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防卫权的主体范围

来源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zzh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部分学者提出特殊防卫权仅应该由被害人主体行使的观点,本文认为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条文的明白规定,从“法律对主体范围规定是相对合理的价值选择”,“其他非被害人主体的参与也处于紧急状态”,以及“严格遵照适用条件已能有效防止权力滥用”等三个方面论述特殊防卫权的主体范围应当不仅限于被害人主体。
  关键词 特殊防卫权 被害人主体 非被害人主体
  一、立法资料
  回顾现行刑法关于特殊防卫权条款的历史资料,不难发现对于特殊防卫权的主体范围在立法过程中是有过一些不同意见。在1997年1月10日制订的刑法修改稿中,第20条第3款规定:“对以暴力实施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被害人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属于正当防卫,不属于防卫过当” 。可见在当时最初的草案版本中,强调了特殊防卫权的行使主体只限于被害人。然而,1997年2月17日修订的刑法修改稿中,该条款在“暴力实施”之后,“杀人”之前插入了“行凶”一词,将“被害人”删去,把1月份版本中“财产损失”及其后半部分修改为“其他严重后果,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到了1997年3月1日的修改稿,则又增加了“人民警察行使更宽松的防卫权”,但这一表述在3月13日的版本中被删除,修改为现行刑法20条第3款的版本。该条款的最终版本包含于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修订后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中 。由此,从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字面含义的文理解释上看,我们可以得知现行刑法关于特殊防卫权行使主体的防卫应该既包括被害人,也包括其他符合条件的非被害人,而不像不应该仅仅限于被害人主体。
  二、有限制的特殊防卫权
  有的学者认为 ,此处将特殊防卫主体规定为公民,使其适用范围太宽泛,过分强调了刑法的保护机能,而有忽视甚至悖逆对犯罪人的刑法人权保障机能之嫌,因此主张特殊防卫权的行使主体应仅限于被害人。本文认为,由于特殊防卫权本身的规定已经对其适用范围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使之区分于无限制的防卫权,这些限制本身就体现了对犯罪分子人权方面的充分考虑。
  特殊防卫权的限制条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象要件、时间要件和主观要件。对象要件要求,必须是在特定暴力犯罪侵害现实存在,同时暴力行为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才能行使特殊防卫权 ,此为特殊防卫权的基础条件。时间要件则强调,这些特定的暴力犯罪正在进行,即暴力行为已经开始,并且由暴力引发的被害人人身安全处于危险状态的情况尚未排除,即暴力行为还未结束 。主观要件又被细分为认识要素和意志要素,认识要素不仅要求权利行使人认识到侵害行为正在进行,而且要求其同时认识到暴力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意志要素则被表述为:行为人权利的行使必须是基于上述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防卫目的,并防卫行为是在该防卫目的的指引下进行的 。
  刑法对特殊防卫进行的诸多限制,这本身就体现了对犯罪分子基本人权的充分考虑。此外,虽然在价值倾向上,特殊防卫制度的设立体现了立法者在刑法的保护机能和保障机能方面有轻重的权衡,在侵害人的人权和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之间做出了倾向于后者的价值考虑,但是,这是基于特殊现实情况而做出的“相对合理”的价值选择 。因此,本文认为,特殊防卫的主体不仅限于被害人的主张并不与刑法保障人权的机能背道而驰,这一制度的设立,本身就是在充分考虑犯罪人人权的以及现实中特殊情况的基础之上,作出的相对合理的价值选择。
  三、其他主体与被害人所处情况类似
  针对特殊防卫权行使主体有被害人与非被害人两种类别,有学者 主张被害人与其他非被害人处于不同的情况,应区别对待。被害人由于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而导致无法在紧急状态下对防卫行为的手段和效果作出明确精准的判断,而非被害人则因其人身安全未受到直接侵害,有能力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意志能力,由此认为特殊防卫的主体应当仅限于由被害人主体行使。本文以为,被害人因为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导致心理状态发生波动,导致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有效的控制的主张是有道理的。正如罗大华所表述的那样,“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范围狭窄,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
  但是,本文不认同非被害人因能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意志能力而应被排除在特殊防卫权行使主体范围之外的观点。因为其他主体的特殊防卫权行使认与被害人所处情况类似。
  首先,一个符合限制条件要求的特殊防卫权行使主体在主观上必须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且已经达到严重危害被害人的人身安全的程度。在完全符合这一认识要素的情况下,实际上非被侵害人的心理已经受到暴力犯罪行为的冲击。现实中,在见到以严重暴力方式进行的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犯罪行为时,仍然能沉着稳定,处变不惊并冷静地、理性地对自己即将进行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的人是为少数。实际情况是,很多非被害人主体进行特殊防卫行为多是出于对犯罪行为邪恶本性的愤慨和人类本性良知的驱动。由此可知,对符合进行特殊防卫条件的一般人而言,此时的心理状态并不像前述部分学者主张的那样特别理智客观的。
  其次,非受严重暴力直接侵害的行为人,基于上述认识,产生防卫目的,并在防卫目的的指引下进行防卫行为时,实际上也导致原本未受到直接威胁的人身安全处于危险状态之中。因为实施特殊防卫,意味着“参与”到被害人与犯罪分子的搏斗或对抗之中,此时,防卫权行使人实际属于“被害人一方”,其安全同样面临着嫌犯的或攻击威胁。因此,主张仅有被害人才能行使特殊防卫权有失公平。
