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晨汽车从最早的尊驰一车打天下,发展到如今包含轿车、SUV在内的十来款车型,可以认为,它在最近十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车型开枝散叶的繁衍史。而更具体的爆发时间,则是最近四五年,冠以H、V等字母打头作为车型命名序列的时候。
在单一车型时代,尊驰、骏捷以及FRV都是畅销车型,但是却势单力薄,让华晨在汽车市场的整体份额还是达到不了一个主流厂商的地位,这或许是如今多级别、多产品战略的初衷。
对于这样一个战略,华晨汽车内部称之为“上下延伸”。出现在我们面前的H220应该就是往下延伸的最低点——A0级的两厢车。
设计依然让人印象深刻
对于华晨汽车设计的认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的是它的车标logo。这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将汉字接合得最好的一个汽车logo。另一方面,华晨对于设计的重视还体现在它们是最早与世界顶尖的设计公司进行合作的中国整车制造商。随着时光的流逝,乔治亚罗已经不再是设计圈的巅峰,华晨与意大利设计的合作产品也来到了最后一个,没错,就是如今出现在我们面前的H220。
准确来说,H220的造型并不完全是由一家公司完成的,意大利设计为中华H220勾勒出一道道优美的线条,内饰方面,则是由前宾法设计大师Dimitri Vicedomini根据中华的家族造型进行优化,打造出一副全新的面貌。
与之前推出的H230三厢轿车不同,身为两厢车的H220在前脸格栅反而更为保守一些,又靠近了一些家族原有的脸谱,两分式格栅与收紧的U形下进气口组合成运动的阳光型前脸。车内偏向运动风格的方向盘是最为惹眼的地方,三幅设计的方向盘上还增加了镀铬装饰。双色内饰面板以及中控台的布置倒是与之前的中华车型变化不大。
动力搭配一般,操控感觉还不错
虽然是A0级的入门小车,华晨汽车提供的动力排量却不小,目前只有1.5升排量一种选择。变速器方面倒是有5速手动和6速AMT可选。此番试驾到的是AMT车型,它的工作原理以及换挡感觉都与之前开过的smart相似,在一、二挡之间自动切换的时机不大精准,如果不是猛给油的话,就非常快地升到二挡去了,这样就给人一种起步比较肉的感觉。如果是放到手动模式,到接近两千转再升挡的话,效果就好很多。AMT的的特点就是结构比较简单,甚至是在操作机构——挡把这块的界面布置也很简洁,光溜溜的挡把,没有太多手感,亮色的金属表面倒是显得质感不错。
虽然动力传递略有不畅,但是华晨的底盘功夫还是给H220挣回不少操控方面的印象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是10万以下轿车的不二之选,早期积累的底盘功力应用在H220上也不是什么难事。在蜿蜒的山路上跑个五六十的时候,它的转向和制动都还让我比较有信心,路感在同级别车型中也属于比较清楚的一款。
安全是小车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在这方面华晨给H220配置了侧气囊和侧气帘,还有抗拉强度超过1500MPa的高强度防撞钢管,纵梁、门槛、A柱边梁等骨架结构也均采用了抗拉强度超过700MPa的高强度钢板。
在华晨汽车面世初期,事实证明这个厂家是有能力做好一两个车型,使其畅销的。如今摆在它面前的挑战是:如何能在多个级别同时发力?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品牌重新定位,在各级别车型间做好均衡也是一道不小的难题。
在单一车型时代,尊驰、骏捷以及FRV都是畅销车型,但是却势单力薄,让华晨在汽车市场的整体份额还是达到不了一个主流厂商的地位,这或许是如今多级别、多产品战略的初衷。
对于这样一个战略,华晨汽车内部称之为“上下延伸”。出现在我们面前的H220应该就是往下延伸的最低点——A0级的两厢车。
设计依然让人印象深刻
对于华晨汽车设计的认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的是它的车标logo。这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将汉字接合得最好的一个汽车logo。另一方面,华晨对于设计的重视还体现在它们是最早与世界顶尖的设计公司进行合作的中国整车制造商。随着时光的流逝,乔治亚罗已经不再是设计圈的巅峰,华晨与意大利设计的合作产品也来到了最后一个,没错,就是如今出现在我们面前的H220。
准确来说,H220的造型并不完全是由一家公司完成的,意大利设计为中华H220勾勒出一道道优美的线条,内饰方面,则是由前宾法设计大师Dimitri Vicedomini根据中华的家族造型进行优化,打造出一副全新的面貌。
与之前推出的H230三厢轿车不同,身为两厢车的H220在前脸格栅反而更为保守一些,又靠近了一些家族原有的脸谱,两分式格栅与收紧的U形下进气口组合成运动的阳光型前脸。车内偏向运动风格的方向盘是最为惹眼的地方,三幅设计的方向盘上还增加了镀铬装饰。双色内饰面板以及中控台的布置倒是与之前的中华车型变化不大。
动力搭配一般,操控感觉还不错
虽然是A0级的入门小车,华晨汽车提供的动力排量却不小,目前只有1.5升排量一种选择。变速器方面倒是有5速手动和6速AMT可选。此番试驾到的是AMT车型,它的工作原理以及换挡感觉都与之前开过的smart相似,在一、二挡之间自动切换的时机不大精准,如果不是猛给油的话,就非常快地升到二挡去了,这样就给人一种起步比较肉的感觉。如果是放到手动模式,到接近两千转再升挡的话,效果就好很多。AMT的的特点就是结构比较简单,甚至是在操作机构——挡把这块的界面布置也很简洁,光溜溜的挡把,没有太多手感,亮色的金属表面倒是显得质感不错。
虽然动力传递略有不畅,但是华晨的底盘功夫还是给H220挣回不少操控方面的印象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是10万以下轿车的不二之选,早期积累的底盘功力应用在H220上也不是什么难事。在蜿蜒的山路上跑个五六十的时候,它的转向和制动都还让我比较有信心,路感在同级别车型中也属于比较清楚的一款。
安全是小车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在这方面华晨给H220配置了侧气囊和侧气帘,还有抗拉强度超过1500MPa的高强度防撞钢管,纵梁、门槛、A柱边梁等骨架结构也均采用了抗拉强度超过700MPa的高强度钢板。
在华晨汽车面世初期,事实证明这个厂家是有能力做好一两个车型,使其畅销的。如今摆在它面前的挑战是:如何能在多个级别同时发力?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品牌重新定位,在各级别车型间做好均衡也是一道不小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