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内容
1、学习词的崇高美,了解词的格式,掌握阅读词的方法。
2、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
二、教学创意:两条教学线索。
1、知识穿插 2、师生朗读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点·雪》
1 、解题:
“沁园春”词牌名。相传是东汉明帝的女儿冰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就因此而得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沁园春”长调114字,双调,上阕13句56字,四平韵,下阕12句,58字,五平韵。
2、简介写作背景: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窑洞中写下的这千古绝唱的词。值2月5日,亲率红军抗日先锋队到达距黄河二十来里的清涧县的袁家沟。准备东渡黄河,2月7日,已飞了一天的大雪仍在漫天飞舞。作者素来喜爱雪,此时纵目黄河上下,放眼长城南北,白茫茫浑无涯际,当晚,心情十分振奋,在住处,一灯如豆,伏在一张小炕桌上一气呵成该词。
二、师生配乐朗诵《沁园春·春》
1、教师要读出节奏,把握轻重音,学生闭书静听,潜心感受。板书提示,要求学生读准下列字音。(自制语言卡片)
A:字音
分(fèn)外 妖娆(ráo) 逊(xùn) 数(shǔ)
B:短语
红装素裹 山舞银蛇 一代天骄 原驰蜡象
稍逊风骚 顿失滔滔 惟余莽莽 分外妖娆
2、学生分组分人朗读:(朗读训练)
A、学习活动之一:诵读,整体理解。
a、请同学们体味词的意境,进行朗读。语速适中,表现出一种眼界高远,立意高超,画面辽阔,气势磅礴,情景融合。
b、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理解全词内容,试着用一句话或者一个短语对这首词进行评价,比如: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教师略作小结,
B、学习活动之二:朗读,分层概括,朗读训练二,语速缓急有致。读出特殊节奏与感情(教师点拔)
请同学们大声朗诵,感受上阕写北国雪景,下阕评价历史人物。
知识拮萃: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对仗指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而“沁园春”这种词格一般都用较多的对仗。如:“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C、学习活动三:诵读品味词句。朗读训练三
知识撷萃:练字
诗人讲究炼词、炼句、炼字、体会作者在写作时反复推敲语句,使之精确简洁,生动传神。下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品析”的方式自由品析,并说说这首词中哪些字用得好,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用得好。
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封”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显得舞姿轻盈,一静一动,静移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冰雪都是白的,天地间纯然一色,给人一种朴素洁净的美,在大雪之中赏雪,充满豪迈情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望”字取“登高远眺”之意的评价。“略输”、“稍逊”两个词表明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褒中有贬;“只识”一词则表明作者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藐视.
请同学们在品味欣赏再自由地朗读课文,体会词中的情感.
学习活动家四:朗诵 感受意境 朗诵训练四.
知识撷萃:意境.音调高亢激昂,意气风发。
意境:就是作品中,表现着、蕴含着、渗透着的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境界.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意境是悲壮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意境是凄婉的。本首词的意境是崇高的。
激情朗读,读出气势,感受意境。先请同学们激情背诵这首词。教师小结:可励志激发,从而以求有所作为。
三、赏析上下阕,把握词的宗旨
1、由对万里江山的描绘过渡到对万代历史的评述。
2、由“惜”总领出对百代帝王的评价,分别指出了历代封建帝王的局限性。
3、对主旨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理解。
词的最未三句,雄视万代,超越往古,充分表达了无产阶级肩负历史使命的自豪与完成历史使命的自信。历史发展到今天,无产阶级,也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创立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奇迹——新中国的建立和伟大的成就!
四、课堂小结:
《沁园春·雪》大气磅礴,写景非凡,情与景,诗与论,高度融合,崇高的现实主义与崇高的浪漫主义,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与结合。
古往中外,写雪的词无计其数,但往往是以小景、小家、小院为描写对象。由于描写对象的局限,写得再好,也只是小家碧玉,而毛泽东主席的词却眼界高远,立意高超,画面辽阔,气势磅礴,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宽广胸襟和盖世雄才,同时也让未见过毛泽东的人们,领略到了共产党人的风骨和中国共产党带来的无限光明和希望。
五、课文品读:
《沁园春·雪》字词欣赏集句。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祖国的北方风光大好,千里大地坚冰封冻,万里长空大雪纷飞。这三句将在北国壮丽的冬令雪景展现出来。“望”是领字,点明所写都是远望所见,犹如:这边独好,远处有人家,风景如画!
