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WU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将会限制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使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率都会降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的特点完全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使得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并为学生后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基础,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创造有利条件。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出适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克服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学习数学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至于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觉困难,产生畏难思想。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单调、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采用情境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创设丰富多彩、趣味性强的教学情境,利用小学生好奇心重、勇于自我表现、求知欲强的特点,激发出小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自主分析等解决问题的热情。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能使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形式
  1.创设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教学情境
  小学生大都活泼好动,有爱玩的天性。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势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可能性”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摸球游戏”:课前教师把装有球的口袋分发给每个小组。球的颜色分别为红色、黄色、绿色。摸前,第一个人摸完把球放进去,迅速传给下一个同学,以此类推。其他人一起说出摸到球的颜色。用摸球游戏导入新课教学,让学生猜想游戏的结果,学生在摸球的过程中体会可能性的含义,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游戏将学生的身心和数学新知串联起来,使学生的思维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而发展。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因此,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是情境教学法最常用的形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进行有机的整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授“百分数应用”的这节课时,可以选取一条商场的促销广告作为教学实例:“迎六一,本店所有儿童用品全部8折出售,欢迎广大家长和儿童选购”。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几种儿童用品的价格,任意选购2~3种物品,分别计算出物品的价格便宜了多少。这样的生活实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实用价值。
  3.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诸如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教学素材进行有机整合,将所学习的知识和要探究的问题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展示给学生,这种方式深受学生欢迎。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取得比教师仅仅依靠板书和讲解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的演示: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切割,就会重新组合成为一个矩形,这时学生就会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矩形面积求解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顺利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多媒体形象的演示,学生可以轻松发现平行四边形与矩形之间的联系,自行得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对公式的理解更加深刻,应用也将更加熟练。
  三、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不同的情境,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国忠.课堂教学应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小学数学教育,2005(10).
  [2]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宫长海.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