  四、严格遵照限制条件,防止权力滥用
  有学者担心特殊防卫权在实践中会成为权力被滥用的辩护理由或借口 。本文认为,只要严格遵照特殊防卫权行使的适用条件,已经能够有效防止该权利被滥用的可能性,而不必因此将权利行使的主体仅仅局限于被害人。特殊防卫权适用的前提条件既包括客观要件也包含对主观因素的考虑,因此倘若有人以行使特殊防卫为借口,实施其他的不法侵害或者犯罪时,则不能满足特殊防卫在主观方面关于认识要素和意志要素的要求,其行为无论如何不能被认为构成特殊防卫行为。因此本文认为,严格适用相关的限制条件,可以有效防止该权利被滥用的可能,而不必将权利主体局限于被害人,只有满足上述限制条件的非被害人主体才有权行使特殊防卫权。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张行使特殊防卫权的主体应当不仅包括被害人本身,还应将其他符合条件的非被害人主体纳入权利行使主体的范围。这不仅是现行《刑法》第20条第3款的立法本意和文理解释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而且这一主张并不必然导致与刑法保障人权的机能相悖,也不会导致该权利被无限制地滥用。此外,基于特殊防卫权设定的紧急而特殊的情况,在行使特殊防卫权之时,非被害人主体实际上处于与被害人主体相似的心理状态和危险态势之下,赋予这些主体行使特殊防卫权符合并体现了刑法公平、谦抑、人道的基本价值 。因此,特殊防卫权的主体防卫应该是公民,而不当仅仅局限于被害人主体。
其他文献
自贸检察的产生与发展是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实践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创新,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及自贸检察共同的根与魂.区别于行政区检察院业务均衡发展路径,专业化的功能性
本文用0.25mol·L1的H2SO4和不同浓度的Th(NO3)4的混合液浸渍Fe2O3,经过滤、干燥、焙烧制得了含钍固体超强酸SO2-/4/FeThO,发现其异丙醇脱水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并用水作吸附分
目的分析对比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中应用冷刀宫颈锥切术(CK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目的:炎症对心房颤动(房颤)的产生及延续有重大作用,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可以预测未来发生房颤的风险。而且炎症跟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心律失常有关。近年来,导管射
摘要:工程审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工程造价有效实施的基础。工程审计不仅可以加强对经济的监管,更能做好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从而保证基本建设工程可以顺利实施,杜绝建设工程中的舞弊浪费现象,因此,做好工程审计工作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多年的审计实践经验,对工程审计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分析,并就如何在实际的工程造价中提高审计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程审计,理论研究,工程造价  1.引言 
与新媒体的互动是新旧媒体间取长补短的契合点 1、社会的发展对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和差异性越来越显著,在
摘要: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大学生成才的物质基础,如何提高大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国家教育部在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体育与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已经充分体现在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中。  关键词:健美操 大学生 健康  一、身心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人类生命之本,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充分折射出人身体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广播电视领域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本文就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简单分析了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的优化。  关键词 网络技术 广播电视 资源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给有线电视网带来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挥其巨大的潜力。数字电视以HFC为传输基础网络,其与传统有线电视结构基本一致。数字技术和数据服务不仅增加了HFC网得服务空间
通过立足于基层检察机关检察官业绩考评机制试点工作实践,探索检察工作参与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主要从案件管理部门管理、监督、服务、参谋职能角度出发,
摘 要:复合风管有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环保健康的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宾馆、饭馆、医院地下人防、综合楼等各类建筑工程的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中。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成型玻璃棉复合风管的特点,分析施工安装的工艺,并提出施工注意问题。  关键词:成型玻璃棉复合风管;安装工艺;注意问题  成型玻璃棉复合风管是以离心玻璃棉为原料,内外壁复合贴有不同类型材质的贴面,并用水容性胶进行粘贴,制成的高强度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