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n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五严”教学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通过积极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不断发生变化,他们自觉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关注数学课堂中教师教的行为,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性,让学生不仅获得必备的数学知识,还从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个性品质的提高等方面,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下面就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谈点体会.
  一、对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认识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不仅关注教师教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学的状况,如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等是否得到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一堂课是否教完预定的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对于数学认知,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到多知;在数学能力上,从不会学习到逐步学会学习,能够自觉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形成一定的数学学习基本策略;在情感层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被动学到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二、初中数学有效课堂实施策略
  对于一堂有效的数学课堂来说,包括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数学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教学行为等.教师应该从每个环节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设计和创设出有效的数学课堂活动,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
  1.创设有效的数学探究情境.有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丰富的课堂探究情境,将学生置于这样的课堂探究情境之中,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时,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丰富的情境活动之中,让学生主动发现蕴涵的数学问题,积极思考,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促使学生理解数学,提高数学探究质量.例如,在探究“勾股定理的应用”时,教师可以提供这样的生活情境:小王同学想为自己家的楼梯铺设地毯,楼梯的每个台阶的高度与宽度都是10cm,他数了一下共有10个台阶,他应该准备多长的地毯呢?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本节课的主题有关,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通过阅读与思考,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基本信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立足于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该突出探究活动的价值,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活动带来的快乐.这样,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还获得个性发展,提高数学思维品质.在设计数学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强化目标意识,对活动的目标、结果及活动的组织形式做到心中有数,以把握活动的数学本质方向.在设计活动时,强调师生共同参与,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探究活动,以共同达到目标要求.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时,由于学生在八年级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与自学能力,所以这节课我设计成让学生授课、教师点评提问,指导学生自己走路,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解疑去探索新知识.学生对三角形全等进行回顾,并与新知识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效果.
  3.实践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数学教学行为,教师要能够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让数学课堂富有生命力和智慧.要处理知识的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教学的预设无不是为了有效生成,有效的生成也离不开精心的预设.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教师既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预设,使生成更具方向、更富实效,又要不唯预设而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特别对于数学解题教学,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唯一,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样化的解題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采用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科学合理的学习策略.结合教学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比如,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精讲精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重点放在“怎样解、从何处下手、怎样确立解题方向”等层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基本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一、掌握概念巧解题例1已知y=(k-2012)x~(|k|-2011)是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试求k的值.分析:由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k|-2011=1且k-2012≠0,从而求得k的值.解:由题意得{|k|-201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化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提高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认识.本文主要研究化学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化学素养、化学信息素养与化学能力等.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属于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教师应重视认识其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改进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一、培养
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真心诚意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其意义不单是给学生的作文评价以更为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中学数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那些简单的接受、机械的记忆、初步的模仿和重复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形式,拓
期刊
在主题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对主题问题的探究或者自主学习获取数学知识;教师则通过与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对话传授知识.主题式教学理念是和诊断与处方式教学模式理念相一致的.主题式教学创设的主题,可以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所诊断出来的主题,也可以围绕着问题的解决,即“开处方”的主题.主题式教学设计一般表现为“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针对焦点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切入,以求解决问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发展学生的学力.在教学实践研究基础上,我提出了基于学生立场的“让学引思”教学主张,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研究探索教与学相互关系的调整,学与思组织形式的改变,让与引活动方式的变革,构建基于学生立场的“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新模式,坚持为学而让,顺学而引,以学定学的原
期刊
数学在初中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好的数学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都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创新型数学课堂.只有不断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才能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
期刊
在物理学中,焦耳、米和安培分别是功、长度和电流等物理量的单位,由此可以进行设想,“1”是否也能作为单位进行使用.在初中化学知识中,原子量是一个比值,国际通用单位为1,对应符号就是“1”,但通常都不将单位写出,并且中子和质子的相对质量都接近1.下面对数字“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化学中的“1”  “1”不仅能作为一个数字,在化学中更是有着无限的作用和空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
期刊
摘要:社会的进步和新课改的推行都要求反思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反思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数学教学与反思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注意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取得一定成效.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就高中数学
一、素材rn人们喜欢用电能来做饭、烧开水,电热壶也深受人们喜爱.小明想研究电热壶的内部构造,便用螺丝刀拆开了电热壶,并观察了它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