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Perthes病模型的建立及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saku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兔Perthes病模型并探讨Perthes病程中股骨头局部VEGF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1.6~1.8kg。取16只兔作为实验组,手术切断左侧圆韧带和股骨头支持带血供,建立兔Perthes病模型;剩余8只作为对照组,按照上述程序左侧股骨头进行手术,但不打开关节囊,保持股骨头正常血供。于术后1、2、4、8周分别处死动物,取出股骨头,行大体观察、X线片、组织学、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VEGF mRNA原位杂交观察。结果实验组动物模型均制备成功,术后5d感染1例,退出实验。大体观察:对照组各时间点股骨头未见坏死改变;实验组股骨头随时间延长逐渐粗糙、失去光泽,变小,可见塌陷。X线片观察:术后1、2周,两组股骨头无明显差异;4、8周,实验组股骨头较对照组密度增高。对照组各时间点HE染色均未见股骨头坏死及修复改变;实验组术后4、8周可见血管及肉芽组织侵入,新骨形成,参与修复。免疫组织化学:对照组股骨头骺软骨中,肥大区表现出较高的VEGF免疫反应性(VEGF immunoreactivity,VEGF-IR),而增殖区VEGF-IR却表现较低水平。术后1周,实验组股骨头增殖区VEGF阳性细胞率开始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股骨头肥大区VEGF阳性细胞率明显减少。术后8周,实验组股骨头整个骺软骨区均表现VEGF-IR,增殖区VEGF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坏死股骨头软骨内骨化中心修复重建,肥大区VEGF阳性细胞率较正常接近。术后1、2、4、8周,实验组骺软骨增殖区VEGF阳性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4周,实验组骺软骨肥大区VEGF阳性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位杂交观察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相似。缺血性坏死后,实验组肥大区VEGF mRNA表达丧失,增殖区VEGF mRNA表达升高。软骨内骨化中心修复重建后,实验组可见新形成的肥大区重新表达VEGF mRNA。结论VEGF在坏死股骨头骺软骨促进血管发生、软骨内骨化中心的修复重建方面起关键的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只有不断地改进与革新才能实现育人成才的目的。而“作文先导式”教学正是目前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本文就将具体分析“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内涵、作用,并提出一些关于“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设想。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作文先导式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基本概
近30年来,我国研究者在儿童哲学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回顾先贤的研究成果,对今后开展中国特色儿童哲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儿童哲学研究经历了探索期、发展阶段、多
研究定边盐湖卤水析盐规律、确定其氯化钠饱和点、析出终止点,确定析盐后卤水冷冻提取芒硝的温度。
液驱混合动力车辆因制动能量回收效率高而广受关注。针对提出的一种四轮独立液驱混合动力车辆技术方案,设计了半实物仿真模拟试验台架。对试验台架的液压系统、机械系统和测
本研究采用新路线合成奈必洛尔关键中间体2-氯-1-(6-氟-3,4-二氢-2H-1-苯并吡喃-2-基)乙酮。以6-氟-3,4-二氢-2H-1-苯并吡喃-2-羧酸为原料,经与氯甲酸乙酯缩合、与重氮甲烷重
目的 采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记技术,对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迁移至骨折区域进行示踪,为骨修复
目的了解目前康复医学进修人员的状况,为各医院选派进修人员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4-2001年687名康复医学进修人员的进修专业、职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进修人员呈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