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高海拔山地风电场施工工艺选择与优化

来源 :电力系统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fan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寒高海拔山地风电场是风电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加强对其施工过程控制,合理选择与优化施工工艺对于保证风电项目效益及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某风电场工程项目为具体案例,对高寒高海拔山地风电场施工前期及各阶段施工工艺要点展开分析,对施工经验进行总结,为高寒高海拔山地风电场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绥中36-1CEP平台是辽东作业公司绥中36-1油田的外输中心,承担着绥中36-1一期及一期调整、绥中36-1二期及二期调整、旅大5-2等平台的原油外输工作.原油外输泵E/F泵作为平台两台应急外输泵,是实现油田停产检修“停产不停输”的关键.由于外输泵F供电变压器存在铁芯多点接地的安全隐患以及电机直启方式对电网冲击较大等不利因素,外输泵F配电系统优化势在必行.此次配电系统优化,通过改变外输泵F泵供电方式,利用M平台供电开关由电网直接给外输泵F泵新软启动器供电,减少了变压器供电中间环节,首次实现1600 kW
在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新能源功率预测是电网消纳大规模风电光伏的基础技术之一.介绍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风电场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值天气预报数据、风电场历史数据作为输入,输出风电场未来4 h功率预测结果.测试结果显示该算法可有效提升风电场超短期预测准确率.
开封电厂2#机组电袋复合除尘器电场区原配套电源采用单相工频电源,存在运行电压低、转换效率低、能耗高、除尘效果差的问题.采用智能变频迭加脉冲电源改造后,能耗降低75%以上.
为了能够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需要为其配备对应的供电系统.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供电系统的规模以及数量都在不断增大,因此供电系统所产生的能耗问题也在逐步增加.为了迎合当前社会的节能环保主题,在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可以采取一系列节能技术,从而有效降低能耗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系列供电系统的节能技术.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质量,同时也会对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电气试验工作在维持电力系统稳定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属于电力系统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以电力系统中电气试验为研究对象,对电气试验进行简单介绍,分析了电气试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大型变电站改造项目的重点和关键是确保现役供电回路和运行设备的安全可靠.以江苏武南500 kV变电站为例,为配合武南变电站500 kV主变增容,对变电站220 kV 1M/2M母线实施改造,提高母线通流能力,针对调度要求在改造期间接于母线上的5回重要出线不允许同时停电的运行特点,提出了武南变电站220 kV母线改造方案,对主接线方式、总平面布置,以及改造过渡阶段母线保护配置等进行了设计研究,为今后的变电站改造工程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新能源产业也迈上了新的台阶.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走进了我国国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电力储能技术作为建立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文章对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储能技术进行了展望.
因为受到石化能源危机以及环保等双重问题的影响,清洁能源开始成为电网建设主流趋势.为更好地开展电网应用,对大规模储能参与清洁能源电网调频配置优化方式方法展开了深入性探讨.以此为重点,通过对储能技术分类及其应用的介绍,希望实现清洁能源以及储能技术的高质量应用.
当前城市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非常大,而用电成本越来越高,对于用电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国家也在不断完善电网建设.110 kV以上的高压电网覆盖范围较广,用户较多,而输电线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电能输送和交换作用,为了确保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可以稳定、安全地输送到其他用电设施中,需要结合线路环境、运行要求、输电原理、线路和基础设施等做好输电线路设计.主要对110 kV输电线路设计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减少输电损失,尽量做到安全可靠以及经济适用.
保护装置电源插件的故障率及更换频率比较高,而在电网实际运行中,停电检修机会非常少.为解决电源插件更换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源解决方案.该方案在同尺寸的电源插件内部集成了2套电源子插件,通过冗余电路设计,可以任意带电插拔更换其中的任何一套电源子插件,提高了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证明,该方案的电源性能与原来基本相同,能提供稳定、可靠的工作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