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umbra技术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war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分析Solumbra技术与单纯支架机械取栓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机械取栓术中对血管再通成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52例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因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1/M2段)行介入取栓治疗的病例,根据中间导管应用与否分为研究组(应用中间导管的Solumbra技术组)和对照组(无中间导管的单纯支架机械取栓组)。研究组共纳入21例(男性13例),对照组共纳入31例(男性19例)。评价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90 d时的良好预后情况。

结果

两组病例资料的基线水平略有差异,研究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t=2.806,P<0.05),但发病到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603,P<0.05),其余基线资料(性别、是否静脉溶栓、闭塞部位、NIHSS评分、侧支循环代偿评分系统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一次取栓成功的比例达57.1%,显著高于对照组(29.0%)(χ2=4.109,P<0.05),取栓次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次)(Z=2.455,P<0.05),从而显著缩短了从股动脉穿刺到满意再灌注的时间[分别为(68.38±41.72)、(93.36±41.03) min, t=-2.139,P<0.05]。研究组血管成功再通达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3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5%、77.4%;χ2=10.496,P<0.05)。研究组Navien中间导管均可以到达取栓支架近端辅助抽吸,远端血管栓塞和异位栓塞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分别为9.5%、41.9%;χ2=4.926,P<0.05);两组颅内出血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临床随访评估发现,研究组的90 d良好临床预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1.4%、41.9%;χ2=4.382,P<0.05)。

结论

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与单纯支架机械取栓相比,Solumbra技术能有效提高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机械取栓的效率和成功率,降低远端栓塞或异位栓塞的比例,从而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研究结果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数据验证。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检测microRNA-221(miR-221)及白细胞介素(IL)-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用real-time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iR-221及IL-1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利用CT灌注成像(CTPI)探讨亚急性期基底节区脑出血局部的灌注表面通透性(PS)变化及其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亚急性期内(4 d~2周)35例脑出血患者行CTPI检查,分别测量血肿边缘区、血肿近侧和血肿远侧的PS、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MTT),计算各灌注参数的相对值(患侧/健侧)。分析血肿边缘PS值与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