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力度的深入,常规的数控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教师应当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控又是一門要求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不断结合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新;中职;数控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194-01
一、中职数控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家正在飞速发展,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数控技师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发散思维需求方法,使学生能更有效地掌握专业技能。但是目前的数控教学方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问题如下:
1.中职学生的数控专业基础较差
目前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都是文化成绩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在中考中分数不理想,过多的失败经历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从而出现厌学、怕学、对学习恐惧的阴影。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不高,学习习惯不够优秀,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数控原理和相关知识,接受和理解的能力偏弱。中职学生对未来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盲从心理较重。
2.教学模式及设备陈旧学生学习情绪不高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数控人才的需求量突飞猛进,使得专业数控人才需求缺口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中职院校还在采用以往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加上学校设备陈旧数量较少,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略显单一和枯燥,致使学生学习数控的情绪不高,学习效率低。由于数控教师大多是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和讲解,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学生通常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数控知识,理解层次比较浅,容易遗忘。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学生的参与度低,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3.注重理论缺乏实践
随着职业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呈现,但是教师多注重于理论教学,大部分中职数控教师都是按照教材,将相关的数控原理和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知识点讲解很详细很清楚,也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理论知识传授虽然是数控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基础部分,但是数控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往往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论知识很强,实践能力很差,可谓是“纸上谈兵”。这不仅对中职数控教学质量带来很大影响,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很大影响。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不懂地如何实际应用,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的数控技术操作,应用能力差。
二、中职数控课程教学的创新方法
1.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普遍较弱,学习习惯不够优秀,对数控的学习热情不够高。传统的中职数控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和刻板,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数控的积极性,中职数控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方法的思路上进行转变,摒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引入多种教学资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频或者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数控的原理、生产特点和数控加工工艺等,更加形象生动地将数控相关知识展示给学生,一方面学生理解地更加透彻,理解更深刻,另一方面视频有声音有画面,有的教学视频还兼具故事性,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例如在“数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的教学中,传统的教材知识传授略显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数控技术的历史、来源和发展,有意思的视频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个的小故事形式,娓娓道来数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学生看地津津有味,潜移默化中也掌握的相关的知识,印象也会很深刻。
2.增加学生的实践与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中职数控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单纯掌握理论知识并不足以很好地学好该学科。传统的数控教学偏重理论教学,提供给学生实验和实践的时间比较少,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中职数控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很重要地一点就是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去通过实验自主探索,通过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让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典型机械结构、数控机床主轴驱动与控制,还可以利用数控仿真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了解数控加工工艺,并进行相关练习和实践。数控仿真系统采用了数控机床操作系统相同的面板和按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独立地进行练习。例如在“主轴无级调速”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完相关的原理和理论知识后,可以在学校的数控车床为学生进行演示操作,然后让学生使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相关的练习,增加学生实践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吕震.中职数控课程教学及数控技术能力培养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6年第11期.
[2]李宏.中职数控课堂教学的体会[J].科研,2016年第7期.
【关键词】创新;中职;数控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194-01
一、中职数控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家正在飞速发展,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数控技师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发散思维需求方法,使学生能更有效地掌握专业技能。但是目前的数控教学方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问题如下:
1.中职学生的数控专业基础较差
目前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都是文化成绩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在中考中分数不理想,过多的失败经历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从而出现厌学、怕学、对学习恐惧的阴影。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不高,学习习惯不够优秀,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数控原理和相关知识,接受和理解的能力偏弱。中职学生对未来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盲从心理较重。
2.教学模式及设备陈旧学生学习情绪不高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数控人才的需求量突飞猛进,使得专业数控人才需求缺口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中职院校还在采用以往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加上学校设备陈旧数量较少,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略显单一和枯燥,致使学生学习数控的情绪不高,学习效率低。由于数控教师大多是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和讲解,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学生通常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数控知识,理解层次比较浅,容易遗忘。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学生的参与度低,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3.注重理论缺乏实践
随着职业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呈现,但是教师多注重于理论教学,大部分中职数控教师都是按照教材,将相关的数控原理和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知识点讲解很详细很清楚,也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理论知识传授虽然是数控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基础部分,但是数控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往往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论知识很强,实践能力很差,可谓是“纸上谈兵”。这不仅对中职数控教学质量带来很大影响,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很大影响。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不懂地如何实际应用,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的数控技术操作,应用能力差。
二、中职数控课程教学的创新方法
1.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普遍较弱,学习习惯不够优秀,对数控的学习热情不够高。传统的中职数控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和刻板,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数控的积极性,中职数控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方法的思路上进行转变,摒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引入多种教学资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频或者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数控的原理、生产特点和数控加工工艺等,更加形象生动地将数控相关知识展示给学生,一方面学生理解地更加透彻,理解更深刻,另一方面视频有声音有画面,有的教学视频还兼具故事性,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例如在“数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的教学中,传统的教材知识传授略显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数控技术的历史、来源和发展,有意思的视频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个的小故事形式,娓娓道来数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学生看地津津有味,潜移默化中也掌握的相关的知识,印象也会很深刻。
2.增加学生的实践与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中职数控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单纯掌握理论知识并不足以很好地学好该学科。传统的数控教学偏重理论教学,提供给学生实验和实践的时间比较少,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中职数控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很重要地一点就是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去通过实验自主探索,通过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让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典型机械结构、数控机床主轴驱动与控制,还可以利用数控仿真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了解数控加工工艺,并进行相关练习和实践。数控仿真系统采用了数控机床操作系统相同的面板和按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独立地进行练习。例如在“主轴无级调速”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完相关的原理和理论知识后,可以在学校的数控车床为学生进行演示操作,然后让学生使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相关的练习,增加学生实践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吕震.中职数控课程教学及数控技术能力培养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6年第11期.
[2]李宏.中职数控课堂教学的体会[J].科研,201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