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炎是呼吸内科最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日趋上升。针对肺炎治疗的新型抗生素不断地得到应用,但临床上抗生素的使用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以致于细菌产生很大的耐药性。因此肺炎治疗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敏感低毒的抗生素。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在我科使用以来获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肺炎患者200例进行报道, 拟评定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在南宁及周边地区肺炎治疗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200例,所有病例经胸部CT、化验结果等辅助检查及细菌学检查确诊。男性病例120例,女性病例80例;年龄42~7l岁,平均(53.4±6.7)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恶心呕吐等。排除标准为:、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入选前48h已使用本药物治疗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治疗组10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吸氧、祛痰解痉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将头孢他啶2.0g/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治疗组将哌拉西林舒巴坦钠5.0 g/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均2次/d,8~12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部CT、痰菌培养,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和统计学检验
停药后,记录两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或消失;有效:症状体征减轻;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明显;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统计学方法: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X2=?,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皮疹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肠胃不适,皮疹,头晕各l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 。以上不良反应经过对症治疗或停止用药后病情得到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治疗期间所有观察病例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肺炎治疗常用药物主要有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国内由于临床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致使肺炎致病菌已发生改变,临床上常见耐药病原菌增加,如耐多药肺炎链球菌及青霉素耐药菌的传播等,使治疗更困难。哌拉西林属于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对各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需氧菌及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以抗假单胞菌为主,其杀菌机理在于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但容易被β-内酰胺酶水解产生耐药性[1]。而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為复方制剂,是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按4:1的比例组成。研究表明,舒巴坦有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单独使用仅对奈瑟菌科和不动杆菌有抗菌活性 [2、3]。联合使用哌拉西林与舒巴坦,二者结合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极大增加了抗菌效应。本研究应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细菌性肺炎,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是对于耐药肺炎链球菌及青霉素耐药菌致病肺炎治疗的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卓超,肖书念,邱桂霞.哌拉西林/舒巴坦对非发酵菌体外抗茵活性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5(35):374-378.
[2] 金孝灵,陆 芳.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茵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09,6(3):49-50.
[3] 张生大,丁洁卫,唐志华.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200例,所有病例经胸部CT、化验结果等辅助检查及细菌学检查确诊。男性病例120例,女性病例80例;年龄42~7l岁,平均(53.4±6.7)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恶心呕吐等。排除标准为:、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入选前48h已使用本药物治疗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治疗组10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吸氧、祛痰解痉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将头孢他啶2.0g/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治疗组将哌拉西林舒巴坦钠5.0 g/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均2次/d,8~12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部CT、痰菌培养,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和统计学检验
停药后,记录两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或消失;有效:症状体征减轻;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明显;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统计学方法: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X2=?,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皮疹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肠胃不适,皮疹,头晕各l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 。以上不良反应经过对症治疗或停止用药后病情得到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治疗期间所有观察病例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肺炎治疗常用药物主要有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国内由于临床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致使肺炎致病菌已发生改变,临床上常见耐药病原菌增加,如耐多药肺炎链球菌及青霉素耐药菌的传播等,使治疗更困难。哌拉西林属于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对各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需氧菌及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以抗假单胞菌为主,其杀菌机理在于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但容易被β-内酰胺酶水解产生耐药性[1]。而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為复方制剂,是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按4:1的比例组成。研究表明,舒巴坦有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单独使用仅对奈瑟菌科和不动杆菌有抗菌活性 [2、3]。联合使用哌拉西林与舒巴坦,二者结合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极大增加了抗菌效应。本研究应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细菌性肺炎,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是对于耐药肺炎链球菌及青霉素耐药菌致病肺炎治疗的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卓超,肖书念,邱桂霞.哌拉西林/舒巴坦对非发酵菌体外抗茵活性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5(35):374-378.
[2] 金孝灵,陆 芳.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茵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09,6(3):49-50.
[3] 张生大,丁洁卫,唐志华.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