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经脉促腾飞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vi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经脉,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城市的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高安市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区面貌日新月异,道路交通明显改观。但日益改善的交通条件,并未能解决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交通问题已成为影响市民生产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简要分析。
  一、高安市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安市交通条件相当优越,新建的赣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浙赣铁路和京九铁路支线连接南部6个乡镇,在建的沪昆高速公路也将穿过高安,锦河、肖河水运贯穿东西,同汇赣江,320国道横穿境内50千米,6条省道在市内联结成网,处于东北方向连“昌九”(昌九工业走廊),东南方向接“京九”(京九铁路)的重要位置。但在这些优越的条件下,高安市交通却仍面临着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等影响交通正常运行的问题,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这些本该保证出行畅通的时间段,却往往是交通问题频发的高潮。
  二、高安市交通问题产生原因
  连接南北街桥梁数量过少。仅有市中心区的高安大桥、外环路的筠州大桥和一条仅允许中小型轿车通行的石桥(连接南街锦江外滩和北街赤土板路)。
  地下管网设施等排水系统不完善。高安市逢大雨必滞水,导致城市干道被水淹没,不能通行,往往带来极其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是引发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车辆增长速度与道路发展水平极不协调。一方面,道路容量严重不足,人均道路面积狭小,还有很多主要路段被摊商、集贸市场、停车场所占用,留给车辆通行的空间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汽车占有量不断上升。汽车数量已经达到或超过道路承载力,这些必然造成严重的混合交通,加重市中心的交通拥堵。
  公共交通日趋萎缩。电动车、自行车近年来急速膨胀,反过来又影响城市交通拥堵的波及范围,近年来高安市公共交通建设虽取得一定进展,但相对于满足人口流动速度所需的实际规模而言,公共交通仍是城市交通中的薄弱一环,因此,高安市大部分中小学生仍选择自行车作为往返学校和家庭的交通工具,此举往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严重的交通问题。
  部分机动车驾驶员不按规定行驶。部分公交车司机违章变道,不按规定道路行驶;部分非机动车驾驶人不遵守信号灯或逆向行驶,这些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而且,往往因为事后处理不当,导致双方当事人互不相让,造成交通拥堵。
  缺乏整体交通发展战略。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能很强的工作,缺乏科学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
  三、交通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
  有损城市环境。车辆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和有毒气体,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加剧酸雨酸性,给建筑物、森林、湖泊带来危害;加剧温室效应,导致平均温度上升,生态系统不稳定,危害野生物种的生存繁衍;引发光化学污染,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破坏。
  阻碍交通发展。高安市汽车运输业发达,是全国汽运业四强县市之一,拥有大型货车超过7 000辆。交通问题导致交通运输不畅,交通运输业因此受到制约,降低运输效率,给人们经济收入提高和城市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影响社会治安。排水系统不完善,引起大批汽车拥塞。在地势低洼区积水过深,导致汽车行驶过程中熄火甚至淹没汽车,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破坏,影响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由于交通道路网不完善以及驾驶员违规行驶,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加重交通部门负担,影响社会稳定及和谐。
  四、解决交通问题的应对策略
  加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城市道路布局,建设快速干道、主要干道、次要干道和支路,使其组成高效畅通的城市道路系统,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促进高安市城镇体系的有序、合理、持续发展。在局部地区有控制地规划,建设高架道路,完善立体交通网络,降低车流压力。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设施。降低涝灾发生的可能性,下暴雨时,在必要路段采取紧急措施,疏通积水,保证道路通行顺畅。
  采取汽车限购限行政策。必要路段采取汽车限行,节假日采取单双号限行,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提高市区停车费。
  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实现“公交优先”,适当降低公交车票价,在一些区域只允许公交车辆通行,或禁止货运车辆通行,吸引更多市民乘坐实惠而又高效的公共交通工具,增加公共车辆数量,提高发车频率,满足日常交通需求。
  严格执行交通法规。严厉惩治交通违规行为,加强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司机交通安全意识,不违章变道,不任意超车,不逆向行驶,不酒后驾驶,不超速行驶,不闯红灯等。
  提高交管部门工作效率。增强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在遇到突发性交通问题时,能及时妥善处理,保证交通顺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遇到交通拥堵等问题时,发挥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系统等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实时反映交通路况,对车辆进行导航,还可以充分发挥电子广播的作用,实时播报交通状况,提醒司机缓行、绕行等。
  制定完备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协调各方面力量,促进交通健康有效、合理发展,结合高安市发展状况,制定正确的交通政策并贯彻执行。
  增强市民交通意识。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市民交通意识。相信高安市的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贡献出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330800)
其他文献
2012年的深秋  我们的心中已装不下更多的喜悦  2012年的深秋  我们的眼里已容不了更多的期盼  2012年的深秋  城市和乡村都在关注着一次盛会  2012年的深秋  我们将用歌舞编织美好的明天  中华民族这艘巨轮  已驶过五千年文明的海面  我们的船长  迎着习习的海风  面对蔚蓝色的远天  绘制着五十年、一百年……  甚至更加辽远的航线  2012年的深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厦的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建构性学习的学习背景、景象和条件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主动建构而获得的。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才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过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为宗旨,通过合作、竞争的形式,不仅强调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力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同时兼顾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教学可以看成由学生来构筑知识、发现知识、转移知识和扩展知
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递增。2004年我国进口原油1.23亿吨(全年石油消费量约2.8亿吨),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需求国。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10年我国进口石油2.15亿吨,2020年将进口3.45亿吨,对外依赖度将达到66%。为了摆脱“马六甲海峡的困局”,改变进口石油的单一局面,保障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我国进口石油的多元化问题被提上日程,
教学案是一种融教师教案、学生学案和学生练习为一体的课堂应用文本,是师生共同的探究活动的载体。本文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为例,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设计。  一、从课标和教材出发,分层细化课时学习目标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进行学习目标的确立时进行不同的目标分层和分级,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明晰的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中有的放矢。本课题教
罗布泊科考六大发现    罗布泊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史书中称其为盐泽、蒲昌海等。据载,公元330年以前,罗布泊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现仅为大片盐壳。目前,参加“重走彭加木科考探险之路”罗布泊科学考察的队员们,在经过29天、6 500千米的科考行程后,收获6项新发现。  古湖泊面积超1万千米2  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布的一张用国际卫星从900千米高空拍摄的罗布泊照片,形状酷似人的耳朵轮廓。这次
地理学是门有用的学科,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理学联系紧密。因此,学习地理、掌握地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地图是学习地理的一个难点,而地理课离不开地图。地理教科书上的书插地图、地理地图册、填充图册、教学挂图等都需要学生读图、识图、辨图。经常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也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手段。  《地理地图册》是专门为地理教学设计、编制的,它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教课书为依据,编
一、构建“以学论教”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理念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学生是地理课程的主动学习者和构建者,而地理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学论教”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理念体现了学生主体观,也遵从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评价思维并与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互相吻合一致。新课程评价理念强调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实践等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
作为快速、便捷、清洁和高效的地铁,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地铁交通将不单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地下资源开发的必然,更是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目前,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我国《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发布实施,则证明了中国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势在必行。其中,2012年2月,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武汉
一、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1.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手段  选择和运用合理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能很好地提升地理教学效率。例如,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一节一直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仅运用“讲授法”讲解这一内容,学生由于缺乏空间概念还是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在讲授时,配合黄赤交角简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或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如flash动画,直观展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