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受者肾动脉血管并发症10例的诊治体会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15088151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肾动脉血管并发症的类型、诊断与处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472例肾移植中10例受者移植肾动脉血管并发症的诊治过程。

结果

3例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其中1例为细菌感染,2例为霉菌感染,行移植肾切除和抗真菌、抗细菌治疗后恢复血液透析。4例移植肾假性动脉瘤形成,均为单支肾动脉,与髂外动脉端侧吻合,其中2例在术中发现,行髂外动脉修补,移植肾功能良好;2例为术后发现,二次手术行移植肾与髂内动脉再植和髂外动脉修补术,1例移植肾功能不全,1例移植肾功能良好。1例移植肾动脉血栓形成,确诊后二次手术切开肾动脉取出栓子,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例移植肾动脉狭窄,采用介入球囊扩张成形术和覆膜支架置入术,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

移植肾动脉血管并发症后果严重,不仅会影响到移植肾功能,更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早期诊断、紧急手术探查和特异性治疗,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右后叶活体肝移植技术的供、受体评估条件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例亲属活体右后叶供肝儿童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疗效。患儿为女性,8岁,体质量为28 kg,诊断为胆汁淤积症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拟行活体肝移植而收入院。患儿的标准肝体积(SLV)为727 cm3,所需最小供肝体积为291 cm3。供者为患儿母亲,38岁,体质量为53 kg,术前三维影像分析软件预估的供者全肝体积为1071 cm3,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妊娠、分娩对母体、移植器官和新生儿的影响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妊娠及分娩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第1例受者于肾移植术后接受吗替麦考酚酯(MMF)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移植后3年有要求生育,未避孕未孕1年余,将MMF更换为以硫唑嘌呤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次月B型超声检查即有优势卵泡生长并正常排卵,经指导同房后成功妊娠,孕37周
目的探讨小儿ABO血型不合肝移植预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20日至2014年12月31日进行的196例小儿活体肝移植病例,其中16例为ABO血型不合肝移植。16例小儿中位年龄为6个月(5个月~1岁2个月);供、受者血型情况:3例为AB型供A型,1例为AB型供B型,4例为A型供O型,7例为B型供O型,1例为B型供A型。所有受者均于术中及术后分别给予巴利昔单抗10 mg,术后均给予他克莫
期刊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肝移植治疗Ⅰa型糖原累积症(GSD Ⅰa)的手术效果和预后。方法2012年3月到2014年12月期间4例确诊为GSD Ⅰa的患儿(2男2女)接受了亲属活体肝移植手术,患儿术前Child-pugh分级:A级1例,B级3例。患儿中位年龄为7.5岁(1~13.5岁),供者均为患儿的父母。患儿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7~35个月)。结果4例活体肝移植手术供、受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期刊
目的观察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患者使用银杏叶提取物(EGb)进行临床干预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保护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为前瞻性的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共入组103例肾移植术后诊断为CAN的患者,分为试验组(EGb药物干预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移植肾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所有患者至少随访6个月,同时观察2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期刊
期刊
目的探索改良式原位供肝劈离的方法及在儿童肝移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总结5例改良式原位供肝劈离及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效果。结果采用改良原位劈肝技术成功对5例器官捐献供者进行原位劈分肝实质,在后台处理时进行血管分配,并成功的把供肝移植给5例儿童受者,术后均未出现胆道并发症。结论改良式原位劈离供肝技术能够缩短供肝冷缺血时间,并缩短在体劈肝时间,可以减少循环不稳定对供者的影响,从而改善儿童肝移植术