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插上飞翔的翅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音乐与计算机的结合,是艺术与科学融会的结晶,是感性与理性的互补,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对接。它不仅拓宽了音乐教学的渠道,更具重要意义的是带来了音乐学习中的思维方式变化。其实说到多媒体教学,我的感受颇深,从我刚工作开始,学校很多教室配置多媒体设备,从那时起我就与多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说实话,现在的音乐课内容已经不仅满足于唱唱歌、弹弹琴,而是发展成为包括舞蹈、戏剧、美术等在内的综合型的艺术课,甚至美学课,音乐课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全面。在這样一个类型的学科中,多媒体的运用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化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生动活泼地传递着教学信息。因此,它不仅能够多方位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起着推动作用。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
  一、多媒体教学——开拓创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根据音乐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音乐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勇于“触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武装自己,努力学习和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以便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数字化”生存与发展。记得当年,我第一次拿到课本时就傻了,简单的一本书,一张碟片,一部录音机,就要让你上足45分钟,45分钟里就在一遍遍跟琴学唱,跟录音机唱中度过。事后课代表向我放映,老师其实不喜欢上音乐课,听磁带歌曲太枯燥单调,但是上音乐课总比上主课好,就当来玩,来放松的。单一地听老师演奏(唱)或收录音磁带,确实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样,教学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把学生重新吸引到课堂上就必须开拓创新。在中学音乐教学阶段,我创新形式,创造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为了搞好教学,我下工夫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尝试采取多媒体音乐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展音乐教学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从不喜欢音乐课到喜欢音乐课,有了很大转变,我由此得到学生的信任,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二、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效果
  音乐理论家修海林曾说:“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尤为重要,多媒体为此提供了很大帮助。制作课件,运用录像投影等,使声像结合,创设教学情境。当欣赏作品时,在老师将作曲家、作品创作背景等相关因素讲解之后,初听时学生的理解会很粗浅,很浅薄。但一幅图片,一段文字可以使音乐形象具体化、直观化,尤其对学生加以重点提示,在帮助他们理解音乐形象,创设音乐情境方面,收效甚佳。学生说:“用多媒体手段来欣赏乐曲感觉就是不一样,它给我们直接展现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将抽象的事物简单化了,我们很容易接受,难以忘怀。”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能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深化美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音乐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教育。音乐的审美心理是指个体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是音乐感觉、音乐知觉、音乐思维、音乐情感及个性特征的总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起他们感情的变化,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美。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审美教育。在唱歌和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自然风光及多彩的活动场景等,对深化音乐教学中的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有利于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为师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提供了条件和环境,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能力,因此有利于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的音乐学习目标提供了便利工具,为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打开了大门,帮助学生组织、建构和完成了多项音乐学习任务,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给音乐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但是,如果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技术,将得以更加广泛地应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营造了愉悦氛围,展现了优美、生动的声像效果。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对音乐的感受、想象、表现、创造等素质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媒体必将成为未来音乐教育及其他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个学科的更好运用插上梦想、飞翔的翅膀。
其他文献
水墨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是用毛笔在具有很强吸水性的纸上作画的一种艺术形式,借助笔、墨、水综合作用而造像。画面形象湿润斑斓,又不拘泥于自然实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宣纸渗化所形成的新奇刺激的多种效果,吸引了幼儿参与其中一同玩乐,并在活动中促进手眼协调及各种能力的发展,体验水、墨、色在宣纸上的奇妙变化。所以让幼儿从小接触,学习水墨画,有利于培养幼儿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水墨画传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要增强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采用并创设恰当的生活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数学、获得数学的体验。生活情境的创设,简单来说就是将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数学用于生活又来源于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生活。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以如何更好在小学
摘 要: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能潜移默化地愉悦学生的心情,缓解疲劳。音乐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能力。教师要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音乐知识,张扬个性,放飞梦想。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情感交融 放飞梦想  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认真探讨。教师应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课堂“动”起来。让小学生心情愉悦,享受音乐,拓宽音乐视野,用音乐美化学生的人
摘 要: 历史概念是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是复习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应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复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从而真正巩固知识。  关键词: 历史概念 高考复习 能力培养  “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作为历史高考能力考核的要求之一,自然而然就成了高考的常青树。近年来,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成为高考命题者越来越重视的一个方面。历年浙江高考都非常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还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大的责任。在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练,我认为做班主任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是充实的、完美的。  “同学,您好”  ——尊重孩子从小事做起  “同学,您好!”这是一句非常简单的问候语。当孩子们问完了一遍“老师好”,甚
摘 要: 本研究通过制定《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调查问卷,应用于温州医科大学大学生中,通过差异对照,了解当下公卫专业大学生与非公卫专业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知识认知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进而阐述做好高校学生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对策,旨在为高校和艾滋病疾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公卫专业 非公卫专业 艾滋病  近年来,浙江省青年学生疫情呈进一步上升趋势。据浙江省卫计委2015
《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尽可能地开发一切有利于新课程教学的课程资源。情感作为教学活动过程中一个有效的载体,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课程资源。教学中教师如果充分利用情感这一课程资源,就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课堂的有效教学,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从情感这一教学活动认识主体结构中的非智力因素出发,探求
摘 要: 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成了令高校老师非常头疼的难题,如何遏制这一现象是老师们极其关心的话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从教师和学生视角出发,认真探讨学生课堂玩手机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校 课堂 手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移动互联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大学校园随处可见专心玩手机的“低头族”。这些学生经常手不离机,就算上课也是如此,给授课教师带来极大的烦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初高中英语学科课程如何进行有效衔接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结合新课改形势,探讨了初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在教法、学法和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上存在的差异,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学法指导的加强等共同点。文章旨在提高认识初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差异和共性,为解决初高中英语学科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词汇教学 初高中英语 教学异同 教学衔接  一、引言  很多教师对初、高中
摘 要: 2015年国培工作的重心转移至乡村教师,培训项目设置和培训形式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送教下乡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实施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认为,本院2015年国培送教下乡工作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领导重视,有效确保项目实施;合理选点,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班级管理规范,有力保障培训效果;任务驱动,有效保证培训质量;课程设计紧扣乡村课堂教学实际;专家遴选紧贴课堂教学一线;弱势学科集中研修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