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总”担当: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0745c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最先投入防疫战场的队伍之一。
  1月21日,坐落于武汉市武珞路的中部战区总医院(以下简称“中总医院”)下发部队第一个战“疫”政治动员令,启动“等级战备”机制,实施“战备等级转进”,并紧急抽组一支40人的医疗队,驰援收治危重患者的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
  截至4月初,该医院投入一线救治任务的医护人员已达1000余人,展开床位近500张,累计收治患者近千人,700多患者从这里治愈出院,发热门诊累计接诊新冠肺炎患者1.3万人次。
  全速出击!分秒必争!为健康构筑铜墙铁壁——
  12月底,中总医院发热门诊数陡然增加,最高时一天超过600人。
  “有发热病人排着队,就突然晕倒不省人事。”感染一病区主任张波说。2月1号前,他曾在发热门诊工作,每一天都揪着心。
  57岁的感染科主任江晓静,是军内外知名的传染病专家,她敏锐地嗅到,空气中弥漫着不安和危险。
  医院党委开始行动。经组织感染科、疾控科等科室专家等共同讨论研究,迅速启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方案》。
  成立领导小组,主官挂帅;抽调精兵强将,核心部门全员参与。
  发热门诊、传染科、感染控制科等关键环节,开展防护培训,采取隔离措施,提高防护等级;加紧储备口罩、防护服、隔离衣等防护器材,紧急采购30个正压呼吸器和60个备用滤芯。
  1月19日,医院成立“一线指挥部”。1月21日,医院党委向全院发出动员令,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此时,武汉市肺科医院紧急求援,情况告急。医院火速派出40人医疗队驰援,队员们36小时内将一间普通病房改造成ICU。
  肺科医院专家在验收检查时,眼含热泪、紧紧地抱住了医疗队长邬明。
  这支医疗队,是军队向地方派出的最早的一支医疗队,医生全部具有丰富的一线临床经验,参加过多项重大军事行动,28名护士中有14名护士长。
  1月23日,武汉封城。发热门诊病人数还在增长,床位紧缺。面对无助的病人,医院决定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改建新病区。内科楼、汉口院区等7个病区,仅用2天全部改造完成!全院10个病区马力全开收治病人。
  医院主动向武汉市卫健委申请成为定点收治医院,全院人员自发请战,一页页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全力出击!
  1月26日,武汉市第七医院紧急求援,医院再次组派22名医护人员赶赴支援。
  科学救治!精准狙击!誓把病毒挡在生门之外——
  不断刷新的发热数字,不断攀升的确诊病例,激发着军人身上不服输的血性。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医院党委的鼓励,也是军人血液里的信仰。
  一方面,举全院专家之力,深入一线会战;另一方面,向上级求援,联勤保障部队从郑州联勤保障中心等所属部队抽调28名传染和重症医学专家,展开头脑风暴。
  专家齐聚,向病毒展开狙击。在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基础上,中总医院新冠肺炎诊疗规范很快出台。
  作为全军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监测参比实验室,中总医院负压实验室是驻汉部队唯一带有负压功能的实验室。
  发热门诊越来越拥挤,中总医院负压实验室全速运转。
  实验室追踪522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增强自身免疫力对提高治愈率有明显效果。这一实验成果很快得到广泛关注,为科技攻关、精准施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1月30日,在常规疗法效果欠佳的情况下,邬明带领医疗队,大胆采取创新方法,为一位64岁的患者开展VV-ECMO治疗。患者氧合改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插管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医院麻醉科副主任、EMCO救治小组组长黎笔熙介绍。医院成立“插管”突击队,专门攻坚克难。评估,定位,消毒,铺单,局麻,穿刺,扩皮,置管,测试,固定,测压…准确落位,一气呵成!
  中西医结合科,临时改为感染二病区。他们是武汉市最早一批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展开救治的科室,“一人一策”、精细化治疗方案得到推广。
  病人一入院,病区主任张勇便会为他们量身定制中药治疗方案。张勇说,中药帮助减轻胃肠道等治疗反应,增加患者食欲,使患者恢复免疫功能。
  “严格精细化护理,抓住有效治疗窗口期,严防病情向重症、危重症发展。”江晓静说,要把病毒挡在生门之外。
  党员突击!人人献力!送去身心治愈的“春禮”——
  “关键时刻,老百姓需要‘压舱石’‘强磁场’,作为军人就是要冲锋在前,拿命去拼!”副院长谭映军的话铿锵有力又饱含深情。
  “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救治最危重的病人”——响亮的“三最”誓言,来自医院感染内科重症监护室主任胡振红所在的支部。他说,特殊时期,在“硬核作战”和“柔性关怀”两方面,都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作用。
  全院119个党支部,2245名党员;驰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和第七医院的两支医疗队,党员占73%;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全体医护人员,党员占50%以上。
  全院14个一类传染科室、92个二类其他科室、50余个值班执勤点位、23个后勤服务保障要素,全部安排党员带班值班。
  一个个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就是一个个战斗堡垒。
  志愿者党员突击队——医院家属子弟组成50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党员突击队带头,物资一到,群里一发,应者云集,物资很快搬完。
  消杀防疫党员突击队——队长陈小强是有着近30年党龄的皮肤科军医。他带领队员每天背着25公斤的消杀喷洒壶,带动儿子加入,是院内为人称道的“父子兵”。
  后勤保障党员突击队——退伍老兵、物业保安组组长彭全领,带领队员每天清理近百桶被称为“炸药包”的医疗垃圾。
  有人冲锋在前,有人后方应援。每一个人都是涓涓溪流,汇聚成战胜疫魔的磅礴力量,换来同胞的身心万安。
  2月16日清晨,在中总医院支援武汉市第七医疗队的努力下,40多名患者吃到了一份暖心的爱心早餐——医务人员亲手熬制的小米粥。原来,患者食欲不佳,有的说想喝粥,医务人员便自带电饭煲,用志愿者捐赠的小米为患者熬粥。
  “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患者,只要他们有需求,医护人员一直在。”队长方庆说。
  暖心的故事不胜枚举,感染一病区护士长华莎,也记得一件“小事”。一位90多岁的患者,与护士李福香念叨,自己记错了生日日期,遗憾错过。李福香记在心里,想方设法买来一个小蛋糕,在墙上画上简笔画,大家一起为老人家补过了一个生日。
  康复的同胞陆续出院,而医院也逐渐恢复正常门诊。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中总医院门诊部大楼前,这几个大字在春天的阳光下更加熠熠闪光!
