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预防效果,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剖宫产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使用缩宫素;观察组: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基础上,同时使用米索前列醇和钙剂。记录术中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结果:产后2小时出血量观察组为237.0±32.6ml,对照组为346.6±52.1 ml,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 = 9.7676,P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钙剂;剖宫产术;产后出血
由于社会因素,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逐渐升高,剖宫产术中出血也相应增多。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比较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在剖宫产术出血的预防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预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剖宫产60例,年龄20~36岁,体重50~75kg,孕周36~42周,其中巨大兒3例、前置胎盘2例、妊高症1例、双胎妊娠1例、活跃期停滞12例、骨盆狭窄5例、脐带绕颈3例、头盆不称8例、社会因素7例、二次剖宫产18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排除青光眼、哮喘、心肝肾疾病及前列腺素类过敏者。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麻醉方式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腰麻用药为0.5%罗哌卡因15mg,按新式
剖宫产常规操作。
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缩宫素10U宫体注射+缩宫素10U静脉注射(从墨菲管入),同时给予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10%葡萄糖酸钙20ml+5%葡萄糖20ml用微量注射泵按1.5~2.0ml/min速度静脉注射。
对照组:仅常规缩宫素10U宫体注射+缩宫素10U静脉注射。
1.3 观察记录指标 记录口服米索前列醇前、后的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手术时间,胎儿娩出后2小时的产后出血量,产后2小时出血发生率,胎盘3分钟内娩出率,及米索前列醇相关不良反应。
1.4 产后2小时出血的诊断标准 理论上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出血量大于500ml [1],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至产后2小时内,所以,本研究所指的产后2小时出血是以胎儿娩出后出血量大于400ml作为相对的比对标准。
1.5 产后2小时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1)术中出血量:①容积法:术毕时负压吸引袋中的液体量减去羊水量和术中生理盐水切口冲洗量,为负压吸引袋中的出血量;②称重法:按1.05g相当于1.0ml全血计算术中止血方纱等敷料所含的出血量,两者之和为术中出血量。(2)术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采用专用纸收集阴道出血量,按上述称重法,计算出术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两者之和即为产后2小时出血量。
1.6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不同时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 2 检验。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产后2小时出血量观察组(237.0±32.6 )明显小于对照组(346.6±52.1 )(t =9.7676,P0.05),见表2。产后2小时出血发生率观察组1例(占3.3%),对照组为8例(占2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2 = 4.7059,P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减少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产后出血70%~80%为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临床上虽然催产素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收到了一些效果,但由于作用时间短和产妇的个体差异,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米索前列醇系前列腺素E型的衍生物,吸收快,最快2min即可引起子宫收缩,30min达高峰,血浆药物的清除半衰期为1.5h。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含有丰富的前列腺素受体,米索前列醇可使宫颈胶原降解软化、增强子宫张力及宫内压,对妊娠子宫有较强的收缩作用,可缩短第三产程[2],促进子宫创面血窦关闭,从而减少子宫出血量。理论上米索前列醇半衰期长、作用持久,催产素作用快而时间短,利用两者的协同及互补作用,可有效解决产后2小时的子宫出血问题。刘开娟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米索前列醇辅以催产素能很好地预防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后出血[3]。钙离子既是子宫平滑肌收缩不可缺少的物质,又是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而孕妇常存在血容量的增加,血钙相对不足。有研究表明钙离子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两者发挥协同及双重作用,理论上其止血效果应更佳。本研究通过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与上述理论及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 。本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方景春等报道的结果[2],这与选择研究对象不同及联合钙剂与否有关。腰-硬联合麻醉能保持产妇清醒,术中口服给药方便。
综上所述,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确保孕妇安全。 该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
[2] 方景春,关东保.米索前列醇在有高危出血因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8):628—629.
[3] 刘开娟.50例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辅以催产素对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J].重庆医学,2008,37(8):852、854.
[4] 康庆芝. 剖宫产术前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34—35.
[5] 杨武婷,王惠琳.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5):3181—3182.
由于社会因素,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逐渐升高,剖宫产术中出血也相应增多。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比较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在剖宫产术出血的预防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预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剖宫产60例,年龄20~36岁,体重50~75kg,孕周36~42周,其中巨大兒3例、前置胎盘2例、妊高症1例、双胎妊娠1例、活跃期停滞12例、骨盆狭窄5例、脐带绕颈3例、头盆不称8例、社会因素7例、二次剖宫产18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排除青光眼、哮喘、心肝肾疾病及前列腺素类过敏者。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麻醉方式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腰麻用药为0.5%罗哌卡因15mg,按新式
剖宫产常规操作。
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缩宫素10U宫体注射+缩宫素10U静脉注射(从墨菲管入),同时给予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10%葡萄糖酸钙20ml+5%葡萄糖20ml用微量注射泵按1.5~2.0ml/min速度静脉注射。
对照组:仅常规缩宫素10U宫体注射+缩宫素10U静脉注射。
1.3 观察记录指标 记录口服米索前列醇前、后的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手术时间,胎儿娩出后2小时的产后出血量,产后2小时出血发生率,胎盘3分钟内娩出率,及米索前列醇相关不良反应。
1.4 产后2小时出血的诊断标准 理论上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出血量大于500ml [1],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至产后2小时内,所以,本研究所指的产后2小时出血是以胎儿娩出后出血量大于400ml作为相对的比对标准。
1.5 产后2小时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1)术中出血量:①容积法:术毕时负压吸引袋中的液体量减去羊水量和术中生理盐水切口冲洗量,为负压吸引袋中的出血量;②称重法:按1.05g相当于1.0ml全血计算术中止血方纱等敷料所含的出血量,两者之和为术中出血量。(2)术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采用专用纸收集阴道出血量,按上述称重法,计算出术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两者之和即为产后2小时出血量。
1.6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不同时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 2 检验。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产后2小时出血量观察组(237.0±32.6 )明显小于对照组(346.6±52.1 )(t =9.7676,P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减少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产后出血70%~80%为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临床上虽然催产素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收到了一些效果,但由于作用时间短和产妇的个体差异,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米索前列醇系前列腺素E型的衍生物,吸收快,最快2min即可引起子宫收缩,30min达高峰,血浆药物的清除半衰期为1.5h。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含有丰富的前列腺素受体,米索前列醇可使宫颈胶原降解软化、增强子宫张力及宫内压,对妊娠子宫有较强的收缩作用,可缩短第三产程[2],促进子宫创面血窦关闭,从而减少子宫出血量。理论上米索前列醇半衰期长、作用持久,催产素作用快而时间短,利用两者的协同及互补作用,可有效解决产后2小时的子宫出血问题。刘开娟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米索前列醇辅以催产素能很好地预防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后出血[3]。钙离子既是子宫平滑肌收缩不可缺少的物质,又是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而孕妇常存在血容量的增加,血钙相对不足。有研究表明钙离子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两者发挥协同及双重作用,理论上其止血效果应更佳。本研究通过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与上述理论及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 。本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方景春等报道的结果[2],这与选择研究对象不同及联合钙剂与否有关。腰-硬联合麻醉能保持产妇清醒,术中口服给药方便。
综上所述,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确保孕妇安全。 该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
[2] 方景春,关东保.米索前列醇在有高危出血因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8):628—629.
[3] 刘开娟.50例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辅以催产素对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J].重庆医学,2008,37(8):852、854.
[4] 康庆芝. 剖宫产术前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34—35.
[5] 杨武婷,王惠琳.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5):3181—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