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境创设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ra555551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对课堂个性教学情境有特殊敏感性,教师利用课堂情境创设展示生活原型,能使学生形成思想触动,并在多重比对中形成理性学习认知。创设演绎情境、生活情境、生成情境,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5502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多种情境,将使课堂教学活跃度大大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生成频现,学生学习思维获得难得的历练机会。特别是课堂个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是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的重要表现,学生认可度更高,其效果也更好,值得我们展开教学实践尝试。
  一、创设演绎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展开多重教学调查,针对学生实际引入演绎情境,能够快速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形成重要教学成长力。
  1.展开多元化调研
  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之前开展教情和学情调查,符合新课改基本要求。教师要对教材文本展开深度解析,对学生学习基础、思想动态进行深入调研,掌握教材文本和学生思维特征,并以此为教学设计切入点,形成匹配度更高的教学方案,这对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包含众多制约因素,教材、学生、教师是基本构成单位,如何实现“三位一体”,正是课堂教学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其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负责联系教材文本和学生生本,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最佳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能顺利展开。
  2.引入演绎情境
  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对教材相关内容展开深度解析,如果有良好的生活案例需要展示,教师可以考虑用课堂演绎的方式。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根据演绎角色的设置要求,选择一些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和排练。演绎要有充裕的时间准备,教师可以对学生扮演的角色进行强化塑造,给学生设计台词、动作、表情,也可以发动学生自行设计,如果可能,还可以做课前彩排预演。教师深度介入,能使课堂演绎保险系数大大提升。
  课堂演绎时,教师要多征求学生意见,以提升演绎的成功率。如学习《我国的环境压力》时,教师采用了学生意见,以哑剧形式展开演绎。课堂展示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音乐,为演绎营造背景氛围。第一个学生出场,他扮演的是藏羚羊,因为生活环境恶化,他找不到食物,慢慢死去了。第二个学生出场,她扮演的是飞翔的天鹅,可她找不到落脚点,水源枯竭了,她飞不动了,最后坠落山崖。第三个学生出场,他扮演的
  是小猴子,开始还有野果充饥,后来森林被伐光,他失去了家园,还生病了,郁郁而终。第四个学生出场……课堂演绎在继续,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生动的表演,已经向学生传递了丰富的信息,他们大多有了思想触动。教师课前预设课堂演绎,吸收众多学生参与排练,这本身就是难得的学习体验机会。通过学生精彩演绎,渲染了课堂学习气氛,引发了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其激发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创设生活情境,促生课堂教学契机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有密切关联,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整合教学资源,接轨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活动,形成思维品德认知,提升综合能力。
  1.整合教学资源信息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充分的信息支持,因此学情、教情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信息搜集整合也至关重要。思想品德课有固定教材,但其内容适合度需要重新考量,吸收校本课程内容是必然选择;课堂教学需要一定辅助手段,多种教学辅助工具准备也是重要工作;教师引导学生展開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场地条件。这些内容都属于教学重要资源,教师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处理,才能给出最合理的教学设计,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
  2.接轨学生生活
  随机演绎并非教师的临时决定,而是有一定的预设,只是没有事先进行准备,这样的情境创设带有即时性。学生参与生活情境没有充分准备,其感知质量不会太高,但一样可以生发教学契机。生活情境不必追求完美,而重在展示生活事件,引发学生展开深入思考。通过生活演绎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思想触动,这是课堂情境设计的着眼点。
  教师在发动学生参与生活情境学习时,要给学生以明确的操作任务,要求学生展示再现,而不是如何表演,甚至不要提及“表演”这个词语,其课堂演绎才能获得更真实的激发效果。如教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模拟“走访调查”任务,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对其他同学展开现场采访。为提升演绎活动的有效性,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采访话题,并对被采访对象的身份进行假设。演绎活动开始,几路“记者”快速行动起来,每一路由“记者”“摄像”组成。课堂气氛顿时火爆起来,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有学生提问:你作为化肥厂厂长,如何看待环境污染?你们有哪些除污措施?对方回答: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企业主管,我坚决执行国家环保相关规定。我们厂有三条除污线,分别对污水、污气展开处理,环保相关单位对我们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都没有发现排污超标问题……教师发动学生展开现场“走访调查”,虽然没有事先进行准备,但学生大多能够快速进入角色,获得的学习认知丰富深刻,这说明教师课堂演绎设计是非常适当的。