其他文献
冷桃花  桃花的冷有点出人意料,  也越出了情理温度计设定的边界,  與皮肤的触感猝然扯断关系,  陷入一种微妙的心碎,  犹如冬天的雪暴突然砸进春天的小房子。  万绿丛中的花蕾啸聚为林,  但永远无法摆脱宿命的孤独,  拥挤的枝杈不断改变生长的方向。  作为一名烈性的女子,桃花  最后炫目的开放,  只为一张彩色的婚床殉情,  培养仲夏夜蜜样的圆熟……  游客的喧嚣是恐怖的,  数枝半开的桃花胆
武歆,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归故乡》《陕北红事》《树雨》《延安爱情》《重庆爱情》《天津爱情》等九部,小说集《诺言》,散文集《习惯尘嚣》,长篇报告文学《托卡马克之谜》《平原森林》。  发表中短篇小说近百篇,部分被《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名作欣赏》《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等转载,有小说、散文作品入选多种年度文学选本。另有大量散文、随笔、评论、读书笔记
災难面前,个体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但当一个组织将这些个体高效地凝聚、动员起来之后,特别是一批先锋模范冲在前头,我们就有了无比强大的力量和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这个组织,就是中国共产党。  打赢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关键在党。当前的斗争,时间之紧、难度之大、处境之危险、情况之复杂、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充分发挥。中央各
月光爬着,爬起来了  我看见她,爬到了窗台和床帏上  你安安静静睡吧  那些沙石,由它们归入自己的身体  归入那流水,不断的洗印里  月光爬着,爬起来了  我看見她,爬到了村庄和坟地上  你安安静静睡吧  那些屋顶和坟头的草株,让它们  归入自身的青黄,归入时间  那序序的轮转,和依依的齿痕里  黄挺松,70后,曾用笔名黄沙漫步,安徽怀宁人,居江苏昆山。诗作见于《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
这些安静的事物,是短暂的  当冬天逼近,一个人不能选择  靠近山谷的地方,我目送一个又一个日子远去  这里的安静,让我心生恐惧  聆听远方的马蹄和风声,我安静的心  開始赞美村落和庄稼,赞美工厂里  流水线上的忙碌  落花是安静的。云彩的挪移是安静的  如果说这安静的下午,不是在虚度光阴  我依然要安静地漫步,读一本泛黄的书  走近群山和众神,向远方  送去无言的祝福
王继亮,江西赣州人。江西省第五届青年作家改稿班学员,星火章贡驿驿长。有作品发表于《星火》《散文海外版》《江西日报》等报刊。  2020年,星火读者驿站驿长村轮值改为自愿报名,每个值日生为驿长村公共客厅的壁炉添柴3天,分享各类文艺作品,主持各种文艺话题交流。每周日休息。驿长村门卫波尔提议,每周日为驿长村香樟故事会时间,不定期举办线上文艺沙龙。  因为星火公号刚发布《星火驿站文青入门密钥》,3月29日
十月,我离开喧嚣的小城  在群山之间游走了一个下午  我时而眺望:山峦的静美  起于青翠,止于空濛和虚无  村庄旁边的金黄掩盖了困苦  我時而怀想:夏季是一粒野果  早已坠落,踪迹无处可寻  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归宿  山的高大与我的矮小互相映衬  我就像那掠过群山的微风  徐徐吹过九月,又吹进十月
余同友,祖籍安徽潜山,1971年出生于皖南石台县,现供职于安徽省文联。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第七届学员,中国文联首届编剧高级研修班学员。有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选刊及年度选本选载。  沈文武出了罗城高铁站时,已经是晚上七点了,比原计划迟到了三个小时。他没想到高铁也会晚点,所以订的是到罗城的最后一班车。按他的计划,到罗城高铁站才四点钟,那个时间点后还有好几班城际公交
入汛以来,武穴市遭遇多轮强降雨,全市面临外洪内涝夹击,江河湖库港全线告急,形势异常严峻。全市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主动担当,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支部建在哨棚上  7月7日,武穴市委下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知》,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急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
天 界  你可以背叛天下所有男人  但不要背叛自己的父亲——  脑子里突然跳出这两句话时  我偷偷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車沿着高速奔跑  窗外,时间瞬息后退而去  目光紧紧抓住了什么?  一种巨大失落  始终如身影,追赶着身体  我将要丢失什么?  整个世界正在空去,这并不悲伤  我还要说的,是——  你可以欺瞒天下所有女人  但千万要爱自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