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usiology到Physiology——古代晚期基督教哲学论Being、Physis和Koinonia的关系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3756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古代晚期基督教哲学建立的Being语义学新典范,分析了古代西方本体论(Ontology)从Ousiology到Physiology的转变。据此,本文阐释了基督教哲学家在Being、Physis和Koinonia之间确立的新关系,以及从不同方面(主体性、历史性、关系性和动力学)所赋予Being的新意义。
其他文献
记者:徐教授,您好!今天很高兴能采访您,您是我国著名的交通规划专家,对我国的交通规划可以说影响深远,对于您个人的成长经历大家都比较感兴趣,您能不能先就这方面简单地给我们
青海是自然灾害严重的省份,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给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期刊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我们学习经济常识时遇到的两个比较难理解而又十分重要的概念。搞清楚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规律和国家采取的对应措施。    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与联系    1.二者的区别  (1)含义及实质不同。通货膨胀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纸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