思以社会劳动为中介,从人与物联系中探讨美,真正还原了美丽的本质.据此,美丽应界定为基于实践上的对象的合目的 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其本质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对象化.它是求善、求真、求实与求变的统一,具有社会价值性、客观对象性、充实性与时代性四大特性.从反面看,遗忘初心、主观臆断、贫乏单调与孤立静止均不是美丽;从正面看,美丽是对人类价值的坚守与彰显,是对客观自然的遵从与改造,是“对内求善”与“对外求真”的统一,是自我革新与积极进取的决心与勇气.
其他文献
“桌话”七篇是著名诗人朱湘早期文艺批评的代表作品,具有梳理、总结和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成果的重要意义.结合朱湘生平,以“桌话”七篇为基础,探究朱湘对“五四”新文学
滨海县地处废黄河尾部黄海之滨,全县有144万多亩耕地,其中,盐碱荒地占16.7%。从1982年开始,引进和种植耐盐水稻,在土壤含盐0.3~0.5%的条件下,利用当地含盐0.4~0.7%的“回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