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互文见义,形象地再现了大雪纷飞,茫茫无际的壮丽景象。“惟余”一词,生动地刻画出雪景的无边无际,“顿失”两字,则夸张地描绘了北国冬天特有的滴水成冰,大河封冻的景象,且极富有动感、美感。
“江山”概括长城、大河、群山、高原,以“多娇”总结,“北国风光”的面貌;后句“无数英雄”四字,引出下文中的历史人物顺序登场,使这首词由对万里江山的描绘,转为对万代历史的评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意是:历史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作者单位:贵州省湄潭县天城中学564100 )
1、学习词的崇高美,了解词的格式,掌握阅读词的方法。
2、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
二、教学创意:两条教学线索。
1、知识穿插 2、师生朗读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点·雪》
1 、解题:
“沁园春”词牌名。相传是东汉明帝的女儿冰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就因此而得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沁园春”长调114字,双调,上阕13句56字,四平韵,下阕12句,58字,五平韵。
2、简介写作背景: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窑洞中写下的这千古绝唱的词。值2月5日,亲率红军抗日先锋队到达距黄河二十来里的清涧县的袁家沟。准备东渡黄河,2月7日,已飞了一天的大雪仍在漫天飞舞。作者素来喜爱雪,此时纵目黄河上下,放眼长城南北,白茫茫浑无涯际,当晚,心情十分振奋,在住处,一灯如豆,伏在一张小炕桌上一气呵成该词。
二、师生配乐朗诵《沁园春·春》
1、教师要读出节奏,把握轻重音,学生闭书静听,潜心感受。板书提示,要求学生读准下列字音。(自制语言卡片)
A:字音
分(fèn)外 妖娆(ráo) 逊(xùn) 数(shǔ)
B:短语
红装素裹 山舞银蛇 一代天骄 原驰蜡象
稍逊风骚 顿失滔滔 惟余莽莽 分外妖娆
2、学生分组分人朗读:(朗读训练)
A、学习活动之一:诵读,整体理解。
a、请同学们体味词的意境,进行朗读。语速适中,表现出一种眼界高远,立意高超,画面辽阔,气势磅礴,情景融合。
b、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理解全词内容,试着用一句话或者一个短语对这首词进行评价,比如: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教师略作小结,
B、学习活动之二:朗读,分层概括,朗读训练二,语速缓急有致。读出特殊节奏与感情(教师点拔)
请同学们大声朗诵,感受上阕写北国雪景,下阕评价历史人物。
知识拮萃: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对仗指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而“沁园春”这种词格一般都用较多的对仗。如:“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C、学习活动三:诵读品味词句。朗读训练三
知识撷萃:练字
诗人讲究炼词、炼句、炼字、体会作者在写作时反复推敲语句,使之精确简洁,生动传神。下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品析”的方式自由品析,并说说这首词中哪些字用得好,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用得好。
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封”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显得舞姿轻盈,一静一动,静移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冰雪都是白的,天地间纯然一色,给人一种朴素洁净的美,在大雪之中赏雪,充满豪迈情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望”字取“登高远眺”之意的评价。“略输”、“稍逊”两个词表明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褒中有贬;“只识”一词则表明作者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藐视.
请同学们在品味欣赏再自由地朗读课文,体会词中的情感.
学习活动家四:朗诵 感受意境 朗诵训练四.
知识撷萃:意境.音调高亢激昂,意气风发。
意境:就是作品中,表现着、蕴含着、渗透着的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境界.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意境是悲壮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意境是凄婉的。本首词的意境是崇高的。
激情朗读,读出气势,感受意境。先请同学们激情背诵这首词。教师小结:可励志激发,从而以求有所作为。
三、赏析上下阕,把握词的宗旨
1、由对万里江山的描绘过渡到对万代历史的评述。
2、由“惜”总领出对百代帝王的评价,分别指出了历代封建帝王的局限性。
3、对主旨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理解。
词的最未三句,雄视万代,超越往古,充分表达了无产阶级肩负历史使命的自豪与完成历史使命的自信。历史发展到今天,无产阶级,也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创立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奇迹——新中国的建立和伟大的成就!
四、课堂小结:
《沁园春·雪》大气磅礴,写景非凡,情与景,诗与论,高度融合,崇高的现实主义与崇高的浪漫主义,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与结合。
古往中外,写雪的词无计其数,但往往是以小景、小家、小院为描写对象。由于描写对象的局限,写得再好,也只是小家碧玉,而毛泽东主席的词却眼界高远,立意高超,画面辽阔,气势磅礴,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宽广胸襟和盖世雄才,同时也让未见过毛泽东的人们,领略到了共产党人的风骨和中国共产党带来的无限光明和希望。
五、课文品读:
《沁园春·雪》字词欣赏集句。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祖国的北方风光大好,千里大地坚冰封冻,万里长空大雪纷飞。这三句将在北国壮丽的冬令雪景展现出来。“望”是领字,点明所写都是远望所见,犹如:这边独好,远处有人家,风景如画!
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互文见义,形象地再现了大雪纷飞,茫茫无际的壮丽景象。“惟余”一词,生动地刻画出雪景的无边无际,“顿失”两字,则夸张地描绘了北国冬天特有的滴水成冰,大河封冻的景象,且极富有动感、美感。
“江山”概括长城、大河、群山、高原,以“多娇”总结,“北国风光”的面貌;后句“无数英雄”四字,引出下文中的历史人物顺序登场,使这首词由对万里江山的描绘,转为对万代历史的评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意是:历史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作者单位:贵州省湄潭县天城中学564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