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二次衬砌施作时机一直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为此,依托在建成都-兰州铁路典型千枚岩隧道工程,基于隧道变形长期监测结果,分析高地
【机 构】
:
石家庄铁道大学 省部共建交通工程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4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次衬砌施作时机一直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为此,依托在建成都-兰州铁路典型千枚岩隧道工程,基于隧道变形长期监测结果,分析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时程特点,考虑软岩隧道荷载特点,确定了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原则;考虑隧道测量丢失变形,提出软岩隧道第1稳定阶段变形量确定方法;通过现场实测变形数据统计回归,基于一定保证率确定不同大变形等级和不同断面下的软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并进行现场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刚度的初期支护可以实现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前期变形稳定,但无法保持围岩长期稳定,二次衬砌应该在初期支护变形达到第1稳定阶段后施作,既可以减少二次衬砌荷载,又可以控制围岩变形;采用指数函数拟合软岩隧道变形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参数差异性较大,同时在确定隧道第1稳定阶段变形量时应考虑测量丢失变形;轻微、中等大变形段拱顶下沉变形速率小于0.1~0.2mm·d-1,边墙收敛速率小于0.5mm·d-1,严重、极严重大变形段拱顶下沉变形速率小于0.4mm·d-1,边墙收敛小于0.6mm·d-1,即可进行二次衬砌施作;轻微大变形段、中等大变形段和严重大变形段分别在隧道开挖45~55 d,55~60 d和80~90 d后达到二次衬砌施作标准.
其他文献
为了增加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韧性,有效提高其抗裂性能,以减少因基层开裂引起的路面反射裂缝,以粒径为2.36~4.75 mm的橡胶颗粒等体积替换同粒径的集料,制备了持强增
为了研究微观初始缺陷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CTB)细观开裂的影响,基于离散元法(DEM)和随机算法构建了细观非均质随机骨料数值模型,结合参数反演确定了模型细观参数,并引入
以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片上浮错台问题为背景,研究大直径盾构隧道环缝结构的抗剪特性,从结构承载力角度提出有效且可控的抗浮措施,并深入探究环间错台对隧道结构的影
1972年,她和美国丈夫出版了英译毛诗,台湾报刊就骂她不忠不孝,而海峡另一端,则抱以惊喜和期待;之后,她的寓所成了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一个港口 “有一天,PAUL突然问我:‘听说毛的诗写得不错?’” PAUL是指聂华苓丈夫、美国著名作家安格尔。每次提到PAUL,她的语调都格外柔和。 “我就给他说,毛有些篇章的确很棒。他马上又问:那你为什么不试着译几首呢?” 聂华苓动了心。牛刀小试,居
沥青胶浆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热氧老化作用对温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WCRM)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以热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HCRM)作为对比试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
目前仍缺乏沥青混合料颗粒接触界面参数的有效获取方法,导致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合料数值分析手段无法精确模拟材料的力学行为.针对“切向弹性刚度”参数无法准确获取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