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并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ww0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中国文学史的诞生,缘起于19世纪未我国现代大学内文科学科的建立;文学史观对于文学史撰写者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表达“知识——权力”的决定性观念。长期以来,在主流的文学史叙述中,少数民族文学之所以时常处于缺席的地位,检讨起来,还是我们在文学史观上面有所亏欠。要纠正以往的这一学术不足,建立和确定中华多民族的文学史观,当为关键。我刊自即期起,拟设立一个新的栏目,名为“创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笔谈”,将陆续登载相应主题的论文、言论、随笔、杂感,其长短不拘、形式不限。鸿文博论、争议辩难,但凡围绕此题各抒己见者,均长揖相候。希藉此群言广益、集腋成裘,既摈弃先前单一民族文学史观的彰显,亦力求克服出于“政策考量”而出现的多元点缀,真正从观念的嬗变上、科学的阐发上面解决问题,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完善书写,略尽绵薄。本栏目将存在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期。望学界同人,慷慨赐稿。
其他文献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蒙古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7年8月23日至27日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政府所在地松原市前郭镇召开。来自中国、蒙古、韩国、捷克、俄罗斯等国家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文是对河北易县、涑水县一带民间民间乐社中保存的《后土宝卷》的首次介绍和初步研究,包括对其文本结构、音乐结构的分析和对其与民间秘密宗教宝卷的关系、曲目源流等问题的考证。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赋于音乐作品以民族意韵和时代特征,历来是我国作曲家,特别是运用玟音乐持地所孜孜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钢琴小品八道》的创作技法及艺术风格的分析与研究认为,这是一部充分体现该艺术理念的典范之作,探寻其成功的经验主思维方式,对于我国的音乐创作及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美国音乐史学保尔·亨利·朗的著名的经典著作《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译本即将出版。译者从个人角度回顾了这部中译本出版的整个过程,从中对我国的音乐生活状况 面进行剖析。译者高度评价了此书的学术地位和写作风格,并对具体的翻译问题进行了说明。
期刊
一切民族的文学史均发端于史诗,英雄史诗是各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因此,探究英雄史诗的起源及其早期形式是研究史前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当代国际学术界关于史诗起源不同观点的回顾与展示,在梳理当代国际学术界对史诗研究的不同成果的同时,旨在探究英雄史诗产生的本源,但这并不是要搞清每个文化“品种”的特色,而是找出‘不同民族史诗形成的共同规律。
近年来,随着“重写中国文学史”实践的扩展,有关中国文学的“史学史”研究逐渐引起学界关注。因此,如何客观地理解各少数民族文学在整体“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关联,也成为不可忽略的议题。这两个方面都涉及到对不同“史观”的反思与研讨。在夷夏互补的背景下论述“多民族文学史观”,强调“中国”概念同时具有的结构性与过程性,把文学同史学结合考察,提出“多历史”与“多文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