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外阴鳞状细胞癌(vulv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VSCC)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虽然肿瘤的诊治水平不断进步,但晚期VSCC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没有明显降低.由于VSCC罕见,目前尚无随机临床试验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优劣.传统的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疗为主,手术方式的变化趋势倾向于更为保守的手术范围获得更大的疾病治疗的效果,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应用也逐渐广泛,目前免疫治疗也正在兴起.综述目前VSCC在诊断、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相关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的临床诊治提供
【机 构】
:
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阴鳞状细胞癌(vulv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VSCC)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虽然肿瘤的诊治水平不断进步,但晚期VSCC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没有明显降低.由于VSCC罕见,目前尚无随机临床试验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优劣.传统的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疗为主,手术方式的变化趋势倾向于更为保守的手术范围获得更大的疾病治疗的效果,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应用也逐渐广泛,目前免疫治疗也正在兴起.综述目前VSCC在诊断、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相关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和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情况,为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重庆市某医院2013-2020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MDR-Ab菌株1008株,利用DL-96全自动细菌测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实验,参照2020版CLSI-M100文件标准判断药敏结果,并通过WHONET 5.6软件对菌株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利用PCR法检测4种常见碳青霉烯酶
目的 建立一种以廉价钴金属盐为催化剂,用二芳基高价碘合成2-芳基苯并噁唑类化合物的新方法.方法 通过对催化剂、碱、溶剂、反应温度、添加剂等反应条件的优化,确立最佳的反应条件.结果 以二芳基高价碘为反应底物,以四氢呋喃(THF)为反应溶剂,Co(OAc)2作为催化剂,合成了13个2-芳基苯并噁唑,产率在58%~86%之间.经过1H-NMR、13C-NMR表征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论 该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原料易于获得、操作简单、对官能团兼容性好等优点,对苯并噁唑骨架的合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我国政府对人民健康的越发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在我国创新发展战略中愈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要发展领域之一.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3大区域,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为探究中国主要经济区在探索期和跃升期两个阶段、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应用的侧重点及存在问题,发掘其中所包含的政策工具构架思路,本文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
目的 探讨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高血压危象发生的病因诊断、诱发因素及处理策略.方法 通过分析1例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发生高血压危象病例的诊断和处理经过,总结病因诊断、诱发高血压危象诱导用药、处理方法及患者预后.结果 本病例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高血压危象的病因为未经诊断的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PPGL).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硫喷妥钠、氟哌利多等为可能诱发危象的诱导用药.加深麻醉、应用扩血管药物或联合β受体阻滞剂为有效处理方法.本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发生高血压危象最可能的原因是术前未被
目的 建立参枣滴丸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及没食子酸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参枣滴丸中广枣、丹参、人参、苏合香、冰片等主要药味,采用HPLC法测定参枣滴丸中没食子酸的质量分数.结果 广枣、丹参、人参、苏合香、冰片的薄层色谱图条带、斑点均清晰,分离度较好,阴性无干扰;没食子酸在0.4375~12.408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RSD值均小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48%,RSD值为1.08%.结论 本研究制定的方法简单可行,专属性、准确性、耐用性、重复性均符合方法学测定要
目的 观察茯苓酸(P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以及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和原代肺巨噬细胞,使用40μmol/L PA孵育30 min后,以100 ng/mL的LPS刺激24 h.将36只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Control组、LPS组和LPS+PA组,每组12只,采用经气管内滴入5 mg/kg的LPS诱导ALI模型.收集处理后的细胞、细胞培养上清液或小鼠肺组织,使用RT-PCR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