  三、创设生成情境,实现教学思维突破
  教师要有教学生成意识,准确捕捉教学契机,利用巧妙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重难点突破,为课堂教学扫除障碍。课堂教学呈现动态化,因此教师要随时做出教学调整,确保课堂学习维系在良性轨道之中。
  1.关注教学发展方向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自身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执行、教学评价等方面要有前瞻意识,瞄准课堂教学发展大方向,符合课程发展诉求。教材需要丰富、教法需要改进、训练需要升级、环境需要创新,这些都属于教学重要制约因素,甚至能够左右课堂教学方向。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需要做出教学调整,或者是教学改进,与课堂教学发展大势保持一致,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关注教学发展趋势,还要关切社会发展,思想品德学科与社会生活关联度很高,根据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展开教学设计,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素质有特殊帮助。
  2.抓住教学生成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社会,也要关注课堂本身。因为教学生成随时发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一旦教学生成出现,教师要注意及时捕捉,并利用多种模拟实践情境展开教学,这样取得的教学效果肯定是出人意料的。生成情境不需要追求情节的完整性,也不用太多的角色,有时一个角色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能够形成重要教学启发点,营造课堂气氛的同时,成功调动学生主观学习思维。
  《走进公共生活》一课要求学生了解公共场所和基础公共设施,明白公共服务的意义。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公共场所需要大家维护,如果有人破坏了公共设施,就是损害了大家的利益。教师随即做出教学调整,找几个学生来模拟现场展示:公园里,有几个人在做活动,他们中哪些行为是爱护公共设施,哪些行为是破坏公共设施?学生通过主动报名参与到课堂演绎中。有学生随意采摘公园里的鲜花,有学生在公园随地扔垃圾,有学生捕捉公园池塘里的鱼,有学生自觉为草坪制作警示牌,有学生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学生很快就给出正确判断。教师抓住教学生成设计演绎活动,给学生提供了直观感知的机会。学生对这些现象展开判断没有任何难度,但他们的思想深处却留下一定烙印,其教育作用不可小视。课堂演绎不是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而是让学生心灵有所触动,这样的课堂演绎才有教育价值。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带有生活气息,也可能带有演绎性质,但真实客观是其主要特征,用生动表达给学生带来思想启迪,这才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最重要追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创设多元教学情境,需要做多重考量,避免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更不能出现为娱乐而娱乐的“表演”。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摘 要]指导学生组织地理社团,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高中地理教师应注重地理社团活动设计,让地理学习发生在课堂之外的实验室、野外、社区以及旅行途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理实践力;社团活动;设計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4-0088-02  《普通高中地理课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微应变的角度出发,导出了土工压缩试验线型及非线性变形应变增量及割线压缩模量的理论表达式,认为现行铁路及公路行业土工试验规范式为非线型变形或大变形情况下的近似表达
高校必须顺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积极推进高校内部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规范、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以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钻孔灌注桩结合预应力锚杆技术在软土地区的大型深基坑围护结构中很少应用,通过工程实例,系统地论述了该技术设计、施工之要点以及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对类似工程具有
砂层由于自立性很差,在土方开挖后和土钉墙施工完成前,边坡自立高度很低,土钉墙施工难度较大,如何保持边壁在支护面层封住以前的相对稳定是支护成败的关键.本文以工程实例介
[摘 要]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下,教師对网络的运用越来越普及。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素材,将分派任务教学法、钻研教学法、合作共赢教学法、学以致用教学法等运用于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优越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
[摘 要]语感是语言能力的体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给学生设计一些语感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辨析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感培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4701  英语语感包括对英语的语音感知、语意感受和语言情感色彩的体会等。语感的形成来源于语
文章通过阐述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及表现形式,分析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成因,对企业集团发展中如何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证,以便企业集团采取针对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